西藏自治区政府网站|民国画家养成记



西藏自治区政府网站|民国画家养成记
本文插图
【西藏自治区政府网站|民国画家养成记】
徐悲鸿与齐白石

西藏自治区政府网站|民国画家养成记
本文插图
齐白石自创的红花墨叶一派

西藏自治区政府网站|民国画家养成记
本文插图
陈师曾和齐白石合作的《石榴》
畅销书《古董局中局》改编的系列电视剧正在播出 , 民国时期北京地区是重要的书画市场 , 产生了一批优秀画家 , 也因此留下了颇多书画精品 。
前清遗老遗少“以名显画”
民国时期 , 北京地区的书画家是书画市场的主要供给者 , 清代遗老遗少、政府官员、传统文人画家以及民间的职业书画家等 , 无不积极参与到书画市场中来 。 他们主动发布润例(亦称“挂笔单”) , 润例的多少是以书画家的名气、地位等因素决定的 , 而琉璃厂的南纸店是书画家挂笔单最为集中的地方 。
这些画家中的溥心畬、溥雪斋、溥松窗、溥佐等人 , 作为清朝皇室贵族之后 , 均受过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 , 诗文书画造诣相当深厚 。 到了民国初年 , 这些失去俸禄的贵胄子弟 , 有的不得不以书画为生 。 但他们本身具备一定的物质和社会资源 , 虽然也卖画 , 却都能坚持个人的艺术主张 , 不为艺术市场所左右 。 如恭亲王之孙溥心畬 , 书画精湛 , 身份特殊 , 通常画家刚出道是“以画求名” , 他却可称得上是“以名显画” 。 他的作品均由荣宝斋代理 , 自己不用为书画的销路发愁 , 生活比较优越 , 所以在作画时能够保持较为单纯的创作心境 , 在技法和题材上可以视自己的喜好而定 。
多重身份的官员画家
还有一类画家有着政府官员的身份 , 代表性人物有金城、陈师曾、周肇祥等 。 他们大多为文人出身的官员 , 这种双重身份为他们从事书画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他们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 , 在书画市场的交易过程中扮演着决策者与推动者的角色 。 如由金城、周肇祥等二十多人合作发起成立的“中国画学研究会” , 在资金上一直得到时任总统徐世昌的支持 , 画会招收学员 , 定期举行画展 , 举办义卖 , 举办中日联合绘画展览等活动 , 极大地促进了北京书画市场的发展 。
这些非职业书画家在提携、扶持甚至资助职业书画家方面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 陈师曾对齐白石的提携与帮助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证 。 陈师曾本人曾在蔡元培主持的教育部任职 , 兼任北大画法研究会导师 , 也是中国画学研究会的发起者之一 。 他与当时的书画家如吴昌硕、金城、姚华、汤棣等人均交往密切,被公认为民国初年北京画坛领袖之一 。 反观齐白石 , 其出身为“我的祖宗 , 一直到我曾祖命三爷 , 都是务农为业的庄稼汉 , 上辈没有做过官 , 也没有发过财 。 ”(《白石老人自传》)齐白石1917年开始定居北京 , “住法源寺庙内 , 卖画刻印 。 ”
陈师曾在琉璃厂南纸店发现齐白石的润格及所刻印章 , 前往拜见 , 二人成了莫逆之交 , 陈师曾利用其掌握的各项资源支持、扶持齐白石的鬻画生涯 。 “我那时的画 , 学的是八大山人冷逸的一路 , 不为北京人所喜爱 。 我的润格 , 一个扇面 , 定价银币两元 , 比同时一般画家的价码 , 便宜一半 , 尚且很少人来问津 , 生涯落寞的很……师曾劝我自出新意 , 变通画法 , 我听了他的话 , 自创红花墨叶一派 。 ”1922年 , 陈师曾携带齐白石作品前往日本 , 参加东京府厅工艺馆的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 。 “陈师曾从日本回来 , 带去的画 , 统都卖了出去 , 而且卖价特别丰厚 。 我的画 , 每幅就卖了一百元银币 , 山水画更贵 , 二尺长的纸 , 卖到二百五十银元……经过日本展览以后,外国人来北京买我画的人很多 。 琉璃厂的古董鬼 , 知道我的画在外国人面前卖得出大价 , 就纷纷求我的画 , 预备去做投机生意 。 一般附庸风雅的人 , 听说的我的画能值钱 , 也都来请我画了 。 从此以后 , 我的卖画生涯 , 一天比一天兴盛起来 。 ”分页标题
这些官员书画家虽然也定制润格、出售笔墨 , 但书画家的身份只是他们的众多社会角色之一 。 例如身为司法部参事的余绍宋 , 虽然常有鬻画之举 , 但是更重视自己传统文人书画家的身份 。 据《余绍宋书画论丛》记载:“下午汪溶来 , 持去画一帧 , 云将以陈列于中日画会 。 余于此会不谓然 , 盖恶其市井气太重 , 不专嫌标榜也 。 ”
职业画家是市场主力
再一类则是纯以书画交易为谋生手段的职业书画家 , 虽然其中声名显赫者寥寥 , 却是参与市场的书画家群体中数量最多的 , 代表性人物有齐白石、陈半丁、陈少梅等 。 他们处于书画市场供给方的最底层 , 但本身艺术修养颇高 。 他们中的名家通过与社会资源占有者的交流合作 , 获得了身份及职业上的认同 , 最终通过市场的认可而确定了自己的书画风格 。 如齐白石到北京就与陈师曾、樊樊山、罗瘿公、姚华、徐悲鸿等人交好 。
为了谋求生存 , 这类书画家时常会根据大众的喜好进行创作 , 以迎合市场的需求 。 如齐白石的画作在传统的人物及山水方面 , 有观音、钟馗、八仙、渊明采菊;也作海派流行的题材 , 如岁朝清供、富贵平安、清白传家、长年富贵等 , 这多是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而作 。
除了居住在北京的本地画家之外 , 南方地区的画家也纷纷涌入北京 。 1928年秋 , 张大千由上海到北平 , 经陈三立介绍 , 认识了居住在原恭王府的溥心畬 。 从此张大千与溥心畬常在一起谈书论画 , 吟诗作赋 , 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 他们的画作也多次共同在北平的琉璃厂展出 , 销路甚畅 , 因此有“南张北溥”的说法 。
黄宾虹寓居北平较晚 , 1937年 , 受北平古物陈列所之聘鉴定书画 , 随后又应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之邀任国画研究室教授、中国画学研究会评议 , 于是便移居北平 。 北平沦陷后 , 黄宾虹的生活跌入困境 , 经常三餐不继 。 黄当时住在北平石驸马大街 , 为补生活之急 , 不仅把心爱的名画卖掉 , 也常以画换米 。 除南方画家外 , 附近城市的画家也来京城鬻画 。 如以卖画为生的天津画家刘奎龄也曾一度携刘继卣到北平 , 并会见张大千和张善子等人 , 还为魏恩甲作《关山行旅图扇》《京剧四平山图扇》等 。
宫廷书画大量外流也是市场上书画来源之一 。 前清的王公贵族、士绅官员、八旗子弟 , 为了维持生活 , 纷纷变卖家中世代所珍藏的古董字画 。 有些贵族显宦之家已经坐吃山空 , 日趋潦倒 , 如溥心畬就曾因为母亲办丧事没钱 , 被迫将家中祖传的陆机《平复帖》卖给当时的著名收藏家张伯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