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无言|张爱玲饮食揭秘:最早的美食博主,网友直呼过瘾,果然是个狠角色


"男女之事到处都是一样 , 没什么可说的 , 而各地的吃食不同 。 "——张爱玲

风雨无言|张爱玲饮食揭秘:最早的美食博主,网友直呼过瘾,果然是个狠角色
本文插图
如果通过食物能重回过去 , 捡回记忆 , 一解乡愁 , 该有多好!01.身处异乡的张爱玲 , 乡愁就是一块家乡的“葱油饼” 。
那时候 , 跟母亲认字 , 可以得到两块绿豆糕的奖励 。
到戏园子看戏 , 落下了满地的瓜子壳 , 踩在脚下沙沙的响声 。
夏日坐在洋房的院子里 , “喝完满满一碗淡绿色、涩而微甜的六一散 , 看一本谜语书”……
1991 年 , 张爱玲读了汪曾祺写的小说《八千岁》 , 忽然恍然大悟战时吃的“炒”炉饼 , 其实是草炉饼 , 那种“干敷敷地吃不出什么来”的草炉饼 , 也引起她很多的感慨 。
身在国内的我们觉得最不可思议且最不能接受的食物之一 , 大概就是国外中餐 。
唐人街是一道诡异的风景 , 霓虹招牌上尽是闻所未闻的菜肴:李鸿章炒杂碎、左宗棠鸡、宫保面条、云吞汤……料理的长相口味和他们的名字一样奇怪——也配叫中餐?
这些看似诡异的中餐 , 终究成为了那些异乡的国人灵魂的唯一慰籍 。 长得再丑 , 无论有多么奇怪 , 哪怕它们其实并不来自中国 , 你总是会不由自主 , 被一种力量牵引着 , 并充满感激地走进去 , 内心的钟情与热爱潮水般的激荡 , 这就是唐人街的魅力所在 。
《谈吃与画饼充饥》便是真正的画饼充饥 。 张疯了似的想念上海的美食 , 她甚至在超市里买华人做的葱油饼 , 因为那是从前和姑姑经常吃的早饭 。
在美国时间长了 , 想念家乡的吃食 , 她最想念的 , 居然是香肠卷 。 在异乡的张爱玲 , 着魔似的寻找着在上海时吃过的食物 。
在多伦多的橱窗里 , 终于发现了那种“香肠卷” , 冲动买了四只 , 把浸透油渍的纸袋子 , 放在海关柜台上 , 顾不上报关员一脸的不耐烦 , 这是她在加拿大买的唯一的东西 。
回来吃了又是失望:“手艺绝对比不上上海飞达咖啡馆的名厨” 。
张爱玲小时候 , 父亲经常带她去那里 , “叫我自己挑拣 , 他自己总是买香肠卷” 。
后来被父亲毒打 , 断绝了父女关系 , 独在异乡 , 她终究还是想念父亲的 , 否则如何会买香肠卷 , 她那时分明已经不常吃难消化的食物了 。
当年淘垃圾的女采访人员 , 就像现在的狗仔队 , 在张爱玲住所附近长期蹲守 , 终于如获至宝:“几只印了店招的纸袋子 。 有一种刘记葱油饼标明了使用蔬菜油加葱花 , 橙色油渍透的纸片 , 用黑钢笔治水写了葱油饼 , 一块九毛五是老乡的招呼 , 两张饼盛在一只浅黄宝丽龙托盘……

风雨无言|张爱玲饮食揭秘:最早的美食博主,网友直呼过瘾,果然是个狠角色
本文插图
一个时代的记录者 , 不只有男女 , 还有饮食 。 02.传奇女子张爱玲 , 不只文笔犀利 , 打动读者 , 从小就是出了名的“吃货” 。
1920年 , 晚清贵族颓废的寄生于民国 。 这年中秋 , 张爱玲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的张家公馆 。
张爱玲家世显赫 , 爷爷张佩纶是清末名臣 , 奶奶李菊耦是李鸿章的长女 。
张爱玲两岁那年 , 父亲张廷重去天津做英文秘书 , 全家由上海迁到天津 。 从此 , 张爱玲的童年大多与吃食有关 。
从小就对美食有种天然的敏感 。 八九岁时 , 家里喝鸡汤 , 她尝了一口便嫌弃:“有药味 。 ”家里人不在意 , 继续喝 , 后来 , 母亲放心不下问了厨子 。
厨子讲“这只鸡生前有点垂头丧气 , 就喂它吃了点油膏 。 ”张爱玲听了 , 默不作声 , 把脸埋在饭碗里继续吃 。 用她自己的话来讲 , 当时“得意得飘飘欲仙 , 是有生以来最大的光荣 。 ”
在她小时候 , 私塾先生教她读“太王事獯于”这难念的句子 , 她死活记不住 , 不过她的脑子转得快 , 自己私下改为“太王嗜熏鱼” , 这样就记得一清二楚了 , 再不会忘记 。分页标题

风雨无言|张爱玲饮食揭秘:最早的美食博主,网友直呼过瘾,果然是个狠角色
本文插图
【风雨无言|张爱玲饮食揭秘:最早的美食博主,网友直呼过瘾,果然是个狠角色】03.张爱玲在作品中描写食物 , 细致入微 , 寥寥数笔 , 似乎香味击中了味蕾 , 充满诱惑 , 逃无可逃 。
腌笃鲜、红烧划水、生煎馒头 , 在小说和散文里 , 张爱玲只用三言两语 , 就把“吃”写得活色生香 。
在《谈吃与画饼充饥》里 , 一道鸭舌小萝卜汤:“咬住鸭舌头根上的一只小扁骨头 , 往外一抽抽出来 , 像拔鞋拔......汤里的鸭舌头淡白色 , 非常清腴嫩滑 。 ”
这段短短的文字色香味俱全 , 只有真正的吃货 , 才能懂得到其中的滋味 。
在张爱玲眼里 , 上海女人像粉蒸肉 , 广东女人像糖醋排骨 。 荷叶粉蒸肉也是张爱玲的最爱 , 她爱吃粉蒸肉已经到了哲学的层面 。

风雨无言|张爱玲饮食揭秘:最早的美食博主,网友直呼过瘾,果然是个狠角色
本文插图
04.风骚的萝卜
张爱玲喜欢一道姑姑张茂渊做的“萝卜煨肉” 。 这道菜妙在“煨”以及萝卜和肉的搭配 。 更加细腻的烹饪方式 , 煨的菜品汤少 , 基本上融在食物中 , 味道更加浓郁 , 以吃食材本身为主;而炖菜 , 更多是为了喝汤 。
萝卜与肉的关系让人联想到张爱玲与胡兰成 , 他们热恋的场景 , 张爱玲就像一个清清白白的萝卜 , 偎依在胡兰成的怀里:生吃脆甜爽口 , 熟吃软糯甘美 。

风雨无言|张爱玲饮食揭秘:最早的美食博主,网友直呼过瘾,果然是个狠角色
本文插图
05.绕不过去的苋菜
苋菜不仅是美食 , 还是良药 , 中医认为它清热解毒 , 可以收敛止血 。
张爱玲记述她在上海与母亲同住时 , 常去对街的舅舅家吃饭 , 每次母亲都会带一份清炒的苋菜 。
在张爱玲的笔下 , 这道菜色彩悦目 , 性感怡人:“苋菜上市的季节,我总是捧一碗乌油油紫红夹墨绿丝的苋菜 , 里面一颗颗肥白的蒜瓣染成浅粉红 。 在天光下过街 , 像捧着一盆常见的不知名的西洋盆栽,小粉红花 , 斑斑点点暗红苔绿相同的锯齿边大尖叶子 , 朱翠离披 , 不过这花不香 , 没有热呼呼的苋菜香 。 ”
张爱玲对苋菜的钟爱 , 绝对是美食家级别的:“炒苋菜没蒜,简直不值一炒 。 ”

风雨无言|张爱玲饮食揭秘:最早的美食博主,网友直呼过瘾,果然是个狠角色
本文插图
06.茶点的芳香甜蜜 , 像极了爱情的味道 。
《茉莉香片》:“您先倒上一杯茶──当心烫!您尖着嘴轻轻吹着它 。 在茶香缭绕中 , 您可以看见……”捧一杯香茗 , 读张爱玲的文字 , 的确是一种极度舒适的享受 。
张爱玲的饮食习惯:吃“软饭” , “我和老年人一样 , 喜欢吃甜的烂的” 。 “她喝浓茶 , 吃油腻熟烂之物 。 饭菜上头从不将就 , 每天必吃点心 。 牢牢吃准“油、甜、软”三字 , 一桌菜烧出来 , 八九不离十 。 ——沈宏非
热恋时 , 张爱玲经常带胡兰成吃街头小吃 。 小吃 , 特别是上海小吃 , 张爱玲写的比较多 , 可谓美食生活与文学生涯的相互渗透 , 绵延交织 。
点心也是天天不落 , “茶是牛酪红茶 , 点心是甜咸俱备的西点 , 十分精美 , 连茶杯与碟箸也都是十分精美的” 。 胡兰成说她“每天必吃点心 , 她调养自己像只红嘴绿鹦哥” 。
在《十八春》里 , 沈太太给世钧送吃的:“这莴笋圆子做得非常精致 , 把莴笋腌好了 , 长长的一段 , 盘成一只暗绿色的饼子 , 上面塞一朵红红的干玫瑰花 。 ”
这一段颇传神 , 有季节的韵味、花瓣的芳香、点心的甜腻 。 还有很多 , 松子糖、云片糕、桂花蒸、酸梅汤……这些都是比较雅致的饮食 , 也都是张爱玲的心头之爱 。分页标题

风雨无言|张爱玲饮食揭秘:最早的美食博主,网友直呼过瘾,果然是个狠角色
本文插图
07.豆制品、臭豆腐
就连豆腐渣也有妙用:“豆腐渣浇上吃剩的红烧肉汤汁一炒 , 就是一碗好菜 , 可见它吸收肉味之敏感;累累结成细小的一球球 , 也比豆泥像碎肉 。 少掺上一点牛肉 , 至少是‘花素汉堡’ 。 ”
张爱玲笔下的食物 , 通常都很平易 。 胡萝卜、腌菜、烧鸭、紫菜、蛋花汤……最可爱的当属臭豆腐 。
小说《十八春》里 , 招弟买臭豆腐、涂抹辣酱 , “就像在面包上涂果子酱似的 , 把整块的豆腐干涂得鲜红” 。
张爱玲给人的印象 , 微仰着头扶着腰际眼尾斜斜地扫过来 , 高傲的姿态 , 似乎远隔于俗世之外 。
但是在《公寓生活记趣》的描述却是这样的接地气:“无论如何 , 听见门口卖臭豆腐干的过来了 , 便抓起一只碗来 , 蹬蹬奔下六层楼梯 , 跟踪前往 , 在远远的一条街上访到了臭豆腐干担子的下落 , 买到了之后 , 再乘电梯上来 , 似乎总有点可笑 。 ”
我在三藩市的时候 , 住得离唐人街不远 , 有时候散步就去买点发酸的老豆腐——嫩豆腐没有 。 有一天看到店铺外陈列的大把紫红色的苋菜 , 不禁怦然心动 。 但是炒苋菜没蒜 , 不值得一炒 。 此地的蒜干姜瘪枣 , 又没蒜味 。
日本料理不算好 , 但是他们有些原料很讲究 , 例如米饭 , 又如豆腐 。 如果是盐开水烫过的 , 也还是淡 , 但是有清新的气息 , 比嫩豆腐又厚实些 。 结果一整块都是我一个人吃了 。 想问女侍他们的豆腐是在哪买的 , 想着我不会特别到日人街去买 , 也就算了 。

风雨无言|张爱玲饮食揭秘:最早的美食博主,网友直呼过瘾,果然是个狠角色
本文插图
08.张爱玲:最爱大饼油条
“大饼油条同吃 , 由于甜咸与质地厚韧脆薄的对照 , 与光吃烧饼味道大不相同 , 这是中国人自己发明的 。 有人把油条塞在烧饼里吃 , 但是油条压扁了又稍差 , 因为它里面的空气也是不可少的成分之一 。 ”
除了《谈吃与画饼充饥》 , 张爱玲还有一篇《草炉饼》 , 描写贴在炉子上烤的一种无油烧饼 。 “一尺阔的大圆烙饼上切下来的 , 不过不是薄饼 , 有一寸多高 , 上面也许略洒了点芝麻 。 ”
这种“草炉饼”是否沪上特有?还是其他地方不叫这个名称 , 反正感觉格外亲切 。

风雨无言|张爱玲饮食揭秘:最早的美食博主,网友直呼过瘾,果然是个狠角色
本文插图
09.面包咖啡
才华横溢的女子 , 大多生活精致 , 张爱玲是个典型的“小资”女性 , 她更像一个西方女子 。
虽然喜欢穿旗袍 , 喜欢《红楼梦》 , 但在她的身上更多的是“西化”的东西 , 诸如喜欢喝咖啡 , 吃面包 。
张爱玲偏爱甜食 , 也爱去咖啡馆 。
在她的回忆里 , 不仅有年少时和父亲一起去吃的“栗子粉蛋糕”和“乳酪稻草” , 还有长大后 , 搭配咖啡来喝的“德文郡奶油” 。
住在纽约的丹麦人售卖的“拿破仑蛋糕”和美国街边百货店里卖的“旧式花生酱”……记忆里的食物 , 于她而言都是甜蜜温暖的 , 恰如她此时的生活 , 平实、恬静而又富足 。
这些饮食文字拉近了我们与张爱玲的距离 。 在舌尖上品读张爱玲 , 品出的不光是美食 , 亦是人生说不尽的苍凉冷暖 。
在上海我们家隔壁就是战时天津新搬来的起士林咖啡馆 , 每天黎明制面包 , 拉起嗅觉的警报 , 一股喷香的浩然之气破空而来 , 有长风万里之热 , 而又是最软性的闹钟 , 无如闹得不是时候 , 白吵醒了人 , 像恼人春色一样使人没奈何 。 有了这位“芳”邻 , 实在是一种骚扰 。
只有他家有一种方角德国面包 , 外皮相当厚而脆 , 中心微湿 , 是普通面包中的极品 , 与美国加了防腐剂的软绵绵的枕头面包不可同日而语 。分页标题

风雨无言|张爱玲饮食揭秘:最早的美食博主,网友直呼过瘾,果然是个狠角色
本文插图
我姑姑说可以不抹黄油 , 白吃 。 美国常见的只有一种德国黑面包还好 , 也是方形 , 特别沉重 , 一磅只有三四寸长 。 不知道可是因为太小 , 看上去不实惠 , 销路不畅 , 也许没加防腐剂 , 又预先切薄片 , 几乎永远干硬 。
印象最深的 , 莫过于她在《色 , 戒》中提及的餐厅和咖啡馆 , 至今都有粉丝追随她去南京西路上的梅龙镇酒家和凯司令朝圣 。 大约 , 她应该就是中国最早的“美食博主”吧 。

风雨无言|张爱玲饮食揭秘:最早的美食博主,网友直呼过瘾,果然是个狠角色
本文插图
10.青豆、肉和米饭
38岁生日那天 , 做了点青豆、肉和米饭 , 饭后一起去看了场喜剧电影 , 步行回家后又把剩饭吃了 。 张爱玲告诉赖雅 , 这是她一生中过得最快乐的一个生日 。
1973年 , 赖雅已经病逝5年 , 53岁的张爱玲到洛杉矶生活 , 开始了幽居生活 。 虽然很会吃但是张爱玲却不会做菜 , 定居美国之后都是吃快餐为主 。
人生是在追求一种满足 ,虽然往往是乐不抵苦的——张爱玲
年龄大了 , 张爱玲强迫自己戒食绿豆糯糍 , 南枣核桃糕……改吃一点儿葱油饼 , 极端的柔艳更形柔艳 , 在最后一点吃的自由上 , 不得不给自己的牙齿妥协 。
直到生命的最后 , 她已不再贫困 , 一直有很高的稿费 , 却选择了简单生活 , 吃着快餐 , 罐头食品 , 过着孤独封闭的生活 , 把自己封锁在那旧上海 , 老香港的久远记忆中 。
今天为大家推荐一套《民国才女:她们谋生亦谋爱》 , 共三册《张爱玲:才华是女人最大的底气》 , 《林徽因:做一个有才情的女子》 , 《杨绛:淡定从容便是优雅》
书中详细了介绍三位民国才女的的爱恨情仇 , 成长历程 , 衣食住行 。原价119元 , 现在头条小店里活动优惠价79元 , 省下一顿饭钱 , 就可以入手啦 , 反复翻看 , 绝对划算 。 点击上面的链接就可以购买啦 。
#人间事# #遇见好书# #张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