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国学讲堂|“他是当之无愧的东方之子”——梁志刚回忆恩师季羡林


_本文原题:“他是当之无愧的东方之子”——梁志刚回忆恩师季羡林

季羡林国学讲堂|“他是当之无愧的东方之子”——梁志刚回忆恩师季羡林
本文插图
回忆恩师季羡林先生
作者:梁志刚
我第一次见到季先生是在我刚刚迈进北大校门的时候 , 季先生是我们的系主任 , 给高年级的同学上课 。 他的名教授、校务委员、学部委员等头衔让我们这些一年级新生既景仰又敬畏 。 不过这种感觉很快就发生了变化 , 敬畏变成了敬佩 , 景仰凭添了几分亲切 。 有件事 , 给我印象很深 , 我至今记忆犹新 。 那是新生报到不久 , 系学生会有位同学通知我:如果班上哪位同学没有脸盆 , 可以来领一个——季先生捐助了几十元钱 , 买了20个搪瓷脸盆 。 那种没有花的白搪瓷脸盆 , 今天的大学生可能认为它朴素得有点寒伧 , 当时卖两元钱一个 , 却不是人人买得起的物件 。 要知道 , 那时我们刚刚走出困难时期 。 为了防止传染病 , 学校要求每个学生用自己的脸盆 。 季先生到宿舍看望新同学 , 发现有些来自贫苦农民家庭的学生用五角一个的瓦盆洗脸 , 遂有此义举 。我虽不在领盆之列 , 但也来自农村 , 深感先生的爱心在我辈之中 。 我为能在这样的名师门下读书而欣喜万分 。
1966年夏天 , 大风暴来了 。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 作为文化名人的季羡林先生在劫难逃 。 他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 经常处于被打倒与不打倒之间 , 身上背着难以计数的“黑锅” 。 就在这样的逆境中 , 我和先生有了不少直接的交往 。 1969年 , 我们一起在长城以北的延庆县新华营村度过了零下十五六度的冬天 , 年近花甲的季先生天天同我们一起顶着星星出早操 , 蹲在场院里啃窝头喝稀粥 , 迎着凛冽的寒风下地挑粪 。 他头戴旧棉帽 , 身穿单薄的对襟袄 , 担一担粪回来 , 脸都冻青了 , 还乐呵呵告诉我:腰里束一根草绳就暖和多了 , 这办法是村里老人教的 。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对当时的许多重大问题看法相同或相近 。 季先生一向坚持诚心诚意的自我改造、自我解剖 , 但他从不用违心的话取悦他人 。 他几十年只讲真话 , 不讲假话 , 他的坚持真理的精神 , 尤其是在逆境中坚持真理的精神 , 着实令人敬佩 。

季羡林国学讲堂|“他是当之无愧的东方之子”——梁志刚回忆恩师季羡林
本文插图
季羡林在活动上发言
我在1972年才真正有机会听季先生讲课 。 那时候我回母校进修 , 先生为我们开了两门课: 印度概况和英语 。先生对我们这些睡过土炕、挑过大粪的学生情有独钟 。 印度概况课没有教材 , 只安排了有限的几次讲座 , 可先生精心备课 , 提纲挈领 , 把印度几千年的历史大事、社会变迁、党派人物、政经状况、风土人情交代得一清二楚 , 显示出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非凡功力 。 作为语言学大师 , 他讲英语更是言必有据 , 妙趣横生 。 先生的英语学了几十年 , 教我们初级英语自然是牛刀杀鸡 , 可先生备课却一丝不苟 。 为考证一个音素在不同地域操英语人群中发音上的细微区别 , 他几乎请教了当时他能找到的所有英、美籍教师 。 这样 , 对同一个单词 , 我们不仅知道了牛津音怎样念 , 还了解了大陆、新大陆乃至次大陆的人们是怎样发音的 , 明白了为什么“英国和美国是被同一种语言分开的两个民族” 。 讲到词义辨析和翻译技巧 , 季先生在黑板上画了两个部分重叠的圆圈 , 说:“这个是一个词在汉语中的词义 , 这个是对应的英语单词的含义 , 在两种不同的语言中 , 单词内涵并非一一对应 , 仅重叠部分可以相通 。 所以必须根据语言环境和上下文关系 , 分析判断单词在句中的含义 。 ” 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 , 生动形象 , 让人过目不忘 , 同学们戏称为“季羡林大饼” 。 正是这四个月的进修 , 为我们这些学生日后接待五洲宾朋、足迹踏遍世界提供了英语基础 , 让我们几十年受益无穷 。分页标题
1979年暑假 , 先生应邀到天山南北参观讲学 。 当时我在新疆戍边 , 先生让人通知我到新疆大学图书馆见面 。 6年多未见 , 季先生已经须发如雪 。 但他精神矍铄 , 步履矫健 , 一副老树逢春的样子 , 好像一下子年轻了10岁 。 季先生把我介绍给新大的校长和老师 , 请他们关照我的学习和研究 。先生告诉我 , 自己身体很好 , 心情愉快 , 每天忙着开各种会议 , 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 只能利用每天凌晨到上午上班前的几个小时从事翻译和写作 , 开学还要带几个研究生 。 虽然忙忙碌碌 , 但不觉得累 , 因为思想负担彻底解除了 , 生逢盛世 , 唯一的愿望就是多活些年 , 多作些工作 。 先生是这样说的 , 更是这样做的 。 我虽远在边陲 , 仍能不时在报章上读到他新发表的散文和访谈录 , 读到他新译的印度古代伟大史诗《罗摩衍那》 , 读到他主持的《大唐西域记》今译和校注工作以及四库全书存目图书编纂工作取得进展的消息 。 来自先生身边的好消息如同一只只报春的燕子 , 让我喜悦 , 催我奋进 。

季羡林国学讲堂|“他是当之无愧的东方之子”——梁志刚回忆恩师季羡林
本文插图
季羡林与学生在一起
几年后 , 季先生来乌鲁木齐主持第二次敦煌吐鲁番学学术讨论会 , 我们在昆仑宾馆又见面了 。 那一天会议休息 , 代表们游览天池去了 , 先生留在宾馆约见我们这些在新疆工作的学生 。 繁忙的会务加上旅途劳顿 , 先生累病了 。 见到大家 , 他仍很高兴 。 他让著名藏学家黄文焕介绍会议情况 , 黄先生告诉我们 , 近年来 , 敦煌吐鲁番学和古代藏文典籍研究在世界上已成为显学 , 我国学者在这个领域内急起直追 , 逐渐打破了西方学者的垄断 。 斗争不可避免地反映到会议上来 。 季先生的学术成就和声望在我们与西方学者的合作与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他在大会发言中提出古代东西方文明源流问题的论断 , 为中国人争了光 , 令中外学者叹服 。
1987年初 , 我从边疆回到北京 , 春节去给先生拜年 。 先生听说我在温泉安顿下来 , 很高兴 。 他说:“ 那个地方我去过 , 很美 。 等天暖和了 , 我和王树英、薛克翘一起骑车去找你 , 咱们爬山去 。 ”那时先生常骑一辆旧自行车在校园里来来往往 。 清代大学者袁枚有诗云:“ 八十精神胜少年 , 登山足健踏云烟 。 ”说的大概就是这种精神状态吧?尔后 , 每隔一两年我都去看看先生 , 每次造访个把小时 , 鲜有不被其他来访者打断的时候 。 先生实在太忙 , 教学工作、校务工作、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外事工作 , 还有各式各样的学术活动 , 忙得不可开交 。

季羡林国学讲堂|“他是当之无愧的东方之子”——梁志刚回忆恩师季羡林
本文插图
在学校内骑单车的季羡林
然而之后这段时间 , 先生的几位亲人相继逝去:先是师太——长先生8岁的婶母 , 这位老人和先生共同生活了几十年 。 这是一位十分慈祥、十分勤快的老人 , 记性又好 。 季家每年接待来访者恐怕不下数百人 , 她还记得我这个学生来自新疆 , 每次来访师太都用莲藕为我烧制风味独特的家乡菜 。 接着 , 大师姐——先生的长女婉如过早地离去了 。 再后来 , 同先生风雨同舟相濡以沫60寒暑的师母彭德华 , 在久病之后撒手人寰 。我真担心已届耄耋之年的先生经不住这接二连三的打击 , 可先生终于从生离死别的悲痛中走过来了 。 恰似他的故乡山东临清大地上那棵有名的五样松 , 在垂暮之年经历了一场大火 , 仍然枝繁叶茂、黛色逼人 , 巍然矗立 , “无穷的精力在心里汹涌 , 傲然面对一切的挑战” 。 先生还是每天凌晨四点准时起床 , 一下床就坐在书桌旁边 , 心里安安静静 , 一下子进入角色 , 拿起笔来 , 文思如泉水喷涌 , 记忆力也像刚磨过的刀子 , 锐不可当。 “庾信文章老更成 , 凌云健笔意纵横 。 ”不 , 先生是20世纪学贯中西的大学者 , 他手里这支笔 , 岂是生活在1400年前的古人庾信可比的? 分页标题
记得当年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开播 , 报道的第一人就是季羡林先生 。他生在东方 , 吸收了故乡大地的营养 , 他就学于西方 , 汲取了西方的文明和智慧 , 他在东方学教学和研究领域呕心沥血 , 辛勤耕耘半个多世纪 , 他是当之无愧的东方之子 。 季羡林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锲而不舍的学者 , 是一位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良师 , 更是一位忠于祖国、忠于真理的勇敢无畏的战士 。 读先生为《神州学人丛书》撰写的序言 , 其中讲到他留学德国时的一件往事:
1942年 , 国民党政府的使馆从柏林撤走 , 取而代之的是日军走狗汉奸汪精卫的使馆 。 我同张维等商议 , 决不能同汉奸使馆发生任何关系 。 我们毅然走到德国警察局 , 宣布我们无国籍 。 要知道 , 宣布无国籍是有极大危险性的 , 一个无国籍的人就等于天空中的一只飞鸟 , 任何人都可以捕杀他 , 受不到任何方面的保护 。 我们冒险这样做了 。 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也只能这样去做 。 然而 , 我们内心却是十分欣慰的 , 认为自己还不是孬种 , 还能算得上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 我们没有失掉人格 , 也没有失掉国格 。
这是多么可贵的风骨和气节!先生在北大执教半生 , 他的学生不仅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 而且遍及世界各大洲 。对于我们这些弟子来说 , 先生教给我们的 , 不仅仅是宝贵的知识 , 更弥足珍贵的是他的道德、精神、风骨和气节 。
连载于1996年8月1日、8日《中国档案报》第四版
_本文原题为《读<留德十年>随想》

季羡林国学讲堂|“他是当之无愧的东方之子”——梁志刚回忆恩师季羡林
本文插图
学生看望季老 , 前排左二为本文作者

季羡林国学讲堂|“他是当之无愧的东方之子”——梁志刚回忆恩师季羡林
本文插图
梁志刚 , 季羡林的学生 , 现任北京市教育学会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研究会顾问 , 曾任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司长 , 中国档案学会第四、五、六届理事会理事 , 退休后一直从事季羡林文化研究、写作 。 主要著作有《季羡林全传(上下册)》《我的老师季羨林》《季羡林的朋友圈》《此情犹思:季羡林回忆文集》《季羡林谈义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乐读国学》《千虑一得:学术大家季羡林论述人类文化》等 。
图片:来源于网络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季羡林国学讲堂|“他是当之无愧的东方之子”——梁志刚回忆恩师季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