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家|魏晋南北朝:比拟西方文艺复兴的艺术时代,士家大族的盛放

引语
从古至今 , 没有十全十美的时代 , 也没有一无是处的时代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好坏的一面 。正如狄更斯在双城记中说道:"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 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想来魏晋时期便是这样的一个时代 。在我看来魏晋时期 , 可以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代 , 却也是极自由 , 极开放 , 极热情 , 极富于智慧的一个时代 。在那个时代 , 文学艺术发展空前 , 王羲之父子的字 , 郦道元的写景文 , 嵇康的广陵散 , 顾恺之的画 , 还有洛阳和南朝的宏利的寺院 , 云冈壮伟的造像 , 更别说祖冲之的数学 , 裴秀的地理学 , 华佗的医术等等 。
然而今天我想介绍的却不是这份比拟西方文艺复兴的艺术时代 , 而是造就魏晋时代的士家大族文化 。士族阶级起源于东汉 ,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 , 直至魏晋时代已然异常成熟庞大 , 几乎垄断当时政治 , 经济 , 文化各方面的资源 。

士家|魏晋南北朝:比拟西方文艺复兴的艺术时代,士家大族的盛放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士族的诞生
而说到士族的诞生 , 要从汉武帝时期的董仲舒所提议的"罢黜百家 , 独尊儒术 。"开始讲起 。

士家|魏晋南北朝:比拟西方文艺复兴的艺术时代,士家大族的盛放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它使得儒术成为汉朝的国家意识文化 。而后又新办太学 , 这太学本是天子和皇族受教育的地方 , 所服务人群寥寥无几 , 规模并不大 。而汉武帝兴办太学后 , 却将太学规模扩大 , 不再限制太学只能皇族和天子受教育 , 允许官员弟子和贵族青年也入学 。所以到东汉末年 , 整个太学已有三万多名学生 。因为盛行儒术 , 所以太学的教学内容便是:《诗经》《娶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 每一门学科都是当时最优秀的学者来教导 。而正是因为 , 在当时最优秀的学者和最优秀的学员都集中在太学 , 导致太学之外的官学水平不高 , 所以地方子弟很难接受好的教育 。因此汉武帝之后的文官几乎全都是从太学选拔出来 。
长此以往 , 太学的师生就变成了当时社会文化资源和政治资源的垄断者 。他们经由汉武帝选拔成官 , 继而继续送家族子弟前往太学 , 再由皇帝继续选拔成官 。周而复始 , 这些人的家族就开始了代代传承 , 代代入太学受教育 , 代代入朝为官 。读书和当官是其两个重要标志 , 所以这样的家族就叫做士族 。

士家|魏晋南北朝:比拟西方文艺复兴的艺术时代,士家大族的盛放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原本的"士"指的是社会等级中的贵族等级当中最低的一级 , 春秋以后却逐渐演化成能办事的有文化读书人的代称 。这一类人常常都会受皇帝的重用和宠信 , 赏赐也慢慢多了 , 逐渐的这些士族就能得到很多的土地 , 并且享有免税的权利 , 许多的百姓也就自愿的寻找并庇护 , 免去了高额的税收 , 只需要付给士族一部分的佃租 , 成为这些氏族的佃客 。就这样士族的资本就越来越多 , 不用几年就可以形成了庞大的家族 , 人数甚至可以多到一城的百姓 。就这样几千几万人连成的土地慢慢的就变成了士家大族的私有物 , 更甚者可以成为一个小国 , 在小国内自给自足 , 并拥有保卫的武装力量 , 甚至拥有兵队 。
还有一些家族原本可能只是最低级的"商" , 靠土地和经商发家致富 , 即使他们因为身份原因不能入太学受教育 , 但因为自身很强的经济实力 , 自然而然可以请渊博学者进入家族培养子弟 , 于是乎也慢慢的有了自己的文化 , 并进入官场为官 , 最后演变成士族 。
二、士族的强盛
士族最强盛的时期是在东晋以后 , 毫不留情地说世家大族控制掌握着整个社会 。我们经常说到的"王谢子弟"便是当时最负盛名的两个家族 。"王"指的是山东的琅琊王氏 , "谢"指的是陈郡阳夏的谢氏 。熟读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王导和谢安这两位东晋的名臣 , 他们都做到过当时最高的位置——宰相 。王谢两家便是当时晋朝士族的代表 。当然还有河东裴氏 , 范阳祖氏 , 吴郡陆氏 , 吴郡顾氏 , 等等都是著名的大士族 。分页标题

士家|魏晋南北朝:比拟西方文艺复兴的艺术时代,士家大族的盛放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这些士家大族的势力有多大呢?不说其他 , 单单看琅琊王氏 。虽然说司马睿建立了东汉的政权 , 但实际上东汉的政权并不完全掌握在司马睿的手中 , 原因便是司马睿的背后是王家 。当时的王家有两个大人物 , 一个是王导 , 另一个是王敦 。毫不夸张地说 , 东汉政权的创立几乎是王导一手谋划的 , 而王敦掌握着最主要的兵权武装 。这两人一文一武建立政权 , 功劳比司马睿还大 。所以当司马睿登上皇位时 , 居然亲手拉着王导说"咱们两个人一起去做金銮殿吧 。"这虽然只是一种表态 , 但也反映了司马睿对王家功劳的肯定和重视 。在当时的民间有一句俗语"王与马 , 共天下" , 这在历史上是空前未见的 。
东晋政权勉强延续了100多年 , 这也是可以预见的 。当时的政权本质上并不如之后的中央政权管理 , 而是各大士族联合统治 。司马氏虽然说是这一个政权明面上的拥有者 , 但其实只是这一些士族的傀儡 。事实上在各大士族的心里:在不损害我的利益前提下 , 你司马氏可以安稳的坐在皇帝的位子上 , 享受皇帝的待遇 , 但倘若你做的不甘心于被控制 , 损害到我们的利益 , 我们也不介意取而代之 。所以当时的司马氏虽然是最高统治者 , 但却是完全不敢对峙士族的 。更甚者 , 有权力的子弟 , 宁愿娶士家女 , 也不愿娶尚公主的 。作为公主的 , 甚至要讨好士家嫡女 。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就能明白了 , 为什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家大族势力那么大 。他们占领地方 , 发展地方势力 。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优势 , 甚至可以和皇族抗衡 。如此一来 , 中央政权的权力就被削弱 , 权力四分五散 , 这便造就了当时混乱分裂 , 政权更替频繁的一面 。用现在的一句俗称就是"土皇帝" , 每个士家大族在自身的地盘上都是最高统治者 , 这便造就了一个情形 , 就是这一些士家大族的子弟 , 可以相对脱离皇权的控制 , 不受当时社会意识文化的控制 , 他们发现不靠中央政权也能过上很富裕的生活 , 长此以往便意识到自己的独立价值 , 渴望摆脱皇权奴仆的姿态 , 成为自由的人 。谢安就是这些世家大族子弟的一个典型案例 。
如果说东晋的前期发展靠的是王导 , 那么后期靠的便是谢安 。谢安是东晋后期很重要的政治家 。在他10多年宰相生涯的治理下 , 国家发展不错 。在他的指挥下 , 在肥水之战打败苻坚 , 保住了东晋政权 。

士家|魏晋南北朝:比拟西方文艺复兴的艺术时代,士家大族的盛放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但其实大家都不知道 , 原本谢安是不想当官的 。当时士族出生的青年一般在十六七岁娶妻之后 , 便会踏上仕途 , 10来年的时间基本就能做到高官 。更甚者40不到便能坐上"三公"的位置 。而谢安作为当时最负盛名的谢家子弟 , 却一直到40来岁还隐居在家乡会稽 , 经常都会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做官 , 他总是笑笑不语 。有一天他的妻子终于忍不住问他:"你难道真的就这样一辈子隐居在这里 , 不去做官吗?"当时的谢安还在午休 , 撇了一眼他的妻子 , 勉强回答道:"唉 , 恐怕还是免不了要出去做官的 。"从这话我们就可以听得出 , 谢安其实并不情愿做官的 。为什么不愿意做官呢?因为他觉得每天和朋友们策马游山玩水 , 还有一大群的美女跟着唱歌跳舞 , 是很惬意的生活 , 为什么要出去辛苦的做官呢?每天天不亮就要上朝 , 下朝了还要忙着开会 , 批文 。还得听上面的指示 , 看上面的脸色 , 一不小心出了错还要坐牢杀头 。他现在这样子多么逍遥自在呀 , 为什么要自己去找不痛快呢?他们谢家是数一数二的大家族 , 而他又是嫡出的子弟 , 什么都不缺 , 甚至过得比皇族的王子公主还富足 , 为什么要出去奔波劳累冒风险呢?分页标题

士家|魏晋南北朝:比拟西方文艺复兴的艺术时代,士家大族的盛放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但是他又不得不去做官 , 因为他的哥哥弟弟虽然都在朝廷当大官 , 但是两人实在没有太多的才干 , 官也没有当好 , 大的文没有政绩 , 小的武打败仗 , 眼看就都要被罢官了 。而当时的门阀士族 , 一定要有人在朝中做大官 , 才能保住家族的地位 。所以即使谢安不情愿 , 但是为了家族的门面和利益 , 为了谢氏门庭不衰弱 , 拖到40多岁拖不了了 , 他只能出去做官了 。
大家听完谢安的故事 , 就应该能够明白 ,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 士族中只要有一个或者是两个子弟在朝中做大官的 , 就能够保证家族的昌盛 , 让家族的其余子弟能够享受到非常富裕的生活 。所以慢慢的在这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士家子弟心中 , 便萌生了一种自觉 , 他们认为自己的生命和皇族一样珍贵 , 当时很多人经常在诗歌文学中感叹生命的可贵和短促 , 应当及时行乐 。
【士家|魏晋南北朝:比拟西方文艺复兴的艺术时代,士家大族的盛放】三、结语
总而言之 , 言而总之 。在提到魏晋南北朝时的士族 , 我们不得不承认 , 他们在历史上所起的进步作用 。第一 , 士族的兴起造成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 权力不再全部归属于中央 , 地方势力也在逐渐壮大 , 两方的对峙给社会带来了自由的空间 。这也是当时社会分割动乱却自由又有智慧的原因 。第二 , 士族阶级带来了人的个体意识的觉醒 。他使得人的意识开始有了独立和自由的思想 , 推动了精神文明的发展 。虽然还只是局限在士族子弟的身上 , 但不能否认它的意义 。人类所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都是金字塔型的 , 开始只是少数人 ,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 少数人带动多数人 , 长此以往 , 文明便慢慢的扩散开来 , 便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享受这一份果实 , 历史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
参考文献
《宗白华全集》
《两晋》
《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