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之家|中国人为什么更需要旅行?


_本文原题:中国人为什么更需要旅行?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当代-
这是余秋雨在2005年做的一场演讲 , 每每读起来 , 总觉得说出了许多人生的真谛 。
他说“人世间的愚昧、自私、冷漠、偏执、极端、嫉妒、排他、狂妄 , 即人世间的一大半恶 , 都因心理空间的狭小而形成”;他说“以出走来体验自己的生命 , 是为了关爱世间的诸多生命” 。
他用自己的亲身体会告诉我们 ,为什么人们需要旅行 , 尤其是中国人 。

驴友之家|中国人为什么更需要旅行?
本文插图
2011年11月8日 , 著名作家余秋雨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参观仰韶文化博物馆 。 图/CFP

驴友之家|中国人为什么更需要旅行?
本文插图
文丨余秋雨
配图丨自驾地理
农耕文化
造成心理空间的狭小和封闭
我今天要讲旅行 。 但我想把“出走”的重点放在 “生命状态”上 , 使这个题目成为一种半虚半实的隐喻 。
一个人的生命状态 , 有很多因素决定 。 说到底 , 由时、空两度决定 。 时间的维度 , 伸缩的余地不大;空间的维度 , 却能左右生命的质量 。 经验告诉我:人世间的愚昧、自私、冷漠、偏执、极端、嫉妒、排他、狂妄 , 即 人世间的一大半恶 , 都因心理空间的狭小而形成 。
与此相应 , 历史上一切邪恶的政权 , 也都以封闭为前提 。 封闭的借口是 , 外面有邪恶 。 其实 , 如果长久封闭 , 邪恶必定在门内 , 而不是在门外 。 因此 , 一旦开放 , 就很难彻底邪恶了 。
我所说的封闭 , 有多种形态 , 未必都像文革那么极端 。 即便在没有发生过文革的台湾 , 我也见到很多因心理空间的狭小所造成的情绪硬块 , 既伤害他人又伤害自己 , 有时事情还闹得很大 。
元阳梯田 , 摄影@读者·老飘


驴友之家|中国人为什么更需要旅行?
本文插图
心理空间的狭小和封闭 , 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老毛病 。 照理 , 中国的疆域很大 , 心理空间不应该狭小 , 但中国文化在本质上是农耕文化 , 而且照许倬云先生的说法 , 是一种“精耕细作”型的农耕文化 。 这种生态要求人们聚族而居 , 紧贴农时 , 安于乡梓 , 不尚出行 , 千百年下来陶冶成一种稳定的文化心理 , 与游牧文化和海洋文化有根本的区别 。
这种文化心理 , 最明显地表现在中国文化人的自我挣扎上 。 他们有天下意识 , 但“天下”是什么 , 却又空洞而模糊;他们向往着“读万卷书 , 行万里路” , 但对于后半句很少有人真正实行;他们即便在某个城市住了大半辈子 , 也只认为是“客居” , 仍把还乡作为终身目标 , 而他们对家乡却又是那么陌生 ……
也有一些文化人走得比较远 , 但多数是为了上京赶考 , 或考上后的任职派遣、贬职流放 。 这种旅行 , 不管走得多远 , 心理目标还是狭窄 。 真正以自己的旅行改变了中国文化的思维素质的 , 人数很少 , 如学者司马迁、郦道元、顾炎武和一些大家都知道的诗人 。 总的说来 , 中国文化对陌生的空间缺少前去亲近的冲动 。
多情措 , 摄影@VIP读者·典典


驴友之家|中国人为什么更需要旅行?
本文插图
可以说 , 基于农耕文化的绝大多数中国文化人 , 一直在大空间里过着“小日子” 。 结果 , 把中国文化的格局也缩小了 。
身处现代 , 资讯发达 , 交通便利 , 我们对陌生空间的介入早已远胜古人 , 但是 , 心理空间的狭窄和封闭 , 还是极有可能被继承下来 。 因此 , 必须倡导一种真正的出走 , 深刻意义上的出走 , 走出一种新的生命状态 。分页标题
在生命状态上的出走 , 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摆脱虚假、抵拒归类、扩大关爱 。
一、摆脱虚假
摆脱片面和狭隘的人生取向
狭窄的心理空间给我们树立了一个个“伪座标” 。 但是 , 仍然由于狭窄 , 使我们长期摆脱不了 。 在我看来 , 这是世间最普遍的悲剧 , 几乎人人都陷落在里边 。
例如 , 很多智力不低的人会以多年的苦恼和谋划 , 争取获得一个教授或科长的名位 , 并把一、二个同事当作冤孽般的竞争对手 。 这当然也可以理解 , 但是 , 只要一想到一个人的生命的易逝和不可重复 , 就立即会发现这种座标的虚假 。
这种伪座标的共同特征 , 是以一种被自己紧缩了的价值标准切割世间 , 结果使世间支离破碎又充满对立 , 大家都不快乐 。 更伤心的是 , 这么切割一辈子 , 暗斗一辈子 , 期待一辈子 , 最后都没有产生多少积极成果 , 往往是“一地鸡毛” 。 大家踩踏着鸡毛退休 , 连弯腰清扫的力气都没有了 。
VIP读者·李涛斌
在林周县路上驻足感受拉萨的秋


驴友之家|中国人为什么更需要旅行?
本文插图
甚至在学术文化领域 , 也充斥着层层叠叠的伪座标 。 从事某项“研究”已经几十年了 , 所发表的论文只与全国七、八个同行有关系 , 但这七、八个同行彼此之间也早已懒得去读 。
他们习惯地自我安慰 , 也许在十年之后 , 或百年之后 , 会有人来检索这些论文 , 却不敢承认 , 这种对百十年后的预期 , 连他们自己也没有真正相信过 。 那么 , 他们这一辈子的“研究”的意义 , 全都耗在虚假的幻想中了 。
把自己的生命耗废在虚假中已经非常可惜 , 更何况 , 他们往往还耗费不小的社会资源 , 耗费人们对学术文化的崇敬 , 甚至耗费青年学生的课堂时间 , 这就在虚假中包含着不道德的成分了 。
对于各色各样的伪座标 , 只能有一个回答 , 那就是:出走 。
有很多朋友会想:何必出走呢?站在原来的地方也能改变一切啊 。 我的体会是 , 站在原来的地方很难摆脱那个伪座标 , 因为那是一个笼罩于前后左右的价值系统 。
所以 , 不仅需要出走 , 而且必须从灵魂和行动上同时出走 。
流连于呼伦湖的VIP读者·狮子晖


驴友之家|中国人为什么更需要旅行?
本文插图
对很多知识分子来说 , 在书房里奢谈离逸和流浪并不太难 , 要让行动和灵魂并驾齐驱就不容易了 。
我这一生 , 有过很多次出走 , 都是为了摆脱虚假 , 而且都是力求让行动和灵魂同时离开 。 早在文革灾难中我已经发现豪言壮语背后的重重虚假 , 我无力细细辨析 , 只能逃离于农场和山间 。
待到文革结束 , 中国人虚假的心理结构和行为结构并没有结束 , 因此出现了大量虚假的热闹 , 虚假的控诉 , 虚假的正义 , 虚假的清查 , 虚假的批判 , 虚假的名号 , 虚假的学术 , 我看在眼里 , 再一次断然离开 , 躲藏在斗室典籍间很多年 。
这种躲藏 , 使我的力量获得积储 。 但是 , 正因为这样 , 一个更大的座标在向我召唤 , 因此还要离开 。

驴友之家|中国人为什么更需要旅行?
本文插图
这一次的离开 , 非常艰难 。 因为我不仅要离开职位 , 还要离开一种顽固的思维方式 。 我花了很多天坐在上海龙华公园一张隐蔽的长椅上思考 。 那个地方 , 一边是千年庙宇 , 一边是昔日刑场 , 我就在庙宇和刑场间下了决心 。
我正是从那张长椅上站起身来 , 走向人生的又一个零点 , 走向苦旅 , 走向废墟 。
从此 , 一切都不再一样 。 眼前当然还会遇到新的虚假 , 但我已有了发现的敏感 , 脱离的习惯 。分页标题
二、抵拒归类
旅行是为了实现精神位移
出走的第二个方面 , 是挣脱生命的归并状态和分类状态 。
不出走 , 生命只是社会既定群体中的一个小点 , 只是一台日日转动的机器中的一枚螺丝钉 。 虽然存在 , 却从来未被单独体验 。
在社会既定群体中 , 有的人似乎也曾表现出了一点“个人风范” , 其实仔细一看 , 也只是对前人某种共同特征的模拟 。 那种所谓共同特征 , 早已成为一种标本化的典型和范式 , 与任何人的真实生命都不一样 。
以自己的生命来为这样的典型和范式做注释 , 实在是一个悲剧 。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述 , 他说 , 我们对于世间事务 , 包括对于我们自身的认识 , 大多是借助于概念和标签 , 天天都在归类 , 恰恰放弃了独一无二的“这一个”这种状态 , 越是知识分子越严重 , 因为更多的知识给了他们更多的典型、范式、概念和标签 , 随之也就更多地忙于归并和分类 。

驴友之家|中国人为什么更需要旅行?
本文插图
在民间 , 也有大量约定俗成的偏见、禁忌、是非 , 变成一堆堆非理性的概念和标签 , 供人们归并和分类 。 大家先把自己嵌入 , 再把别人嵌入 , 结果 , 大家都成了通用部件 , 编入了统一牌号 。
本来 , 照柏格森的说法 , 文学艺术是要把人们从这种“群体性埋没”中拯救出来的 , 但是十分遗憾 , 多数文学艺术没有这样做 , 反而加重了概念和标签 , 强化了典型和范式 , 突出了归并和分类 。
在这个问题上 , 最有效的改变 , 还是出走 。
法国思想家卢梭说:“我在静止不动时简直无法思考” 。 在他们这些人看来 , 思考 , 是一种精神移位运动 。 或者说 , 是一种摆脱既定模式的流浪 。

驴友之家|中国人为什么更需要旅行?
本文插图
既然是为了精神移位 , 那就不能为了旅行而旅行 。 有极少数人 , 不旅行也达到了这个目的 , 这需要有特殊的心力 。 例如德国哲学家康德就蛰居乡里 , 极少与文化知识界交往 。 这种彻底的孤独使他摆脱了文化知识界的一系列既定模式 , 他其实是凭借着彻底的孤独在流浪 。 我们这样的人做不到这种彻底的孤独 , 因此往往只能靠身体的移位来促使精神移位 。 既然学不了康德 , 那就学卢梭 , 学希罗多德 , 学司马迁 。
我这么说 , 可能会有朋友产生疑问:我们周围很多人 , 既不走卢梭的路 , 也不走康德的路 , 不是也天天在思考、在写作吗?
我的回答是 , 思考、写作有不同的等级 。 如果在人文领域正巧遇到了历史的大转型 , 而你又希望自己在这场历史大转型中作一点贡献 , 那么 , 常规性思考就不够了 , 必须进行大幅度的精神移位 。
2018年 , 阿拉木图偶遇越野爱好者
展开一次友好“中哈”交流


驴友之家|中国人为什么更需要旅行?
本文插图
大家似乎已经习惯于在历史转型期参与各种新旧之争、是非之争 , 却很少看到在这些争论中悄然退出的人 。 退出不是逃避 , 而是开始怀疑自己参加争论的资格和方位 , 决定在一个冷僻的角落重新修炼自己 。
修炼之后 , 未必返回新旧之争 , 是非之争 。 更大的可能是 , 发觉这些争论只是“同一个楼道里的口角” , 没有什么意义 。
经常会有一些朋友问我:“我们也走到了那些地方 , 为什么写不出你这样的文章?”我回答说:“并不是我的文章好 , 而是我去的时候 , 脚步和头脑都是孤独的 , 没有任何依靠 , 因此充满惊悸 。 ”
脚步的孤独 , 是指我喜欢独行 , 万不得已与人同行 , 例如结伴到中东、中亚、南亚那些恐怖地区去 , 也必须经常躲开众人在一旁独自观察;头脑的孤独 , 是指我旅行在外 , 最怕既定概念的指引 , 最怕口若悬河的导游 , 最怕路旁有太多的碑文和雕刻 。 因为这一切 , 都会以他人思维、群体思维压迫了我独自的生命体验 , 陷入归类 。分页标题
2018年 , 中亚瓦罕走廊


驴友之家|中国人为什么更需要旅行?
本文插图
已有密集文化话语的地方 , 我就很难再写什么 , 因为个人的生命体验很难从那么密集的文化话语中挣脱出来 。
我迟迟不能写西安、洛阳、北京 , 都与此有关 。 有的地方 , 由于我写了 , 话语开始密集 , 例如山西的平遥、宁波的天一阁、昆山的周庄、河北的避暑山庄等等 , 我也不太愿意重游了 , 因为重游时再也找不回那种脚步和头脑的双重孤独 , 容易泛化 。
三、扩大关爱
让辽阔的世界与自己产生情感关系
以出走来体验自己的生命 , 是为了关爱世间的诸多生命 。
我有一个切身感受 。 在路上 , 遇到一个陌生人 , 如果这个人痴迷旅行 , 而且兴致勃勃地说得出各地的风土人情、婚丧习俗、衣食住行 , 那么这个人一般说来总是比较善良 。
这是有原因的 。 一个人能对素昧平生的人群形成生态关注 , 心胸大多比较开阔;关注时间长了 , 关注范围大了 , 久而久之 , 又会增加这种开阔 。 既然他明白地球上的人可以用不同方式活着 , 每一种方式都有关爱的价值 , 那么 , 他就不大可能对身边的人事斤斤计较了 。
VIP读者·涛哥


驴友之家|中国人为什么更需要旅行?
本文插图
在这一点上 , 西方学者对我有极大的启发 。 西方学者在几百年前就已经很重视历史现场的发掘 , 而中国学者直到晚近还沉溺于字里行间 。
西方学者在挥汗挖土 , 中国学者在咬文嚼字 。 后来中国也开始发掘了 , 最重要的是兵马俑和帝王陵寝 , 这与中国历史的重点相符 , 但西方发掘的最重要成果却是庞贝古城和克里特岛遗址 , 充满了民间生态的大量遗迹 。 我希望在中国的废墟中也能寻找到民间生态的遗迹 , 这已经很难 , 那么 , 至少也应该让自己站在废墟间作种种揣想 。
我在东北平原上清代流放江南罪人的地方停住很久 , 一去再去 , 设想当年他们的冷暖温饱;我细细地观察古代科举考试留下的考场 , 了解当年万千考生们寝食便溺的状况;看到古代官衙留下的刑具我更会快步上前 , 感受着早已远去的血泪和呼喊 …… 久而久之 , 我不肯再在叙述历史的文字中轻松地写下“杀敌五千余首”、“抄斩四十余家”这样的文字了 , 因此只能由学术而转向散文 。
我自己知道 , 看中国史书 , 把我的心肠看硬了 , 而看一个个古代的生态现场 , 却把我的心肠看软了 。 于是 , 辽阔的世界都与自己产生了情感关系 , 自己也就不再是过去的自己 。

驴友之家|中国人为什么更需要旅行?
本文插图
一个人的情感是无限的 , 不会因为关爱了远处 , 就会减损对近处的关爱 。 其实 , 只有洞悉了大空间 , 才会对小空间里发生的一切加深理解 , 而理解是关爱的基础 。
因此 , 我奉劝诸位 , 只要遇到了比较大的麻烦事 , 万不可“在螺丝壳里做道场” , 而最好在精神上出走 。 等到回来 , 连注视那些麻烦事的眼神 , 也会温柔起来 。
天下有很多麻烦事是不必解决的 。 把它们放在异态文化和异态生态杂陈的大空间之中 , 让自己明白它们的位置、体量和产生的原因 , 也就“解决”了一大半 。
作者:余秋雨 , 浙江余姚人 , 当代著名散文家 , 文化学者 , 艺术理论家 , 文化史学家 。 著有《文化苦旅》《何谓文化》《中国文脉》《山河之书》《霜冷长河》等 。
二十多年前 , 他毅然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和高位任命 , 孤身一人寻访中华文明被埋没的重要遗址 , 之后又冒着生命危险贴地穿越数万公里考察了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莱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遗迹 。分页标题
【驴友之家|中国人为什么更需要旅行?】作为迄今全球唯一完成全部现场文化探索的人文学者 , 他对当代世界文明作出了全新思考和紧迫提醒 , 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