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晨报|你的生物钟有望重建?中南大学发现生物钟调节新机制


人们常说 , 睡一觉 , 没有什么过不去的事儿 。 可在现代社会 , 信息干扰和生活压力双双来袭时 , 睡眠障碍正成为多数人面临的问题 。 由此 , 许多人认为 , 大多数睡眠问题源于环境、作息、工作压力 。
其实 , 基因也在影响着人们的睡眠节律 。 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家大课题组通过小胖威利综合征致病基因的研究 , 发现了一个普遍意义上的生物钟调节新机制 , 该机制有望用于调节大多数人睡眠节律方法的研究 , 掌控睡眠 , 才能掌控人生的主动权 。

潇湘晨报|你的生物钟有望重建?中南大学发现生物钟调节新机制
本文插图
罕见病致病基因可调控生物钟
近日 , 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家大课题组在国际权威期刊《核酸研究》在线发表了题为“Necdin通过SGT1-HSP90分子伴侣蛋白质机器调节BMAL1的稳定性和昼夜节律”的研究论文 , 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小胖威利症致病基因Necdin在生物钟调控中的重要作用 。
公开资料显示 , 小胖威利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 , 致病基因位于人类第15号染色体上 , 患者缺失来自父亲的这一段基因 。 该罕见病婴幼儿时期即可发病 , 新生儿及婴儿期的主要症状为肌张力低下、喂养困难、四肢活动力差、生长缓慢、嗜睡、睡眠窒息等 。 一岁以后 , 表现出食欲亢进 , 通常会导致过度肥胖 。
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家大介绍 , 该病目前还无法根治 , 主要采取对症治疗 , 例如针对生长缓慢 , 利用生长激素促进生长 , 对于肥胖问题 , 采用限制进食和运动结合的方法 。 人们可以通过父母遗传学检测、产前诊断等减少发病风险 。
他强调 , 此次研究成果可以促进人们进一步了解小胖威利综合征睡眠节律紊乱的基础 , 为其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 。 “课题组的研究揭示了小胖威利综合征致病基因Necdin对生物钟的影响 , 研究结果发现 , 这个基因可以提高生物钟核心调节蛋白BMAL1的稳定性 , 从而实现对生物钟的调控 。 ”李家大说 。
《睡眠革命》一书里提到 , 生物体进化出了顺应地球自转所带来的昼夜更替的活动循环周期 , 从而形成内置于身体内的昼夜节律 , 管理调节身体的各种系统 。 那么 , 人类无法摆脱昼夜节律 , 只能顺应 。 想必你应该已经发现 , 昼夜节律更为人所知的名称叫生物钟 。
如果作息的时间、环境 , 都符合自古以来的昼夜节律 , 我们就将拥有最佳入睡时机 。 李家大教授说 , 研究发现了一个普遍意义上的生物钟调节新机制 , 课题组希望进一步利用这个机制 , 来研究可调节大多数人睡眠节律的方法 。
你了解自己的生物钟吗?
你看了一篇早睡早起的文章 , 热血沸腾 , 马上行动 , 结果起床是早了 , 可一整天都迷迷糊糊的 。 你想不通 , 为什么别人可以 , 自己却不行呢?
李家大说 , 那么因为 , 人具有不同的睡眠类型 , 和个人的生物钟有关 。
生物钟是一个内源性的、周期为大约24小时的规律性生命现象 。 大部分人的节律接近24小时 。 有部分人晚睡晚起 , 通常称之为猫头鹰型 , 或者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还有一些人早睡早起 , 通常称之为百灵鸟型 , 或者睡眠时相提前综合征 。 然而李家大强调 , 猫头鹰型和百灵鸟型都是不正常的 , 现代人群中体现的猫头鹰型或者百灵鸟型 , 大多是由于生活习惯或社会因素导致的 , 全世界只有极少数人的生物钟天生属于这两个类型 , 绝大数人既不是“猫头鹰” , 也不是“百灵鸟” 。
生物钟作为内源性的生命现象 , 是由基因决定、每个人生来就有的 。 人们在规律作息下的“自然醒” , 就是生物钟控制的 。 “但是有时候人们要熬夜 , 也能熬得住 , 说明生物钟也有一定弹性 , 但是本身的节律在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比较小的” , 李家大说 。
偶尔破坏生物钟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 , 然而 , 很多人身上都有“晚上睡不着 , 早上起不来”的习惯 。 李家大说 , 这样长期对生物钟的破坏会导致睡眠节律紊乱 , 增加肿瘤、糖尿病、肥胖、抑郁症的患病风险 , 经常倒班、跨时区工作的人群 , 患病概率就大于常人 。分页标题
如何改善睡眠问题?
我该如何正确认识我的生物钟呢?
李家大说 , 每个人的生物钟是可以在生活中“感觉”到的 , “正常作息下自然而然地醒来 , 就是人体生物钟的作用 , 又比如一家老小每天都是凌晨四点就起床了 , 那就是典型的百灵鸟型” 。
尽管生物钟是人的基因决定的生命现象 , 李家大认为 , 重要的是遵循一个正常且规律的作息时间 , 不要长期熬夜 , 并且保证良好的睡眠环境 。
现代人难免遇到被迫进行不规律作息的情况 , 要降低破坏生物钟带来的患病风险 , 李家大给出了自己的建议:维持一个规律的作息时间 , 通常入睡时间为9至11点为宜;睡觉的时候 , 尽量屏蔽外面的噪音 , 房间尽量没有灯光 , “有研究表明 , 房间里一个平板电脑的照明就可影响我们的节律” 。
在不得不熬夜的情况下 , 提到“补觉”是否有效时 , 李家大给出了十分肯定的答案 , 他认为“补觉”是非常重要的 , 熬夜之后补充睡眠可以维持人体的稳态 , 且尽量在黑暗且安静的环境睡觉 , 才能使身体尽快恢复 。
李家大说 , 作息不规律是当代普遍存在的现象 , 人们必须要了解自己的睡眠类型 , 才能在统一的出勤时间中制定适合自己的计划 。 “研究共花了3年半的时间 , 一方面 , 我们希望发现生物钟紊乱到底会导致什么不良结果 , 挖掘其机制 , 用科学研究来提醒大众遵循良好的作息规律 。 另外一方面 , 希望可以开发一些药物或者仪器 , 帮助一些不得不进行不规律作息的人群 , 例如倒班、跨时区旅行等 。 ”
谈起课题组后续的研究计划 , 李家大表示 , 将利用现有的小鼠模型 , 进一步研究小胖威利综合征患者情绪不稳定等病症的病理机制 , 同时 , 利用新发现生物钟调节机制来开发节律调节药物或者方法 。
潇湘晨报采访人员 李琼皓 实习生 田淏仪
【来源:潇湘晨报】
【潇湘晨报|你的生物钟有望重建?中南大学发现生物钟调节新机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