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的强盗被称为“响马”或是因为马铃铛或是因为马政

张养浩曾作《山坡羊·潼关怀古》:“兴 , 百姓苦 , 亡 , 百姓苦 。”足以见得历朝历代的中国饱受战争和自然灾害之苦 , 在古代 , 不论国家是否兴盛繁荣 , 真正受益的都是很小一部分人 , 对于底层百姓而言 , 他们一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
即便是处于海晏河清的盛世 , 百姓的日子也未必就好在哪里去更不用提遇到战乱和灾荒了 , 一旦到了这样的时候 , 很多走投无路的百姓就会扔掉手里的锄头和扁担 , 改而为了有口饭吃进山聚众为盗 。
自先秦时期到民国时期 , 强盗从来都是不缺的 , 只不过繁荣盛世就少点 , 战乱年代和灾荒之年就多点 。也因此 , 强盗的话题从来不断 , 山东的响马就是其中之一 。
山东响马的名声很响 , 类似于《隋唐演义》的影视剧和演义小说中都提到过响马 。《古今小说》说: “明日是济宁府界上 , 过了府去 , 便是太行山梁山泊 , 一路荒野 , 都是响马出入之所 。”李渔《奈何天·筹饷》也提到: “只因西北路上 , 响马最多 , 这银子不比别样东西 , 时时要防强盗 。”那么 , 问题就来了 , 为什么山东一带的强盗就被叫做响马呢 , 且名声很响呢?要知道山东是孔孟之乡 , 也不是马政所属的养马之地 , 按理和响马扯不上关系 , 其实不然 。
【|山东的强盗被称为“响马”或是因为马铃铛或是因为马政】一说自东汉以后 , 山东的土匪在马脖子上挂满铃铛 , 马跑起来 , 铃铛很响 , 故称土匪为响马;还有种说法认为他们在行动前习惯先放响箭示警 , 常骑马来去 , 故称响马 。
另一说则是关于马政的 。就明朝时期来说 , 皇帝们认为骑兵数量的多寡决定了国家兵力的强盛 , 于是将养马作为义务发起官马民养的活动 。但是养马、种马、监马层层漏洞 , 百姓不论是在哪一个环节都有所亏损 , 达不到标准的马匹养马者需要缴纳巨额的罚款 , 民间怨声载道的同时 , 有很多人干脆拒不交马也拒绝缴纳罚款 。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里说:“江南之患粮为最 , 河北之患马为最 。”

|山东的强盗被称为“响马”或是因为马铃铛或是因为马政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响马
有压迫的同时也有人发起反抗 , 马政导致百姓无法正常生活 , 一批人精通养马之道和骑射之术 , 带着自家马匹躲入山东一带 , 成为百姓口中的响马 。他们靠着打家劫舍赚取银两维持生计 。
类似的事情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 , 但是山东响马最为出名 。首先是得益于山东对响马而言存在地理优势 , 山东省内多丘陵连绵不断 , 且山丘地势不高 , 而鲁西地区又以平原居多 。这样的地形很利于响马隐藏、躲避和逃走 。
遇到抓捕的军官能够利用低矮的丘陵四处躲避 , 丘陵虽然起伏但是地势不高不陡 , 起码能够迅速逃跑 , 虽然人数不多但是能够快速化整为零削减对方的数量优势 。
山东响马群队成规模 , 之所以聚集出这么大的队伍也是因为当地的气候和农业影响 。当时的山东属于传统农业区 , 当地经常遭遇洪水和旱灾等自然灾害 , 一旦遇到这样的灾害 , 温饱就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 , 而且山东地区人口也相对密集 , 所以很多县市都是受灾受难的主要对象 , 导致当地百姓无法正常生活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很多人就会选择成为响马的一员 。关于山东的响马多的记载 , 史籍中比比皆是 , 比如《清实录山东史料选》中就有记载:“其余如沂州属之幅匪、武定属之枭匪及土匪、骑马贼 , 随地皆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