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秉银:“以患者为中心”的创新才是医学创新“好声音”
7月24下午 , 由六支战队参赛的“中国创新好声音-面向未来的全病程管理解决方案show”圆满落幕 。经过30位专业评委现场打分 , 最终产生各奖项的获得者 。
这一由中国医学创新联盟(CMIA)携手海南博鳌医学创新研究院、健康界、阿斯利康共同发起的特色活动 , 旨在让更多医疗机构正确认识“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一体化全病程管理解决方案 。
【|施秉银:“以患者为中心”的创新才是医学创新“好声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作为“中国创新好声音”的导师评委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施秉银在接受健康界专访时 , 表达了他对“医学创新好项目”的判断标准与观察体验 。在施秉银看来 , “创新好声音”需要具备两个方面的特征 , 一是颠覆性的重大项目 , 能给人类的健康带来提升与改变;二是代表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 , 比如AI、基因编辑技术等 。这两方面的创新都是围绕“以患者为中心”进行的 , 这样的创新才是有价值的创新 , 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创新 。
诊疗一体化是大势所趋
作为我国最早一批掌握甲状腺穿刺细胞学诊断的专家 , 施秉银院长所主持的甲状腺穿剌活检、细胞病理诊断及甲亢、甲状腺结节和肿瘤的综合防治研究工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
从医近40年来 , 因其医术高、名气大 , 吸引了全国各地很多患者慕名而来 , 至今已累计为3万多位患者进行过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和细胞病理学诊断 , 并为疑难患者带来了康复希望 。
十多年前 , 当微博流行时 , 施秉银就开始利用网络 , 为患者进行义务问诊 。目前 , 施秉银的微博上有将近8万名患者粉丝 , 从预防咨询、诊断治疗到愈后康复等患者关心的一系列问题 , 他都耐心回复与评论 。
因此 , 对于利用互联网手段实现患者全疾病周期管理 , 施秉银有着深入的体会 。在他看来 , 借用互联网技术 , 病人随时可以在网上接受医生的诊疗服务 。“比如 , 我现在虽然是在成都出差 , 但我刚刚还在网上给一个外地患者进行了网上诊疗 , 并安排他下周到医院做一个全面的检查 , 诊疗单子已经给他开完了 。”施秉银认为 , 现在说初诊病不能在网上看病 , 但如果患者提供了足够的信息 , 完全可以在网上对其进行初诊 。
施秉银的这些先行做法 , 其实正是诊疗一体化全程管理的一个缩影 。“我们医院在2017年就开始着手网络医院的建设 , 2018年正式上线 , 这个网络医院把所有对患者的服务功能都放在了网上 , 并实现了与医院的无缝连接 。”据施秉银介绍 , 2018年6月初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式上线智慧医疗平台--智慧好医院 。患者在该平台实名注册后 , 便可享受视频问诊、在线咨询、检查预约、结果查询、送药到家、门诊移动支付、住院预缴费、床位预约等一系列、一体化的服务 。
“在我们医院有些科室在诊疗一体化方面做的特别好 , 特别是移植科室 。肾移植以后的大部分病人都是外地的 , 过去他们要来看病 , 先要联系医生在不在 , 只有医生在才能到门诊 , 看完后还要测一下免疫排斥药的浓度 , 采血后等化验 , 化验以后还要等着医生上门诊 , 再来看病 , 流程复杂周期很长 。”施秉银说 , 现在所有的这些流程都搬到了网上 , 借助网络手段不仅为患者就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医生的看病效率 。
在施秉银看来 , 所谓全疾病周期管理 , 就是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 , 这个理念有着极其重要的行业意义 。首先对于患者来说 , 因为有了一体化的诊疗服务 , 从而获得了极大的便利性;其次是对病人的健康和康复来说 , 因提供了更多价值 , 从而使他们的获得感大大增加 。“过去病人看完病就走了 , 后面的康复和健康病人凭感觉自己调整 。现在实行诊疗一体化以后 , 患者可以随时和我们的医生进行交流 , 这对患者的健康是一种负责 , 更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 。”施秉银说 , 对行业来说 , 最大的价值在于医疗流程的升级再造 , 同时也是对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与完善 。分页标题
医学创新观念尚需进一步转变
科技与医学的进步与发达 , 让每一个患者都有理由期待着诊疗一体化的全病程管理服务惠及自身 , 而这也应该是每一个医生的梦想 。
然而 , 对于多数人满为患的大型综合医院来说 , 医生的日常诊疗工作已经非常饱满 , 要想再腾出时间来进行医学创新 , 似乎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对此 , 施秉银认为 , 这里面首先需要让医护人员有一个观念的改变 , 需要让他们认识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 , 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 , 没有创新就没有医疗水平的提升 。
他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创新实践为例 , 向健康界透露了医院为鼓励医护进行医学创新而做的众多探索性工作:
第一 , 医院设立了很多专门基金 , 来鼓励创新;第二 , 医院建立了很多平台 , 包括转化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 , 好几百的医学研究生 , 有什么想法 , 都可以到平台上去表述 , 直接开展创新工作;第三 , 就是和西安交通大学本部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医工结合 , 甚至专门设立了鼓励医工结合的基金 , 最高达200万元 , 现在医院已经资助了一大批创新项目;此外 , 医院还专门成立了一个旨在推动医学创新转化的公司 , 以市场化的力量推动创新成果有效转化 。
近年来 , 中国的医学创新水平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 , 尤其是借助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手段 , 医学创新爆发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但是 , 在医学创新转化过程中 , 也面临一些现实的难题 , 其中最大的困难还是观念问题 。施秉银认为 , 从医院角度来说 , 首先需要不断地和医生进行交流 , 倡导转变观念 , 鼓励学科创新;同时 , 还有一个关键在于机制创新 。他表示 , 交大一附院自建的智慧好医院 , 就是借助市场的力量来做的 。
事实上 , 除医院内部营造鼓励创新的氛围外 , 院外社会也需要创造一个鼓励创新的氛围 。而“中国创新好声音-面向未来的全病程管理解决方案show”这样的活动 , 正是试图通过鼓励医护的各类创新的诊疗行为来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终极目标 。
对于此次参赛的创新项目 , 施秉银表示 , “这一次的医学创新比拼 , 无论是从医学领域 , 还是从生命科学领域 , 都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医学发展的未来 , 其意义不仅在于充分展示了近年来中国医学领域的成果 , 也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医学发展的巨大潜力 。”
在他看来 , 这一次的几个参赛项目 , 基本上代表了我国医学创新领域最近几年来的发展水平 , 也代表了国家医疗发展的水平 。当然 , 这些项目未来在全国的推广和落地方面 , 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他希望健康界以后多举办类似的创新活动 , 通过推动我国医学领域的创新 , 把更多的医学创新成果 , 应用到“以患者为中心”的市场需求中去 , 从而真正促进我国医疗水平的大发展 。
这样的创新好消息 , 其实就近在眼前!
经历两年的中国医学创新大赛 , 正从原来的民间联盟升级为国家队 。据健康界了解 , 本次“中国创新好声音”获奖的六支战队 , 也将会自动入围第一届医学科技创新大赛 。
立即点击第一届医学科技创新大赛专题页面 , 让我们共同见证中国的医学创新走向全新时代!
- 健康报社|药师有话说|陕西省肿瘤医院药学部主任曹舫:PARP抑制剂为卵巢癌患者提供用药新选择
- 消化疾病|关于结肠炎的一切,都在这儿了!(患者分享经历)
- |筛查、诊断、治疗、随访,慢阻肺患者3年内有望在家门口享全程管理
- 男性健康|独肾患者输尿管结石致肾功能不全,专家:有的结石不能拖
- 肾为先|高血压患者要做好以下4点,让脑出血不再“突袭”
- 患者|医生护士面对患者的隐私部位不会尴尬么?如何避免尴尬呢?
- 癌症肿瘤|医生:癌症晚期患者生活中做到3点,可延长好几年寿命!
- 心脑血管|高血压患者吃十几年降压药,却发生脑出血!或许和阿司匹林有关
- 介入|【组团帮扶】生死时速!广医二院介入治疗为患者搭建生命通道
- 新冠肺炎_健康|病区战疫日记丨妈妈,我又收到患者的感谢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