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从《包青天》到《清平乐》,荧幕终于还了刘娥一个清白
《清平乐》中吴越饰演的太后刘娥 , 史无前例地以正面形象出现在观众眼前 , 这无疑是历史剧创作的一大改变 。
在此之前 , 刘太后的形象 , 其实我们也都了解过 , 但未必有人能记住 , 那部电视剧说出来家喻户晓:《包青天》 。牵涉到刘太后的 , 自然是那段更加名震千古的历史公案:狸猫换太子 。
不得不说 , 无论之前的电视剧也好 , 民间传说也罢 , 刘娥始终是以恶女人的形象出现的 。
她夺人之子 , 争人之宠 , 甚至还硬生生将宋仁宗和其生母隔离 , 母子二人终生不能相认 。其情其理 , 都令人发指 。
这自然是一种历史误读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狸猫换太子的真与假
狸猫换太子是包公案中最为扑朔迷离之一桩大案 。千百年来人们虽知其伪 , 但仍然传唱不衰 , 究其原因 , 此案虽是虚构 , 但事中所涉主要人物全系真实存在的 。七分虚中加了三分实 , 真真假假 , 令人欲罢不能 。
特别是深扒狸猫案中的历史表象 , 甚至能发现隐藏其中的隐秘内幕 , 这才是狸猫案超越一般戏说公案的真正魅力所在 。那么 , 区区一桩本不甚复杂的狸猫案 , 到底有何神奇呢?
《包公案》中的狸猫案 , 讲的是宋真宗皇帝的两个妃子 , 刘妃和李妃同时怀孕 。在李妃临盆之时 , 刘妃串通太监郭槐 , 把李妃的儿子偷走 , 而把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放在襁褓里 。真宗大惊 , 把李妃贬入冷宫 。李妃的儿子在太监陈琳、宫女寇珠帮助下 , 被送到八贤王府中保护起来 。
后来真宗去世 , 李妃之子意外地被接入宫中继位 , 就是仁宗皇帝 。李妃在刘妃反复迫害之下逃出皇宫 , 隐姓埋名藏在陈州 。直到包拯到陈州放粮 , 才意外地揭开真相 , 为李妃申冤 。仁宗与李妃相认 , 刘妃自尽 。
此案中最关键的人物是包拯 , 但历史上这一系列波折之中 , 反倒包拯是个完全的局外人 。而刘、李诸妃、仁宗皇帝、真宗皇帝 , 才是真正的主角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真实的刘妃 , 距离武则天只剩一步
作为本案的始作俑人物 , 刘妃确实不是仁宗皇帝的亲生母亲 , 她虽然没有像演义中那么狠毒地迫害李宸妃 , 与后者关系却也多少有些尴尬 。
但若真实地还原刘妃的本来面貌 , 我们会发现她远远超越狸猫案本身的丰富内涵 。
二、政治强人刘太后
刘妃的原型是宋真宗章献皇后 。刘氏家世非常微贱 , 《宋史》中编造的又是右骁卫将军爷爷、又是刺史爸爸 , 应当是刘氏当了皇后之后编造出来的假家谱 。
刘氏少年时当过说唱艺人 , 后来嫁给银匠龚美 。龚刘夫妇二人到了京城 , 不知出于何种原因 , 刘氏被送入襄王府 , 给襄王(也就是继位前的宋真宗)当了侍妾 。不过因为来路不明 , 不久就被撵出了王府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人生的叉路口万万千 , 但关键的只有那么一两个 。
刘氏正是利用这次短暂的接触 , 牢牢地抓住了少年真宗的心 , 就如当年武则天迷倒唐高宗一样 , 把人生之路引向了辉煌的康庄大道 。
真宗即位后 , 念念不忘刘氏 , 力排众议把她迎回皇宫 。但刘氏进阶之路并不顺畅 , 她熬了15年 , 才终于当上了皇后 , 成为后宫之首 。
我们虽不知刘氏有什么偷心之术 , 让真宗神魂巅倒 , 但揆诸人性 , 也可以隐约得见真宗与刘氏关系的真面貌 。
其一 , 真宗性格懦弱 , 当年还是太子时 , 就备受父亲太宗的猜忌与打压 。即位后 , 对王旦、吕端、寇准等大臣也形如师友 , 拿不起皇帝的架子 。这样的人 , 对强势人物会情不自禁地有仰视感 , 哪怕真宗是个皇帝 。刘氏与真宗年岁相仿 , 但幼年失怙 , 经历了生活的艰辛 , 性格中带有浓烈的刚强、自立、果毅等特点 , 在阅历上又远比真宗成熟 , 必然迥异于真宗接触过的宫中女子 。这大概是吸引真宗的一大因素 。分页标题
其二 , 刘氏智商、情商双双在线 。她虽然没受过正规教育 , 但特别留心前朝政事 , 对北宋开国以来的掌故知之甚稔 。这说明她在智识上确实有过人之处 。
政治学的一大学术基础是历史 , 在正规教育是奢侈品的时代 , 多记住一些前朝掌故 , 就多了一分参与政治的资本 。有些人讥讽搞历史的是文化恋尸癖 , 说这话的人大概不知道我们现在所做的大部分事情 , 都要从历史中寻找经验和智慧 。历史产生不了直接的生产力 , 但历史是为我们的智识服务的 。这是一段题外之言 。
刘氏的情商也非常之高 , 由于真宗的懦弱 , 加上宋朝一贯实行宽待士大夫的政策 , 朝中宰执重臣的权力与地位相当高 , 甚至高到左右宋真宗决策的地步 。宋真宗立皇后还要向王钦若送一坛子珍珠 , 宋真宗怕与辽军作战 , 却被寇准强行推到澶渊城 , 可见其状 。
大臣权高 , 皇帝必然会与之发生矛盾 。但作为一个异军突起的皇后 , 刘氏与大臣们的关系一向处得很和谐 , 在真宗去世前基本没有发生过大的矛盾 。刘氏的手段有多圆熟、处世有多精明 , 大概也可以从中推知 。
感情生活与政治生活历难取真 , 但刘氏的人生未免有点遗憾 。她没能给真宗皇帝生下一儿半女 , 反而是她侍儿李氏捷足先登 , 生了个皇子 , 就是后来的仁宗 。
刘氏以皇后之尊 , 把李氏之子养为己子 , 此事宫中人尽皆知 。在当时的大环境下 , 正宫抱养宫人之子是理所当然、光明正大之事 , 没有任何人敢提出异议 。
刘氏也丝毫没把这件事当成理亏之事 , 所以演义中刘氏因为东窗事发而自尽的情况根本不会出现 。
刘氏真正的人生巅峰与仁宗没有一毫关系 , 她完全靠与真宗的感情 , 以及超强的政治能力 , 在人生后半段绽放出炫目的光彩 。
三、大鹏不与燕雀争食
真宗晚年中风 , 脑子不大灵光 , 精力也大为衰弱 , 甚至话都懒得说 。刘氏因为通晓前朝史事 , 对处理政务很在行 , 便经常替真宗处理政务甚至决定大事 。
因为这种情景与唐朝高宗与武后的事情太过相似 , 唐朝的教训又实在太过吓人 , 朝中重臣们很害怕刘氏最后变成武则天 , 都想通过各种办法限制刘氏 , 明的暗的都来 , 甚至动用极端手段进行肉体消灭的想法都有了 。这些事我们都暂且按下不表 , 留给后面出场的包青天用 , 本段只说刘氏 。
但刘氏一面掌控着病重的真宗 , 一面通过不动声色的手腕形成自己的核心班子 , 特别是把丁谓、曹利用等人拉拢成外朝的坚强支持者 , 打击严重反对自己的强硬派寇准 。甚至在政治观点上倾向于寇准的名将曹玮都被削夺了兵权 , 这都有了些西汉吕后杀韩信的影子 。反对派们玩不过刘氏 , 皇后的权势益发巩固 。
后来真宗去世 , 年方12岁的仁宗即位 , 刘氏以太后听政的名义 , 堂而皇之地决定国家大政 。这时的刘氏 , 俨然已拥有了当年武则天所有的权力 , 除了没有正式当上皇帝 。
但也就是这最后一步 , 仅仅是名分上的一步 , 刘氏终究没有迈过去 。宋朝不同于唐朝 , 宋朝是真正的士大夫与皇帝共天下的局面 , 名教、礼治的约束 , 将刘氏死死挡在了通往皇帝的最后一层窗户纸之外 。由于大臣们的强烈抵制与不断斗争 , 已经成了太后的刘氏只能停留在已有的舒适圈 , 老老实实地继续当没有名分的太后 。
这大概就是刘氏的基本面貌 。所谓的狸猫换太子 , 在这样一位英雄豪杰的太后面前 , 连盘菜都算不上 。
大鹏不与燕雀争食 , 蛟龙只共猛虎竞比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真实历史中的刘氏 , 其对手是学识一流、地位煊赫的文臣武将 , 其人生目标是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 甚至向不具名的皇帝迈进 。区区争夺子嗣、勾心斗角这种小事 , 怕是刘氏不屑一顾的 。但估计也正是因为刘皇后超卓地位、传奇经历与残缺人生的强烈对比 , 才使得后世对她的生平充满了猜测 , 其中很多不乏是恶意的 。以至于早在元朝末年 , 就有了诸如《抱妆盒》之类狸猫换太子的雏形 。分页标题
【包拯|从《包青天》到《清平乐》,荧幕终于还了刘娥一个清白】元朝以后 , 随着话本小说的兴起 , 社会低层知识分子演说政治佚闻、影射当朝政事的渠道和受众都以几何量级扩大 。狸猫换太子故事 , 天然具备了无良宫斗、血亲复仇、正义战胜邪恶、青天大老爷平反冤案等极端狗血的特征 , 对迫切希望了解帝王家事、希望看爽文过瘾的底层民众来说 , 无疑是极具爆炸力的故事底本 。所以狸猫换太子的故事 , 在明清两代不断扩充、编排 , 进入话本、小说、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 , 甚至到了今天仍然有其传播的土壤 , 还在于历史本原的深厚魅力 。
- 包拯|历史上的包拯和狄仁杰都是断案的奇才?谁更厉害一点呢?
- 辽宋夏金|清平乐:宋仁宗本是好意,将女儿下嫁给官二代,不料却毁了她一生
- 包拯|为什么宋仁宗的历史评价人气那么高?
- 包拯|皇帝生育率最低的朝代,一半皇帝没有后代,皇子从来不用争皇位
- 辽宋夏金,包拯|包拯晚年无后,寡居的儿媳:你还有个儿子,我帮你养到两岁了!
- 李清照|李清照清平乐,与蒋捷虞美人异曲同工,一首词写出人生三境界
- 辽宋夏金,包拯|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这四人是何来历,又如何投奔了包拯
- 青年|《清平乐》:曹皇后的珍珠妆引领时尚,那宋代女子一般如何化妆?
- Array,Array|包拯为何如此清廉?看看他年薪就明白了,换成你也不会贪
- Array|包拯3次路过“鬼门关”,3次都未进去,他的命可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