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泰|创建府兵制的宇文泰:在刀光剑影中成长,以弱胜强的指挥艺术

宇文泰是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官至西魏柱国大将军、太师、大冢宰,是西魏的实际统治者 。当政20余年,文经武纬,勋业卓著,使西魏得以鼎立于关陇地区,为北周的建立和灭北齐、统一中国北方打下了基础 。去世后,他的儿子宇文觉取代西魏恭帝位称帝并改国号为周(史称北周),他被追谥为太祖文皇帝 。

宇文泰|创建府兵制的宇文泰:在刀光剑影中成长,以弱胜强的指挥艺术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刀光剑影 , 锻炼成长
宇文泰(公元508-556年),字黑獭,出身于鲜卑族军人家庭 。他的先世是鲜卑宇文部的酋长,父亲宇文肱在北魏末年任武川县的下级军官 。武川是北魏为防柔然军入侵而设的北部六大边镇之一 。宇文泰在少年时代常见到刀光剑影,听到讲武论策,于潜移默化中受到军事启蒙教育,为其后来成为统帅打下了基础 。
北魏孝明帝正光四年(523年),破六韩拔陵领导六镇军民起义,反抗北魏的腐败统治 。宇文肱也参加了这次起义,但后来他杀死起义军将领卫可孤,投降了北魏政府 。六镇起义失败后,宇文肱全家跟六镇降户一起被北魏安置到河北就食 。北魏孝明帝孝昌二年(526年),五原降户鲜于修礼等在左人城(今河北唐县境内)起义,宇文肱父子参加了起义军 。不久,宇文肱战死沙场,鲜于修礼被叛徒谋杀,宇文泰转隶起义军另一领袖葛荣 。那年,宇文泰18岁,被葛荣擢为将领,足见其当时已显出了不同凡俗的军事才能 。
葛荣兵败后,宇文泰降北魏,被编入北魏尔朱荣部将贺拔岳部下,跟随贺拔岳进驻关陇地区 。贺拔岳升任关西大行台后,任命宇文泰为左丞,领岳府司马 。
宇文泰进入贺部领导层后,深得贺拔岳信赖 。宇文泰也确实显露出了非凡的战略头脑 。当时,北魏政权在人民大起义的冲击下已分崩离析 。尔朱荣一度擅政,后被高欢所灭 。高欢拥立北魏孝武帝元修,自己坐镇晋阳,遥控北魏政权 。其他割据势力纷纷拥兵自重,中国北方一片混乱 。《资治通鉴》记载宇文泰纵观天下大势,向贺拔岳提出了一项统一中国北方的大计 。他说:
“高欢所以未篡者,正惮公兄弟耳;侯莫陈悦之徒非所忌也 。公但潜为之备,图欢不难 。今费也头控弦之骑不下一万,夏州刺史斛拔弥俄突胜兵三千余人,灵州刺史曹泥、河西流民纥豆陵伊利等各拥部众,未知所属 。公若引军近陇,扼其要害,震之以威,怀之以惠,可收其士马以资吾军 。西辑氐羌,北抗沙塞,还军长安,匡辅魏室,此框、文之举也 。”
这个以长安为中心,以关陇为根据地,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中国北方的计划,后来成了宇文泰毕生奋斗的纲领 。
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534年),贺拔岳不听宇文泰的劝告,联合侯莫陈悦讨伐曹泥,结果被侯莫陈悦设计谋杀 。贺部诸将一致推举当时担任夏州刺史的宇文泰统帅贺部官兵 。宇文泰的部下劝他观察一下形势再做决定 。宇文泰说:
“难得易失者时也,不俟终日者机也,今不早赴,将恐众心自离 。”
宇文泰立即赴平凉统领贺拔岳军 。同年七月,宇文泰又把与高欢火并失利而投奔关右的孝武帝元修迎接到长安,建立了西魏 。十月,高欢立河清王元怿之孙元善见为孝静帝,建立了东魏 。从此北魏分裂为东、西魏 。闰十二月,宇文泰鸩杀了元修,立元修的孙子元宝炬为文帝,自己当上了太师、大冢宰,督都中外诸军,独揽西魏军政大权,成了实际的最高统治者 。

宇文泰|创建府兵制的宇文泰:在刀光剑影中成长,以弱胜强的指挥艺术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高超指挥 , 以弱胜强
宇文泰完成其战略计划的第一阶段任务即统治关陇地区之后,便着手实施第二阶段任务——消灭高欢控制的东魏,统一中国北方 。从534年当政到556年去世,宇文泰一直将完成此项任务作为奋斗的目标,虽然未能如愿,但在统帅西魏军与东魏高欢军作战中总的趋势是越战越强 。分页标题
西魏初建不久,高欢调集大军进犯西魏 。宇文泰指挥弱小的军队,与东魏军先战于小关,再战于沙苑,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充分显示了他高超的指挥艺术 。
大统三年(537年)正月,高欢统领东魏大军分三路西征 。高欢亲率主力屯蒲阪(今山西永济市境内),并在黄河上架设三座浮桥,做出要渡河与西魏军决战的架势;窦泰指挥的部队,意欲飞夺潼关;高昂指挥的部队,企图在攻占上洛(今陕西洛县)后直指兰田 。面对大敌压境的形势,宇文泰冷静地作出了正确分析和决策 。《资治通鉴》记载他对诸将说:
“贼掎我三面,造浮桥,以示必渡,此欲缀吾军,使窦泰得西入耳 。欢自起兵以来,窦泰常为前锋,其下多锐卒,屡胜而骄,今袭之,必克,克泰,则欢不战自走矣 。”
先歼窦泰的决策一经作出,宇文泰立即率主力驰还长安,随后,一面宜传“欲保陇右”,一面秘密统领精锐部队日夜兼程赶赴潼关附近的小关,设伏于马牧泽待机,乘窦泰部自风陵渡渡过黄河,立足未稳之际,发起攻击,将其全歼 。窦泰兵败自杀 。高欢因桥少兵多,且黄河冰薄,无法赴救遂撒浮桥而退 。高昂见大势已去,也只得烧了辎重退走 。

宇文泰|创建府兵制的宇文泰:在刀光剑影中成长,以弱胜强的指挥艺术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大统三年(537年)九月,高欢为雪小关战败之耻,又率20万大军讨伐西魏,十月进抵洛水之南的许原,威逼长安 。小关大捷后,西魏的困难处境非但未得到改善,而且更加恶化了 。关中的饥荒在蔓延,宇文泰指挥的不足万人的部队没有得到补充和休整,又缺粮少衣 。关陇诸州的地方部队又未能按照宇文泰的命令及时集中起来,共同抗击来犯之敌在这种形势下,诸将以寡不敌众为由,主张等待东魏军继续西进“以观察形势” 。宇文泰认为,
“欢若至长安,人情转骚扰,”
大势将不可收拾 。同时,他也看到东魏军远来新到,各方面情况不熟悉,作战有许多困难 。
因此,他力排众议,决定正面御敌 。在具体的作战组织和部署上,他考虑得细致周到:首先,命令将士只带3日口粮,轻装渡渭水疾速东进,很快赶到距东魏军仅60里的沙苑;接着派宇文深率一支部队插向敌后,断敌退路;又派达奚武带小分队深入敌营,探明了敌方的军令和具体部署,做到心中有数;临战前,宇文泰又召集诸将商讨具体策略,并根据大将李弼的建议,将部队向东推进10里至渭曲,于苇深土泞之地背水为阵,命令将士偃戈于芦苇之中,只留少数人马引诱东魏军,并约定了攻击的信号 。
东魏军见有少数西魏军人游动于芦苇间,争相进击,乱了队形 。双方将交战时,宇文泰亲自击鼓发令进攻 。西魏军奋勇冲入敌阵;李弼率铁骑横击,将东魏军拦腰截断 。东魏军首尾不能相顾,阵势大乱,纷纷溃逃,军营皆空,高欢仓皇逃往黄河以东 。沙苑之战,西魏俘虏东魏军7万人,缴获铠仗18万件 。宇文泰命令将士每人在战场植柳一株,以示庆贺 。

宇文泰|创建府兵制的宇文泰:在刀光剑影中成长,以弱胜强的指挥艺术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小关、沙苑之战的胜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宇文泰战略指导和战役战术指挥的胜利 。宇文泰的指挥艺术确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
一、藐视敌人,敢打必胜 。
两次作战,西魏均处于劣势地位 。面对强敌,宇文泰没有被吓倒,而是冷静地研究形势,正确地分析敌方、己方的强点和弱点,以已之长攻敌之短 。小关战前,他通过分析认识到,东魏军的弱点是“有轻我之心”,而先锋将领窦泰更是“屡胜而骄” 。沙苑战前,他认识到,东魏军是为雪小关之耻而来的“忿兵”,而又是“远来新至”情况不明 。骄兵必败,忿兵必败 。宇文泰正是在这种冷静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敢打必胜的信心 。
二、以攻为主,力争主动 。
两次作战,西魏打的都是防御战 。宇文泰认识到,以西魏军之弱小,采取分兵御敌的消极防御方针,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战胜强大的东魏军,只有采取以攻为守的作战方针,于运动中大量消灭敌人,才能打败敌人 。小关战前,宇文泰果断地拒绝部将关于分兵就地防守的建议,从蒲阪附近地区辗转移军小关,主动迎击东魏前锋部队 。沙苑战前,他又否定了“待欢更西以观其势”的消极防御意见,挥军渡渭水,正面迎击东魏军主力 。分页标题
三、集中兵力,攻敌一路 。
西魏军实力与东魏军相差悬殊,如不集中兵力造成局部优势,则难以取胜 。小关战前,东魏军兵分三路,意在逼西魏军分兵把守 。宇文泰决定集中兵力歼灭表面上强大、实际上脆弱的窦泰部队 。这样,就把全局上劣势转化为局部上的优势,因而一战获胜 。
四、运用战术,灵活机动 。
宇文泰深谙“兵不厌诈”的道理 。小关战前,为了荫蔽企图,他先引军返回长安,并放风说“欲保陇右” , 然后疾驰小关,出窦泰的不意 。小关、沙苑两次作战,宇文泰将战场均选择在东魏军无法发挥威力的地形上,并且以逸待劳,因而能克敌制胜 。
五、集思广益,善于集中 。
宇文泰智勇双全,但不自以为是,每次作出重大决策之前,均主动征询部将的意见,择善而从 。小关、沙苑两次作战,他拒绝过部将的错误建议,同时也采纳了直事郎宇文深、行台左丞苏绰、中兵参军达奚武、开府仪同三司李弼等提出的正确建议 。这些正确建议对保证作战的胜利起了很大作用 。

宇文泰|创建府兵制的宇文泰:在刀光剑影中成长,以弱胜强的指挥艺术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创建府兵 , 发展力量
宇文泰身经百战,特别是多次率弱军与强大的东魏军作战,因此深深懂得军队建设的重要性 。他仿效周官六军之制,把魏晋汉族政权通行的军民分籍制度和北魏鲜卑族政权早期的八部大人制度结合起来,逐步创立了府兵制 。
府兵制建立有一个过程:它的前身是宇文泰的十二军,由原贺拔岳部、李弼部和部分“六坊之众”组成,基本上是鲜卑族部队 。大统八年(542年),西魏“初置六军”,也就是将十二军纳入由宇文泰为最高统帅的由六柱国统领的系统 。大统九年,西魏军在邙山作战中失利,被歼6万,实力大减 。宇文泰不得不把汉族豪门武装纳入六柱国府兵系统 。此后,府兵制不断改进,至大统十六年,府兵制中的部队建制、兵员补充、给养、训练等方面的制度才初步完备 。

宇文泰|创建府兵制的宇文泰:在刀光剑影中成长,以弱胜强的指挥艺术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府兵建制形式上采取鲜卑旧军的八部制,统帅部由宇文泰、赵贵、李虎、李弼、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和元欣等8个柱国大将军组成,其中宇文泰为最高统帅,元欣只挂虚名,其余6人各统率军 。每个领军柱国大将军下辖两个大将军,共12大将军;每个大将军下辖两个开府(长官为开府将军);每个开府下辖两个仪同(长官为仪同将军);仪同以下依次为团(长官为大都督)、旅(长官为帅都督)、队(长官为都督) 。府兵制刚开始时,每个仪同领兵1000人,每个开府领兵2000人,每个大将军领兵4000人,每个柱国大将军领兵8000人,府兵总兵力为4.8万人 。
府兵的核心是入关的鲜卑人 。但府兵制度下的士兵已经补充了众多的汉族和其他族的农民,高级将领中有鲜卑人也有汉人,中级军官则多为关陇豪强 。宇文泰为了保持鲜卑的部落形式,提高鲜卑人的地位和影响,规定府兵将领一律改为鲜卑姓 。府兵中的一般军人则从主将的姓氏这样,将府兵中的民族、地域、派系的差异融化于表现鲜卑血缘关系的姓氏形式中,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实际上加速了鲜卑族和其他民族的汉化过程 。
府兵的兵员扩充由“广募关陇豪右以增军旅”发展到大统十六年的“籍民之材力者为府兵” 。后者的具体办法是“于六户中等以上家有三丁者,选材力一人” 。这就保证了府兵的来源和质量 。宇文泰还规定府兵一年一更代,也就是一年从事作战、训练、巡逻执勤等军事工作,下一年则在军府领导下从事生产等活动 。
府兵制开始的军需补给是“六家供之,也就是由领兵的六柱国负担府兵的补给 。六柱国本身都是大地主,广有资产财富,其所统治的将领也是如此 。他们有一定能力供养军队,更重要的是他们用种种办法搜刮民财筹办军需 。后来,府兵的补给出现了皇朝统筹的倾向,即所谓“甲槊戈弩并资官给”《北史?李弼等传论曰》 。分页标题

宇文泰|创建府兵制的宇文泰:在刀光剑影中成长,以弱胜强的指挥艺术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结束语
【宇文泰|创建府兵制的宇文泰:在刀光剑影中成长,以弱胜强的指挥艺术】府兵制的创立,使西魏的武装力量大为增强 。它成了继西魏帝位而建立的北周灭继东魏而建立的北齐,统一中国北方的有力工具;它在隋唐时期得以发展和完善,对隋唐时的国家统一繁荣起了保障作用 。宇文泰创建府兵制,丰富了我国古代建军理论宝库,在我国古代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