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峥嵘:渲染“数字货币战争”是搞错了对象

来源:环球时报作者:廖峥嵘2020-08-27 01:46全球抗疫紧锣密鼓之际 , 货币领域正在发生一场静悄悄的数字化变革 。 美欧日等也正逐渐改变对数字货币的态度 , 由消极转为积极 。数字货币目前主要有三类 。 一是比特币等非官方的加密货币 。 虽然近几年被几度热炒 , 但它的核心技术可被借用 , 功能也可替代 , 应用前景有限 。 二是以脸书公司天秤币为代表的“稳定币” , 虽然也是非官方货币 , 但以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等法定货币计价的资产为发行储备 , 以提升币值的稳定性 。 从技术发展趋势看 , 这类“稳定币”有自己庞大跨国商业生态为基础 , 有可能进入实际应用 , 与央行货币共同流通 。 三是多国正在研制的央行数字货币 。 七国集团甚至已决定就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展开合作 。美欧日态度转变主要有以下原因 。 一是天秤币等对央行的货币权利提出直接挑战 。 二是新冠疫情改变商业模式,无现金支付迅速成长 。 国际清算银行报告显示 , 疫情期间 , 避免插卡输入密码等线下接触的“无接触支付”方式取得极大增长 。 三是中国研发央行数字货币带来竞争 。 早在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就启动数字货币研究 , 2017年成立数字货币研究所 , 今年4月以来开始在多个地市、不同场景开展封闭式应用测试 。支付宝、微信支付在电子支付领域形成优势 , 中国人民银行在央行数字货币研发阶段暂时领先 , 这使中国成为其他几方觊觎的焦点 。去年10月 , 脸书CEO扎克伯格在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作证时强调 , 如果美国不进行创新将无法再保证全球金融领导地位 , 中国部分支付基础设施已领先于美国 。 去年12月 , 著名货币学者肯尼斯·罗格夫发文称 ,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有可能成为全球地下领域(逃税、犯罪、恐怖主义)使用的货币 。 他将一些国家央行加紧推出数字货币描述成一场“数字货币战争” , “不仅涉及设立新货币带来的收益 , 更关乎国家对经济进行监控和征税的能力 , 以及美国政府利用美元的世界地位来推进其国际目标的能力 。 ”当前数字货币领域确实出现了几对矛盾 。 一是主权货币与非官方数字币之间的竞争;二是主权国家数字货币之间的竞争;三是非官方数字货币间的竞争 。 矛盾各有权重 , 但当前的一对主要矛盾 , 应该说是主权货币如何应对加密货币和非官方的“稳定币”等带来的数字货币挑战 。首先 , 主要国家央行的数字货币还处于研制阶段 。 比如中国央行已经表示 , 试点测试并不意味着“数字人民币”落地发行 , 何时正式推出尚没有时间表 。 美联储8月声明中称 , “尚未决定是否进入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必需的政策程序” 。 其次 , 实验中的“数字人民币”准备取代的是流通中现金 。 现有法规对现金出境限制很多 , 即使可以跟随微信、支付宝等支付系统输出境外 , 别国也很容易加以限制或取缔 。 再次 , 央行数字货币与现有货币、银行账户可能长期并存 。央行数字货币对支付系统影响较大 , 但货币霸权的中心是储备货币 。 目前看 , 主权货币间既有的权力结构 , 还难以受到数字货币的直接挑战 。 因此 , 近期渲染“数字人民币”可能冲击国际货币格局、威胁美元霸权 , 可能是反应过度 , 也可能是脸书等为推动天秤币尽早过审推波助澜 。数字货币与电子货币、电子支付有着重大区别 , 它不需要银行账户 , 从而能够大大降低结算成本、提高货币效率 。 央行可以实施更加精确的货币调控 , 从源头上铲除洗钱、黑金等地下经济 。 货币的进化史就是一部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的历史 。 发展数字货币是大势所趋 。 但保持必要的审慎是必须的 。 数字货币的发展会带来一系列结构性变化和挑战 , 它们远比主权货币争霸来得重要、急迫 。其一 , 它将极大削弱银行等金融中介 。 比如计划中的数字人民币虽然仍然是两层架构 , 即与传统货币一样 , 由中央银行投放到商业银行再面向居民 。 但从理论上讲 , 数字货币可由央行直接发行到个人 , 而市场主体间不需要银行就可以完成日常的交易支付 , 银行的功能可能大大弱化 。 全球庞大的金融中介体系要面临彻底重构甚至瓦解 。其二 , 国家的货币权利将面临两种截然不同的前景 。 技术发展使央行走到十字路口 。 大银行可能消失 , 意味着央行权力可以大大扩张 。 同时 , 超大型跨境(甚至全球性)经济实体可以通过发行类货币行使以往金融机构的职能 , 央行需要与它们重新分享货币权利 。 比如脸书的天秤币一旦落地 , 其金融活动规模将超过华尔街的许多金融机构 , 甚至超过世界上大多数国家 。 技术进步无可阻挡 , 数字货币进入流通只是时间问题 , 各央行的当务之急是适应新型货币、新型合体机构、新型业态 , 将其纳入监管 , 或者学会与之共存 。其三 , 央行数字货币的高度集中化问题 。 不记名的现金是提升个人自由度的重要工具 。 央行数字货币是高度中心化的 , 或可匿名 , 无法匿迹 , 这与现金不同 。 央行理论上可通过数字货币掌握一切交易 。 货币权利面临重新定义 。 货币当局在保护个人隐私、捍卫货币使用者个人权利方面 , 能否做到足够可信可靠?这是一个问题 。 就像克隆技术、基因技术都有两面性 , 技术应用有伦理边界 。 对央行数字货币保持足够审慎是一种基本的负责态度 。 ▲(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平发展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