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菜鱼|九毛九太二,还怂?


酸菜鱼|九毛九太二,还怂?
文章图片
文/DoNews单立人
责编/杨博丞
2020开年对九毛九不太友好 。
1月15日 , 九毛九登陆港股后不久 , 便遭遇突发疫情 。 无出意外 , 即便是手握五个子品牌的“餐饮集团” , 依然未能抵挡住冰雪的袭击 。
8月24日 , 九毛九公布了未经审核的中期业绩2020年中报 。 截至2020年6月30日 , 集团总收入较2019年同期减少约23.2% , 为9.50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 , 利润则较2019年同期盈利的1.02亿元转为亏损 , 亏损约0.89亿元 。
公告称 , 餐厅营运收入由2019年上半年的人民币11.17亿元减少35.8%至2020年同期的人民币7.18亿元 , 而集团餐厅的翻座率于2020年上半年有所减少 , 主要由于公共卫生事件导致集团餐厅暂停营运及客流量减少所致 。
即使遭受疫情重创 , 太二收入却逆势同比增长24.8%至6.71亿元 , 为集团贡献70.7%的收入 。 作为集团的“两驾马车” , 九毛九渐显疲态 , 而保持扩张态势的太二 , 能否继续挑大梁?一向善用副牌分散经营风险的九毛九 , 又会对子品牌做出怎样的调整?

酸菜鱼|九毛九太二,还怂?
文章图片
九毛九西北菜疲态渐显
九毛九西北菜作为集团“元老” , 如今却要面对后劲乏力的尴尬 。
从1995年 , 公司创始人管毅宏在海口开出第一家面馆 , 到2010年 , 九毛九将主营品类从西北面升级为西北菜 , 并开始将门店选址转向购物中心 , 才迎来快速发展的高光时刻 。
伴随购物中心在中国发展 , 九毛九西北菜人气也一路高涨 , 与购物中心的议价能力增强 , 规模效应开始显现 , 一路成长为国内排名第三、华南排名第一的中式快时尚餐饮巨头 。
很长时间里 , 九毛九西北菜 , 无论在营收贡献 , 还是利润贡献上 , 都为集团立下汗马功劳 , 成为公司当之无愧的头牌 。
虽然因疫情影响 , 九毛九西北菜的营收贡献占比由去年同期的55.2% , 降至28.1% , 但也从侧面反映出 , 与太二酸菜鱼的较强抗风险能力相比 , 西北菜未免有些相形见绌了 。

酸菜鱼|九毛九太二,还怂?
文章图片
抛开疫情影响因素 , 更让九毛九西北菜局促的是 , 近几年九毛九西北菜的利润增速和翻座率均呈现下降趋势 , 品牌发展已经进入瓶颈期 。
招股书数据显示 , 2016年到2019年 , 九毛九西北菜的利润增速分别为13.07%、15.6%、5.7% , 下滑明显;而翻座率也一跌再跌 , 直接从2016年末的2.5 , 降至2019年中期的2.3 。
门店分布区域上 , 九毛九西北菜至今未能走出华南地区大本营 。 尽管2020年中期业绩 , 未公布门店分布情况 , 但根据招股书 , 九毛九华南一带门店约占全国门店数的80% , 华中及华东门店数仅为18% 。
今年上半年 , 九毛九门店也经历了一轮经营性调整 , 关闭了37家门店 , 主要退出了武汉、北京、天津市场 , 开始逐渐缩小管理半径 , 距离成为全国性品牌又远了一步 。
对九毛九西北菜来说 , 北上谈何容易 , 面对的是行业老大西贝的堵截 。 从市场份额来看 , 西贝占3.2% , 九毛九只有0.8% 。 九毛九西北菜虽然排名第二 , 但却只有西贝的四分之一 。
而聚焦整个西北菜系 , 品类发展空间比较有限 。 从中国各菜系市占率看 , 西北菜仅占3.3% , 属于小众菜系 , 市场容量不大 。 经过多年发展 , 九毛九在华南地区的西北菜市场已接近饱和 。
可见 , 九毛九餐厅想“北伐”会遇阻 , 而继续重仓西北菜 , 又可能面临发展越来越窄的境地 。
太二还能挑大梁吗?
被寄予厚望的太二老坛酸菜鱼 , 在这场风暴中依然未负所望 。分页标题
早在2015年 , 在九毛九餐厅发展最为迅速的时候 , 集团祭出太二以寻求第二增长点 。 彼时酸菜鱼品类还未泛红 , 而且酸菜鱼所属的川菜在餐饮行业市占率排名第二 , 人群和口味都兼具广谱性 , 市场成长空间巨大 。
在经营模式上 , 太二以标准化的极致单品模式 , 简化菜单及上餐流程 , 减少对厨师及服务人员的依赖 , 大大压缩了成本 。 正是以上因素的共同作用 , 太二很快取得了行业领先地位 , 营收贡献也一度逼近九毛九餐厅 。
从2016到2019年 , 太二营收占比一度增长了8倍 , 47.52%的成绩 , 几乎可以与贡献为51.04%的九毛九餐厅平起平坐;营收则增长18倍 , 从0.68亿元到12.7亿元 , 在全国所有酸菜鱼餐企中排名第一 。
要知道 , 九毛九西北菜做到这样的营收能力用了十几年 , 太二酸菜鱼只用了不到5年时间 。 更甚者 , 太二的经营利润更是在2019年直接超越九毛九餐厅 , 成功挑起了拉升公司整体利润的大梁 。
今年上半年 , 太二营收和贡献占比反超九毛九西北菜 , 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餐厅扩张 。 太二门店数量从去年同期的91间 , 一度增长至今年上半年的161间 , 显然当下 , 集团将太二发展摆在重要位置 。

酸菜鱼|九毛九太二,还怂?
文章图片
成绩喜人也当警钟常鸣 。 极致单品经营虽然高效 , 但也存在食材断链、单品过气等致命隐患 。
2018年一场台风 , 曾让太二华东地区餐厅停业数日 。 为保证鲈鱼品质 , 太二坚持每天从广东养殖基地送往全国 , 但也因此极易受到天气或其他客观因素影响 , 而造成食材断供 。
目前 , 火热酸菜鱼市场 , 已经跑出了不少玩家 , “鱼你在一起”“姚酸菜鱼”都各具特色 , 早已不似初入场时的情景 , 太二酸菜鱼的压力也在与日俱增 , 酸菜鱼这个品类还能红多久 , 谁也说不准 。
《中国餐饮大数据2020》显示 , 酸菜鱼的主流消费人群为女性 , 占比60.1%;从年龄上看 , 26~35岁的人群合计占比67.7% , 这些人群尝鲜特点明显 , 忠诚度较低 。
太二必须找到解决途径 , 未雨绸缪 。 一向对外卖保持“矜持”态度的太二 , 疫情期间也被迫展开外卖业务 , 时至今日 , 太二部分门店仍然提供外卖服务 。 截至6月30日 , 外卖服务收入已占太二收入的22.9% 。
今年以来 , 太二曾先后推出水煮嫩牛、雪花牛肉想菇、红油捞双脆等新菜品 , 探索“酸菜鱼+”的路线;同时还推出包括酸菜、大米、茶杯等在内的零售化商品 。
7月底 , 太二酸菜鱼还在太原开出了首家超级“粉丝店” , 尝试以粉丝的力量扩大品牌影响力 , 不断扩展品牌的边界和内涵 。
积极做着各种尝试的太二 , 也在极力避免进入死胡同 。
“怂”会是下一个太二吗?
即便强如太二 , 九毛九还是有些“怂”的 , 现在它已经开始行动 , 找寻第三增长曲线了 。
日前“怂现煮串串”的官方微博正式更名为“怂重庆火锅厂” 。 根据大众点评显示 , 怂重庆火锅厂在广州已有一家门店在营业中 。
从品类上看 , 该子品牌从主打串串变成了火锅 , 这也是九毛九首次布局火锅业务 。 怂重庆火锅厂主打一款牛油辣搭蔬果汤锅底和鲜切黄牛肉 , 装饰风格上 , 与太二酸菜鱼相似 , 更加年轻化 。
自停止经营部分地区九毛九餐厅 , 收缩管理半径 , 到上述的品牌调整 , 不难看出九毛九正在对旗下品牌进行整合 。
九毛九这次转向 , 也一定程度反映出 , 怂现煮串串的发展并不理想 。 自2018年创立 , 门店数量还停留在1家 。 创始人管毅宏也曾对媒体表示 , 串串场景更适合街边店 , 并不适合购物中心 。
从餐饮品类发展来看 , 根据《中国餐饮大数据2020》相关数据 , 串串香不再高速增长 , 川味火锅正重回发展的快车道 。分页标题
2016至2018年 , 串串经历了高速增长期 , 成为火锅大品类下增速第一的细分赛道 。 但到2019年 , 串串香的增长却开始放缓 , 门店数量占比从2018年的1.2% , 放缓到2019年的0.1% 。
在串串增速放缓同时 , 2019年 , 川味火锅门店数涨幅最大 , 门店数占比上涨了1.1% 。 这说明 , 消费者的口味在发生变化 。 一向善于紧抓趋势的九毛九 , 此时从串串升级为重庆火锅 , 意图已不言自明 。
火锅作为餐饮业的明星赛道 , 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 火锅入门门槛低 , 标准化程度高 , 受众广泛 , 往往是创业首选 。 而且去年年中 , 海底捞的市值突破2000亿港元 , 对后来者是强大的信心提振 。
不过 , 火锅向好的势头虽然未变 , 门店的增速却在放缓 。 上述报告显示 , 火锅门店绝对数同比增长不足6.8% , 未进入Top10的行列 。
其实 , 从海底捞身上也能看到一些端倪:2019年年中市值虽然再创新高 , 并以每1.2天开一家新店的速度在扩张 , 但在一二线城市 , 海底捞翻台率、同店销售已开始下滑 , 市场趋于饱和 。

酸菜鱼|九毛九太二,还怂?
文章图片
海底捞2019年业绩公告截图
对于火锅新进入者来说 , 在一二线城市将面临激烈竞争 , 而下沉市场的拓展 , 更多是从无到有、从门店竞争到品牌竞争的过程 。 九毛九若想在火锅市场立足 , 还需要花更多的功夫 。
【酸菜鱼|九毛九太二,还怂?】认“怂”不是服软 , 而是居安思危 。 就像曾经在九毛九快速发展时的太二 , 如今怂重庆火锅厂也要担起同样的重任 , 但眼下很难预判 , 它就是下一个太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