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正大光明匾额后隐藏的皇位传承:清朝秘密立储制度的来龙去脉

关于秘密立储制度 , 大家或许有些陌生 , 但如果说起清宫剧中一个常见的桥段:清朝某一个老皇帝死后 , 由大臣们共同在乾清宫“正大光明”牌匾后面拿出传位诏书 , 宣布继任皇帝 , 大家就比较熟悉了 。实际上 , 这种皇位的传承方式 , 就是我今天文章要说的秘密立储制度 。以下我来给大家讲一下清朝秘密立储制度的来龙去脉 , 以及这种制度和预立太子制度的差异性及优劣性 。
【乾隆|正大光明匾额后隐藏的皇位传承:清朝秘密立储制度的来龙去脉】嫡长子继承制度与预立太子
在讲秘密立储制度之前 , 我们先来讲一下以预立太子为代表的“嫡长子继承制度” 。所谓嫡长子继承制 , 实际上是始于商朝、在西周初年正式确立的“宗法制”的一项最基本原则 , 其内容概括来说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 , 立子以贵不以长” 。也就是说 , 皇位(王位)的继承人 , 要由嫡妻所生的长子(即嫡长子)来继承 , 而不是看儿子们的才能品德 , 如果没有嫡子 , 则在庶子中选择年龄最大的作为继承人 。概括来说就是选择继承人先看出身 , 再看年龄 。
而我国古代预立太子通常都是参考以上的规则 , 选择储君人选 , 昭告天下 。储君(太子)作为一种特殊的“君”而存在 , 在相应的礼仪制度上 , 要高于一般皇子 , 但要低于现任皇帝 。

乾隆|正大光明匾额后隐藏的皇位传承:清朝秘密立储制度的来龙去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通过选择太子的规则我们可以看出 , 这种制度的优点很明显 , 就是继承人的顺序、人选十分明确 , 能有效避免内乱;而缺点则是 , 由于不考虑继承人的才能品德 , 因此出现昏君、暴君的概率会增大 。比如我们熟悉的商纣王 , 就是这么被确立的:纣王的父母都想让微子启为太子 , 但有大臣据法力争 , 生微子启时商纣王的母亲为妾 , 生纣王时其母为妻 , 有妻的儿子在 , 就不能立妾的儿子为太子 。就这样 , 纣王这个著名的暴君被选为了王位继承人 , 并顺利登基 。
秘密立储制度的建立过程
然后我们再来看清朝的秘密立储制度 。这项制度的建立有两个阶段 , 一个是政策的创新 , 一个是制度的创新 。由康熙、雍正、乾隆三个皇帝经过多年的摸索、创新、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 , 皇位继承制最终完成了改革和创新 。
政策创新阶段
我们都知道 , 康熙帝生前曾预立过太子胤礽 , 只是胤礽自己不太争气 , 两度被废终于没能继任为大清皇帝 。康熙帝有感于诸子对储位的虎视眈眈 , 群臣纷纷站队谋求拥立之功 , 为了避免大清在他身后陷入内乱 , 以及重大的内耗 , 康熙在第二次废太子后 , 明确表示自己有生之年不再立太子了 。这也就是秘密立储在政策上的一次大胆创新 。

乾隆|正大光明匾额后隐藏的皇位传承:清朝秘密立储制度的来龙去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这之后 , 雍正皇帝的继位由于疑云重重 , 我们说不清究竟是秘密立储这一政策奏效了 , 康熙真的留有遗诏传位雍正 , 还是政策失败了 , 雍正谋朝篡位以非正常途径登基 。因此 , 秘密立储的第一次皇位顺利交接是乾隆的登基 , 所以在这之前都只能算政策上的创新 , 但没有真正形成制度 。
制度创新阶段
秘密立储真正形成制度 , 实现了制度创新是在乾隆朝 。本来乾隆在执政初期是对秘密立储制度持抵制态度的 , 乾隆在政治上很多地方都和雍正反着来 , 他更喜欢效法康熙 。认为雍正建立的秘密建储制度只是一种“酌权剂之道 , 非谓后世子孙皆当奉此以为法则也 。”因此他虽然即位之初秘密立富察皇后所生的嫡子永琏为太子 , 但永琏夭折后随即公布密诏 , 并追封永琏为“端慧皇太子” , 之后又曾想立富察皇后所生的皇七子永琮为太子 , 可惜永琮也夭折了 。可以说乾隆决心恢复嫡长子继承制 , 想立富察皇后所生嫡子为太子的想法 , 朝野皆知 , 秘密立储的政策基本上是个摆设了 。分页标题
只可惜 , 两个嫡子都没活下来 , 而富察皇后在乾隆十三年的时候也薨逝了 。之后的继后辉发那拉氏和乾隆并没有富察皇后和他那样的伉俪情深 , 后面甚至剪掉头发自绝于乾隆(满人习俗忌讳女人剪发) , 被乾隆“不废而废”打入冷宫 , 因此辉发那拉氏所生的永璂、永璟都没有被立为太子 。而乾隆也在辉发那拉氏死后不再立皇后 , 这时候的乾隆应该是已经想到了父皇雍正的秘密立储 。于是1778年 , 乾隆四十三年 , 乾隆皇帝对秘密立储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 , 至此确立为清朝的立储制度 , 从而完成了从政策到制度创新的过渡 。

乾隆|正大光明匾额后隐藏的皇位传承:清朝秘密立储制度的来龙去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秘密立储制度的本质和优缺点
秘密立储制度它是在封建社会晚期诞生的 , 从本质角度讲 , 它依然是沿袭王朝最高权力由子孙后代继承皇位 , 还是统治国家的工具 , 和嫡长子皇位继承制没有本质的区别 。秘密立储制度 , 实际上就是对皇位传承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 在延续王朝统治的基础上 , 将常规打破 , 建储使用的是新的方式和规则 , 在实际当中被成功的落实 。可以说 , 秘密立储制度的出现 , 对我国古代建储制度而言 , 是一大改革和创新 。
秘密立储制度的优点有三:
冲破嫡长子继承制的束缚 , 储君择贤而立 , 避免一些虽然身份尊贵但昏庸无能之人登上皇位 。
避免了朝臣投靠太子 , 形成党派 , 结党乱政的缺陷 , 有利于朝局稳定 。
避免了皇权与储权之间的矛盾 , 减少了父子相疑甚至相残的惨剧发生 。
当然了 , 秘密立储制度也有着自身的不足:
在实施过程中 , 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
皇储身份不是公开性的 , 和其他皇子相比 , 在教育、参政等方面没有明显的优势 , 使得皇储培养等方面造成一定的限制等 。

乾隆|正大光明匾额后隐藏的皇位传承:清朝秘密立储制度的来龙去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秘密立储制度的消亡
1840年后 , 中国逐渐的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 作为清朝最高统治者 , 所拥有的决策权也只是部分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秘密立储制度也画上了句号 。1862年至1908年 , 自同治元年至光绪三十四年 , 慈禧掌握清朝大权 , 历经四十七年 。
实际上 , 即使慈禧继续施行秘密立储制度 , 也并不能对历史造成改变 , 因为最高权力始终在她手中 , 在此期间 , 慈禧懿旨确立嗣君 , 使得皇位和皇权的传承长期分离 。由于她是清朝实际的掌控人 , 因此立不立储 , 是否秘密都是无关大局的事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