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走一遭威海环海路,忆古思今过一个有深度的秋天
要说威海近期最吸引人的 , 莫过于开海了 。自5月1日休渔以来 , 人们蛰伏了4个月的期待 , 一朝爆发 , 合庆码头每天都是人满为患 。画风基本这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的确 , 开海了 , 谁不想赶紧吃点新鲜的呢?螃蟹、爬虾、各种鱼 , 每天每天 , 都是诱惑着人们的味蕾 。
人间烟火气 , 最抚凡人心 。下班之后去码头买点海鲜 , 几乎成为一种新的时尚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即使你不买海鲜 , 吹着凉爽的海风 , 看渔船点点 , 也是一种享受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这几天很堵的一条路 , 名叫环海路 。航拍的镜头是这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其实是很美的对不对?
不光是美 , 这条路非常有历史感:
道路南侧的海源公园里 , 坐落着一战华工纪念馆 。是的 , 就是这座外部造型呈“十”字的建筑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如今这样美丽的建筑 , 承载的其实是一个充满血泪的故事:
1914年 ,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 。其时中国国力孱弱 , 但为了争取国家权益和国际地位 , 北洋政府采取“以工代兵”模式、向欧洲战场派出了14万劳工参战 。由于英国在中国北方拥有威海卫租借地 , 有着组建华人雇佣军及华北招工的先例 , 并拥有大批闲置基础设施 , 威海卫成为英国军方最理想的招募基地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战期间 , 华工在西线战场承担着清理战场等大量艰苦的工作 , 为一战协约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共有约两万名华工下落不明 , 其中明确记载死亡的有2000余人 。华工在完成合同契约后 , 有约十二万人被陆续遣返回国 , 约3000名华工因各种原因留在法国 , 成为定居法国的第一代华工移民 。
一战华工纪念馆已于7月1日正式开放 , 时间为上午8:30至晚8:00 , 免费向社会开放 , 每周周一闭馆 。这是我国首个华工专题纪念馆 。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 建议大家来看看 。
来看一战华工纪念馆的时候 , 还发现海源公园里有一座“城市会客厅” , 这也是我在威海生活20年头一次知道 。
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城市会客厅坐落于海源公园内 , 与一战华工纪念馆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分钟 。我去的时候正赶上相应政府部门与英国客人讨论优化营商环境问题 。当时政府部门的有关负责人说起一战华工的历史 , 并表示:“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屈辱的历史 。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一直不曾间断 。”不知道这些英国友人在参观一战华工纪念馆的时候是何感想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民俗|走一遭威海环海路,忆古思今过一个有深度的秋天】实际上沿环海路一带 , 还有许多打着时代烙印的建筑 。人们称之为“老洋房” 。众所周知 , 威海曾经是英租界 。甲午战败后 , 英国强租威海卫32年(其中刘公岛42年)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从都铎王朝到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元素 , 在威海老洋房上皆有所体现 。承担施工的本土工匠 , 在施工中大量运用块石砌墙、苇箔屋面、草泥抹墙等传统技艺 , 也为威海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奠定了基础 。
一座城市 , 绝不能以曾是租界为荣 。但文化交流和民间交流 , 却可以在时间的沉淀中 , 跨越许多东西 。徜徉在老洋房中间 , 我们可以在欣赏城市风景的同时 , 感知文化的交错 。
如果顺着环海路一直往北走 , 你会遇到很多惊喜 。比如: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这个秋天 , 如果你有机会来威海 , 一定要走一遭环海路 , 在历史与现代的碰撞中 , 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思考!
- 民俗|出了7个宰相的胡姓,有怎样的姓氏来源和家族历史?
- 民俗|中元节是什么
- 旅游这件大事|双节期间蚩尤九黎城民俗表演“苗味”十足
- 红网永州站|永州江永:民俗文化体验游受追捧
- 福田图书馆|做梦都想去8090年代玩一遭!那时“港风”盛行,至今仍是经典
- 光明网|山东威海粉黛进入最佳观赏期 粉红世界醉游人
- 四川人说四川事|民俗风情 | 来泸沽湖体验摩梭文化
- 民俗|“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因此一对高中状元,还抱得美人归
- 甘孜日报康巴传媒|绝美夜景、趣味剪影、民俗婚礼、民族歌舞……这就是磨西!
- |宽窄巷子与宽窄之道!(by陈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