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寻访古建古韵之美——泉州传统民居建筑
泉州位于我国东南沿海 , 处于农业文明和海洋文明的交汇点上 。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都汇集于此 , 传播、碰撞、融合 。而每一次域外文化的传播 , 都在这里留下历史印痕 , 从而发展形成今天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多元文化为特征的泉州建筑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 泉州的文物古迹遗存尤为丰富 , 其中古建筑在结构技术和建造技艺方面的突出成就 , 向来是为人所称道的 。
公元4世纪初 , 晋人南渡所带来的中原文化 , 与闽越海洋文化在这里荟萃融合 , 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闽南文化 。由唐至宋、元时期 , 伴随着泉州港的崛起 , 东南亚、西亚 , 乃至印度、波斯、希腊、罗马等处的异域文化漂洋过海而来 , 留下一大批令人震惊的文化遗存与建筑 , 形成了如今泉州多元文化并存的绮丽景象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泉州|寻访古建古韵之美——泉州传统民居建筑】泉州传统闽南古建从气势恢弘的宫殿式建筑到雅致诗意的私家园林 , 从肃穆庄严的寺宇庙观到朴拙大方的民居山筑 , 斗拱榫卯之间可领略中国古典建筑的精魂 。大量的红砖古厝或古民居建筑 , 其由白石基、红砖墙、红瓦顶、燕尾脊等构筑的典型立面形制 , 迄今仍为人们所探究和品味 。
泉州古建筑中最有地方特色的是泉州民居建筑 , 尤其是贵族、官僚、富豪、士大夫阶层中的文人、画家 , 他们的宅第规模可观 , 形式讲究 , 其造型、格局、技艺、用材等都蕴含着某个特定时代的文化气质 。千百年来 , 民风民俗的传承衍化 , 使泉州民居建筑自成一派天然风韵 。
泉州传统古民居多分布在地势平坦的平原、台地和丘陵地带 , 这里交通便利 , 便于商贾渔业经济活动;或较为封闭的山间谷地 , 沿溪流两岸依山而建 , 多以农耕为主 。平原地带人口稠密 , 聚落民居多毗邻而居 , 也有住房依地势由高往低纵横排列整齐 , 形成棋盘式布局的建筑群 。
山区则两个聚落间为一定距离的山林相隔 , 民居密集成群或星罗棋布 , 流淌着一种随地而安的情趣 。其民居大小不一 , 一旦人口增多 , 则分支到邻近地区又筑居室 , 如此便形成一个个血缘聚落 。这些聚落历时已久 , 有些连绵十几村、几十村 , 方圆几十里皆为同一祖先、同一姓氏 , 或以一姓为主 , 形成闽南显著的村落人文特征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沿海的泉州、晋江、惠安、石狮等地 , 处于晋江中、下游平原地带 , 历史上为泉州府下辖的晋江、惠安、南安三县范围 , 经济活动联系密切 , 历来合称“三邑” 。其民居多为红砖民居 , 其建筑形式有古香古色的官式大厝 , 带有南洋、西方建筑风格的华侨民居 , 以及朴素简约的石构民居 。
永春、德化、安溪位于晋江上游地区 , 接近内陆 , 境内多山 , 地理上自成一方 。其民居既然也有一定数量的官式民居 , 但灰砖民居为其显著特征 , 其中以粗犷雄伟土堡、土楼和山林气息木楼、高脚厝为常见传统民居形式 。
土楼
泉州土楼基本上兴建于清代 , 为家族聚居的大型防御性和封闭性的民居建筑 , 尤其是防御性最强 。多土木结构、悬山顶 。土楼在泉州数量不多 , 总共有300多座 , 主要分布在德化、永春、安溪等内地县份 , 沿海县份个别地方也有 。目前已知较大的大约有18座 , 其中南安最多为10座 , 其次是安溪4座 , 泉州2座 , 永春、惠安各1座 。
不少土楼都有了望台、射击孔 , 墙壁和大门都很厚实 , 不但要封铁皮 , 还要在门上方安置水槽 , 以防火攻 。这使人联想到土楼民居形成时期的战乱频繁、土匪出没的历史背景 。而在土楼的内部结构方面 , 则又使人感受到一种囿于封闭圈里的相对开放性 , 至少在各家日常生活中的隐秘性方面 , 就不如村落聚居模式的一家一户小住宅 。土楼居民的集体意识比较强烈 , 风雨同舟 , 同甘苦 , 共患难 , 一旦发生战事 , 一座土楼就是一个战斗的集体 。分页标题
蚵壳厝
蚵壳厝 , 是闽南泉州地区一种传统特色建筑 。即用蚵壳建造的房屋(闽南语中 , 厝乃房屋之意 , 蚵就是海蛎) 。在泉州的蟳埔村、法石村及泉州沿海一带均有分布 , 当地人拾蚵壳拌海泥筑屋而居 , 建起一座座的蚵壳厝 , 是我国东南沿海具有特色的贝饰古民居 , 其建筑的巧妙与精湛 , 是东南沿海甚至在内地都是绝无仅有的一种建筑形式 , 构成了闽南沿海古民居的一道独特的自然景观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宫殿式”大厝
“宫殿式”大厝 , 是泉州民居最为典型的民居住宅类型 。它有三开间、五开间、带护厝、突山庭堂 , 两边对称 , 横向扩展布局 。纵深有二落、三落、五落不等 , 以庭为组织院落单元 , 庭、廊、过水贯穿全宅 。较多运用砖、瓦 , 多用石砌基础和红砖砌筑外围墙 。穿斗木构架作承重结构 , 多采用硬山屋顶 , 弯曲起翘屋脊 , 脊角“燕尾式”华丽动人 。
骑楼
骑楼 , 俗称“五脚架” , 是泉州民居和街坊建筑 。沿街面用柱廓式骑楼 , 楼高有二层、三层、四层高底差落;单座建筑多为纵向进深布局 , 楼与楼相连成十里商业长街 。前面临街设店面 , 里面和楼上多作居住及货物堆放用房 , 厨房、卫生间设置后面 , 经营和生活都很方便 。它的特点是 , 夏天能遮骄阳 , 雨天可蔽风雨照常经商 。
这些或古老或兼容的建筑 , 无一不是泉州的宝藏 , 无一不是泉州人的智慧 。以上仅列举了几钟特色民居 , 你还知道哪些 , 快在下方留言吧 。
- 笑声快车|泉州跻身海内最值得一去旅游地前十
- 小艾玛的游乐园|泉州:一半烟火,一半香火
- 泉州文明网|【文明传播】安溪:社区党建“有声图书馆” 开启阅读新天地
- 东莞旅游|快来发现东莞古建筑之美,摄影大赛有奖征稿中!
- 泉图|「泉州医者影像」妇产科专家:黄美虹
- 芒果望世界|我国“最特殊”的省会城市,知名度不如厦门,经济也没有泉州高
- 天地旅游|洛阳关林迎来进香团,福建泉州蓬莱关圣庙谒祖朝拜
- 文明济南|特别策划|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寻访第七期:走进济南市博物馆(文末答题有奖)
- 清朝|皖南最冷门古建筑群,清代园林式建筑风格,却鲜有人知
- 泉州文旅|“漫游泉州”短视频创作传播大赛正式开赛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