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歌赋,诸子百家|他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文正公,一首通俗的诗写出了深刻的道理

在中国的历史上 , 文人士大夫地位最崇高的时候是两宋时期 , 而在两宋时期中最辉煌的时代 , 则要属宋仁宗时期 。
宋仁宗时期的文人士大夫 , 很多人都是如雷贯耳 , 教科书上关于宋朝的人物基本上都是在这一时期 , 或者这一时期已经开始暂露头角 。
在这些人才之中 , 如果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 恐怕就是范仲淹了 。

诗词歌赋,诸子百家|他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文正公,一首通俗的诗写出了深刻的道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范仲淹 , 以他的出身本来并不需要吃太多的苦 , 因为他的父亲是节度使 。虽然到了宋朝 , 节度使的权力地位早已经并不能和唐五代时期相比 , 可是待遇上仍旧是非常优厚的 。
只可惜 , 就在范仲淹出生的第二年 , 他的父亲就去世了 。父亲的去世 , 家庭失去了经济来源 , 而范氏家族也对范仲淹母亲和他弃之不顾 , 孤儿寡母 , 无依无靠 。
范仲淹的母亲只好改嫁 , 从此母子二人才得以活下来 。
长大后 , 知道自己身世的范仲淹辞别母亲 , 拜在名师门下 , 开始了艰苦的读书生涯 。为了读书 , 范仲淹所居的房子 , 被烟火熏得黢黑一片 。

诗词歌赋,诸子百家|他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文正公,一首通俗的诗写出了深刻的道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最苦的时候 , 范仲淹每天以咸菜和稀粥度日 。哪怕如此 , 他仍旧没有放弃读书 , 进而培养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胸怀 。
西夏崛起之后 , 范仲淹奉命抵御西夏的进犯 , 被西夏称为“小范老子“ , 北宋的名将狄青、种世衡等人 , 都是范仲淹提拔起来的 。
范仲淹晚年多病 , 仍旧为了国家操劳 , 皇祐四年范仲淹在奔赴颍州途中病逝 , 享年64岁 , 谥号文正 , 因此后世称他为范文正公 。
范仲淹诗文俱佳 , 不论是千古名文岳阳楼记 , 还是宋词中的名篇苏幕遮 , 都为人津津乐道 。今天欣赏的是一首他的诗 , 全诗如下:
这首诗名字叫书扇示门人 , 可以看出 , 这首诗是范仲淹用来教导学生用的 。

诗词歌赋,诸子百家|他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文正公,一首通俗的诗写出了深刻的道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派青山景色幽 , 前人田地后人收 。原野里成片的青山景色是那样的清幽 , 这些前人早已经成为历史过往 , 留下的土地也已被后人接收 。
后人收得休欢喜 , 还有收人在后头 。这些接收土地的后人也不要太过于欢喜 , 因为还有人在你们后面接收这片土地呢 。
这首小诗通俗易懂 , 范仲淹所要说的却是诗歌之外的一些东西 。作为宋儒气象的代表 , 范仲淹以身作则 , 希望门人学生能够不要仅仅盯着眼前的物质利益 , 要有长远的眼光才可以 。
儒家所说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这些才是范仲淹要求自己的学生需要去追求的 。

诗词歌赋,诸子百家|他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文正公,一首通俗的诗写出了深刻的道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有人说儒家培养了很多伪君子 , 尤其是宋明理学之后 , 更是尤甚 。这个说法 , 有一定的道理 。
那些满口仁义道德 , 一肚子男盗女娼的伪君子 , 不仅是儒家造成的 , 而是当时的社会制度造成的 。
明代大臣上朝 , 离家之前仿佛和家人诀别一样 , 等到散朝之后 , 总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
在一个只能说好话的时代 , 在一个提几点建议基本上就会丢了性命的时代 , 有几个人会选择说真话呢?
何况范仲淹以身作则 , 为天下楷模 , 他有责任这样教导自己的学生 。后人评价范仲淹:
【诗词歌赋,诸子百家|他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文正公,一首通俗的诗写出了深刻的道理】分页标题云山苍苍 , 江水泱泱 , 先生之风 , 山高水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