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文学|江淮文学┃安静或者慈悲(组诗)作者:白怀岗
_本文原题:江淮文学┃安静或者慈悲(组诗)作者:白怀岗
2020年?第66刊 - 总第3053期
本期作者:
白怀岗 , 男 , 乡村教师 , 七零后诗歌爱 好者 , 笔名山溪晨曦、恒源 , 诗歌散发各官民刊 , 数十次全国诗歌大赛获奖 , 诗文收入数种选集出版 。 对诗歌热爱不减 , 估计此生不变 。
诗观:诗是生活的真诚回响 。
JIANG HUAI WEN XUE
本文插图
诗
歌
JIANGHUAIWENXUE
安静或者慈悲(组诗)
作者 | 白怀岗
《玉 兰》
儿时从未想过 , 此生的大部分时间
要和操场边的玉兰树春秋共度
从二十年前亲手把它们栽下开始
看它慢慢长高 , 少女般吐蕊
到现在每天都有落叶 , 又有新芽长出
这和小学校的孩子们颇有几分相似
年年岁岁 , 要毕业的朵朵激涌起清纯
新入学的一群则懵懂着双眸
风每天都会吹来 , 好像每天都是新的
玉兰和一众草木蓄满了阳光和雨水
也收藏了太多的心事 , 言语
还有孩子们那么多的小秘密
每当枝头的喜鹊扑棱翅膀
就会有几片阔大的叶片落下来
也总有那么一两片 , 像久违的家书
在多少梦境抵达 , 渲染起馥郁时光
《菜 园》
你不能否认 , 菜园是长了腿的
也是有着小性子的
这可同它与母亲 , 还有核桃树的关系中
窥见其中的秘密
最开始 , 菜园和母亲一样健壮
腿脚灵便 , 走得远远的
势力范围到了堰渠那边
期间的核桃树 , 是她们瞧不上眼的小不点
后来 , 菜园越来越小 , 离家门口越来越近
就像是母亲 , 力气越来越弱 , 背越来越驼
那三棵核桃树 , 倒像是小伙子
攒着劲地愈发枝繁叶茂
此刻 , 菜园已完全成为了核桃树的天下
不知名的野花在荫蔽处不时开放
和多年前的黄瓜茄子辣椒开花没有什么不同
除了风 , 没有谁发现母亲的白发越来越多
《山 溪》
源头可循 , 又归于无迹
显露行踪后时而平静 , 时而湍急
这像极了一个人中年的境况
分裂而不断裂 , 多元互不矛盾
前路很远呵 , 一切都注定为身后之物
那些简单的悲欢渐次为绵延的苍茫
【江淮文学|江淮文学┃安静或者慈悲(组诗)作者:白怀岗】也许是一枚利器 , 打开无尽的前路风景
也许是一个容器 , 接纳尘世的变幻风云
像人生 , 也像光阴
一路向前 , 永难回头 , 幸运的 , 有些许回声
《落 叶》
秋风已准备好所有的语言
轻盈 , 只能是一种表象
由此积淀下的赞美或歌唱
只能由时光点评和诉说
和青春一样 , 隐有暗疾
虚构也能还原纯真
多少高处的风光
能否换来最后的平静
唯有落叶 , 在乎漂泊 , 在乎归根
忍住扎心的疼痛 , 和大地彼此相认
《村 歌》
我所关注的 , 很多人都曾注目
比如荒芜的土地 , 孱弱的村庄
我所忧伤的 , 很多人都在疾呼
比如空巢 , 留守 , 刻骨的孤独
景色一天天变新 , 产业一季季变强
芦花渲染着流云 , 白雪覆盖着山河
旧事里走动的 , 是亲人 , 也有自我
风不停的从远方吹来 , 叹息忽略不计
玉米和红薯一茬紧跟一茬
南归的大雁又一次飞过头顶
山歌伴随着庄稼年复一年地生长
心事总想和鸟儿一样长上翅膀飞翔
《后 山》
爷的坟前是笔直的水杉 , 和他的腰杆相匹配 分页标题
婆的坟前是山杨柳 , 有点絮絮叨叨
大妈的坟前是一片桑园 , 倒省了她来来回回奔波
大爹住在橡树林中 , 方便烧木炭点香菇,
父亲的坟前有松柏分列两边
中间还有一棵我和弟弟移植的万年青
母亲前两天还在叮嘱我
她走后 , 别忘了栽两树栀子花
此刻天空高远 , 枫叶流丹
没有什么比秋天更适合冥想
人生无常 , 草木有命 , 多年以后
陪伴我们的会是另外一些植物
本文插图
JIANG HUAI WEN XUE
原创文学净土
◎从前慢(组诗) 作者:白怀岗
◎稻草人唤起的乡愁(组诗) 作者:白怀岗
◎事物朴素的如此美好(组诗) 作者:白怀岗
◎在江边(组诗) 作者:白怀岗
◎在场(组诗) 作者:白怀岗
◎时光越来越重(组诗) 作者:白怀岗
◎暮色 作者:白怀岗;朗读:傲雪
◎时光深处(组诗) 作者:白怀岗
◎沧桑的事物有着悲悯之心(组诗) 作者:白怀岗
▼
主编:枫叶飘
编辑:书童、傲雪……
- 陈皮星座屋|友善待人,温柔安静的星座女,让人忍不住想要接近
- |江淮帅铃T系列多款新车上市 售8.98万起
- 5-10万|新车 | 两款动力、两种尺寸,曝江淮新款帅铃T8 PRO配置
- 祖国文学|老家的秋天 文/星光(刘艳萍)
- 祖国文学|难忘的播音 作者:吴成启
- 儿童文学|联合征稿 | “百首最美诗歌献给党” 大型诗歌竞优活动
- 搜狐文化|美国女诗人露易丝·格丽克获诺贝尔文学奖,哈佛教授带你读懂她的诗
- 海螺社区.|周瓒|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的诗歌及导读
- 江淮文学|江淮文学┃残秋作者:万家阳
- 江淮文学|江淮文学┃十一长假(外一首)作者:刘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