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报|E·L·多克托罗:未得诺奖的“国宝作家”,理解他需要漫长的阅读 | 纪念


_本文原题:E·L·多克托罗:未得诺奖的“国宝作家” , 理解他需要漫长的阅读 | 纪念

文学报|E·L·多克托罗:未得诺奖的“国宝作家”,理解他需要漫长的阅读 | 纪念
本文插图
E·L·多克托罗(1931年1月6日—2015年7月21日)
E·L·多克托罗一直抵抗历史小说家的标签 , 虽然他的小说大多以美国历史上的各个时期作为背景 , 但多克托罗有自己的理由 。 他坦言 , 如果说他的一些小说写到了什么历史背景 , 那只是纯属偶然 , 有什么小说不写到一定的历史背景呢 , 小说不都是写的过去发生的事情?不止于此 , 多克托罗似乎有意要与恒久的历史唱对台戏 , 他喜欢把自己当作一名“即刻”作家 。
这只是他的调侃之语 。 多克托罗更可以说是美国国民作家 。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职业生涯中 , 他发表了十二部长篇小说、三部短篇小说、一部舞台剧、以及诸多时评文章 。 虽然算不上高产作家 , 但他的作品却颇获好评 , 并为他包揽了美国几乎所有重要的文学奖项 。 不仅如此 , 他的作品被翻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 在很多年里 , 他都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 。 他也和菲利普·罗斯、托尼·莫里森、约翰·厄普代克等文坛巨匠一起赢得了“20世纪下半叶美国最富才华、最具创新精神和最受仰慕的作家之一”的美誉 。

文学报|E·L·多克托罗:未得诺奖的“国宝作家”,理解他需要漫长的阅读 | 纪念
本文插图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
鉴于多克托罗之于美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的重要性 , 国内出版社在其代表作《大进军》的扉页上一言以蔽之:“E·L·多克托罗是一个国宝 。 ” 多克托罗也确实不负“国宝”的称誉 。 这不只是说他的作品深入人心 , 还在于他生前不懈的实验精神至今依然激动人心 。 他曾表示 , 自己不想做拥有“风格”的作家 , 他希望让每本书“找到”各自不同的声音与叙事方法 , 但即便如此 , 他的作品仍深深植根于现实主义小说的传统 。 恰如评论家彼得·S·普雷斯科特所说 , 多克托罗在他的每一本书中他都会实验不同的小说形式 , 试图实现别人未曾实现过的效果 , 他会尝试某种他未曾用过的语调、结构和作品肌理 。 与此同时 , 他又是位极其传统的作家 , 试图对美国历史、美国文学原型 , 甚至是类型小说进行新的创造 。
的确如此 , 多克托罗一生笔耕不辍 。 临去世前一年 , 他仍在写一部新书 , 面对前来采访的采访人员 , 他说:“我还不是十分理解它 , 所以不能向你描述它 , 但是它很有意思 。 ” 多克托罗的小说也以“很有意思”著称 , 他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 , 对真实历史人物加以虚构 。 这样的写法曾遭到批评 , 但多克托罗依然故我 , 他坚持认为 , 执着于事实本身没什么意思 , 赋予讲故事更大的权威才有意思 。 诚如有评论所言 , 他的这种想法与新历史主义不谋而合 。 在新历史主义的视野中 , 历史作为一种“总体叙述”已经不具备权威性 , 历史的维度也不再是连续的 , 宏观的大叙事已然被割裂的小叙事取代 , 我们唯有通过历史的碎片寻找历史寓言和文化象征 。 今年是多克托罗逝世五周年 , 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 , 这位既后现代又可谓传统的大作家奉献了怎样“很有意思”的创作?他的创作又对我们有何启发?
01
虽然多克托罗不认为自己是历史小说家 , 但他写得最多 , 产生最大影响 , 并且最为人熟知的 , 是他的历史小说 , 他的作品就像有评论指出的那样 , 如时间胶囊一般封存住美国历史的不同切片:《拉格泰姆时代》中五光十色的20世纪初叶 , 《世界博览会》与《比利·巴思格特》中的1930年代 , 《大进军》中的南北战争……

文学报|E·L·多克托罗:未得诺奖的“国宝作家”,理解他需要漫长的阅读 | 纪念
本文插图分页标题

文学报|E·L·多克托罗:未得诺奖的“国宝作家”,理解他需要漫长的阅读 | 纪念
本文插图

文学报|E·L·多克托罗:未得诺奖的“国宝作家”,理解他需要漫长的阅读 | 纪念
本文插图
图为多克托罗小说《拉格泰姆时代》《世界博览会》《比利·巴思格特》封面
也因此 , 《纽约客》文学编辑特莱斯曼形容他是“世界级的文艺历史学家” 。 但多克托罗对这样的标签不以为然 , 他在接受有关采访人员采访时说:“如果你问我是不是历史小说家 , 我说不是 。 是不是政治小说家?不是 。 是不是种族小说家?不是 。 我就是一个小说家 。 ”在另一个场合他又半开玩笑说 , 或许可以把他叫做地理小说家 , 虽然他从不认为自己是像威廉·福克纳或薇拉·凯瑟那样的“地域作家” 。 他多部书的故事都发生在美国的不同地区 , 达科他州的西部、乔治亚州的南部 , 还有纽约州的阿第伦达克山脉等等 。 他1931年出生于纽约布朗克斯 , 在纽约长大 , 他的好几本书也设定在纽约 , 但他从不觉得纽约是他写作的“地域” 。
这是因为在多克托罗看来 , 纽约是一个变动不居的地方 , 事物永远在变化 , 你每一次转身都会有一幢旧楼被拆掉 , 一幢新楼拔地而起 , 每一个代际都有来自不同国家的移民在移民社区扎下根来 , 它从来不会给人以一种永恒的感觉 。 而那些有着浓厚地域色彩的“南方作家”、“西部作家” , 他们的写作却都依赖于一个地方所提供的稳定性 。 以此看 , 多克托罗书写纽约 , 处理的主要是不同的年代 , 更甚于一个固定的地点 , 正因为此 , 一段历史时期之于他 , 恰如一个地理区域一样能成为他很好的构建小说的支点 。 他说:“福克纳有他在密西西比的一块地 , 而我则有20世纪的某个10年 , 它会给我想要讲述的故事提供边界 。 ”

文学报|E·L·多克托罗:未得诺奖的“国宝作家”,理解他需要漫长的阅读 | 纪念
本文插图
年轻时的多克托罗
然而多克托罗孜孜以求的却是打破边界 , 即使是被视为其童年回忆录的《世界博览会》(1985)也不例外 。 小说以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社会为背景 , 当时正值经济大萧条时期 , 作为居住在纽约的犹太移民第三代 , 主人公埃德加以孩童的视角描述了他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人与事 , 描述了1939年纽约世界博览会的空前盛况 , 记下那一时期纽约社会生活和犹太家庭生活的实录 。
事实上 , 多克托罗虽说不在意 , 甚至是有意模糊虚构与想象的边界 , 但他十分关注细节的真实 。 这其实也是他能写下生活实录的前提 。 几乎在每一次写作之前 , 多克托罗都会阅读大量材料 。 有一则轶事说的是 , 写他的成名作《拉格泰姆时代》(1975)时 , 他写到身为剪纸艺术家的父亲和小女孩坐电车穿过韦斯切斯特 , 但他并不确定故事发生的年代 , 是否真的可以一路坐车到马萨诸塞州 。 后来有一天 , 他在图书馆中查阅资料 , 膝盖碰到一本书 , 低头一看 , 正是关于电车公司的历史 , 于是问题迎刃而解 。 这就能理解 , 多克托罗何以信心满满地表示:“这部小说里的一切都是真实的 , 我尽我可能令它真实 。 比如说 , 我想我对J·P·摩根的看法 , 比他的权威传记更贴近他的灵魂 。 ”

文学报|E·L·多克托罗:未得诺奖的“国宝作家”,理解他需要漫长的阅读 | 纪念
本文插图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
颇有意思的是 , 在《世界博览会》里 , 除埃德加的自述外 , 还穿插了母亲罗兹、哥哥唐纳德、姑妈弗朗西斯的叙述 。 虽然多克托罗用了这些亲人的声音 , 就像是他做了关于他们的口述史记录一般 。 实际上 , 这一切都他虚构出来的 。 而多克托罗也恰恰擅长以口语体写作 , 他在小说里把各种声音组合在一起 , 用意不只是为叙事进程提供某种节拍或者延宕 , 更是意欲在当今机械复制的时代复兴传统的“讲故事”的技艺 。分页标题
当然 , 多克托罗并不是简单地讲故事 , 他在文学实践中往往故意打破文类界限 , 将成长小说、自传、侦探小说、犯罪小说等融于一体 , 他还故意打破精英文学与通俗文学之间的界限 , 将多声部叙事、悖论、戏仿、拼贴等后现代派写作技巧灵活运用于小说 , 也是在这个意义上 , 他被称之为后现代派作家 。
02
要据此以为多克托罗甘愿被按上“后现代”的标签 , 那就大错特错了 , 他戏谑道 , 自己不知道这派作家是个什么样子 。 他不仅不把自己归于此列 , 他也不认为他的前辈约瑟夫·海勒是后现代派作家 。 在他看来 , 海勒在小说中首创性地用荒诞手法揭示美国空军内部争权夺力、上级压制下级等腐败现象 , 无非是故事情节发展使然 , 而他采用许多后现代派写作技巧 , 也只是为了小说叙事的需要 。

文学报|E·L·多克托罗:未得诺奖的“国宝作家”,理解他需要漫长的阅读 | 纪念
本文插图
约瑟夫·海勒
事实上 , 多克托罗如此辩解 , 不如说是为了“越轨”的需要 。 他很早就意识到 , 想要当一名好作家 , 就必须要有一种“越轨”的感觉 。 而只有敢于蔑视规则 , 挑战礼法 , 他才能在不受束缚的自由中找到真理 。 “如果我在‘越轨’ , 这意味着我的思想是自由的 , 只有拥有这种感觉时 , 我才感到自己的写作是成功的 。 ”
但直到40岁之前 , 多克托罗在写作上都不能说取得成功 。 虽然他出生时就被寄予厚望——他那热爱文学的小唱片店主父亲 , 用大作家埃德加·爱·伦坡的名字为他取名 , 希望他日后能跻身文坛 。 他也确实早早表现出写作的才能 , 并在九岁那年就立志成为作家 。 他大学毕业不久参军 , 1954年退伍回国并与海伦结婚 , 后育有三个子女 。 此后数年 , 当过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审读员、新美国文库的编辑、戴尔出版社的主编 , 生活波澜不惊 。 在电影公司工作期间 , 正值美国流行西部片 , 多克托罗的任务就是大量阅读西部类型小说 , 看看有没有可以被改编成电影的故事 , 并为公司高层撰写评估报告 。 在此过程中 , 他产生了写一部关于西部小说的反讽之作的想法 , 并以此写了一个短篇 , 他的顶头上司读后 , 认为这是一篇很不错的小说 , 建议他不妨扩展成长篇 。 他照做了 , 但写着写着 , 小说就越出了原有的轨道 , 他没法再以原先准备好的廉价材料去炮制一部俗套的商业类型小说 , 他最终写出了一部真正值得阅读的“越轨之书”《欢迎来到艰难时代》 。
小说于1960年出版后获得成功 , 不仅让多克托罗坚定了自己当作家的信念 , 也让他在“越轨”的路上越走越远 。 他在历史小说中 , 将历史人物与虚构人物混合在一起,或展开恢弘的想象 , 构建发生在历史人物身上的故事;他在纽约系列小说里 , 让半自传体的“我” , 在他笔下真实的纽约社会里自由穿梭 。 但他的“越轨”也有失败的时候 。 1966年 , 他出版了第二部长篇小说《大如生活》 。 其中写到纽约出现了比帝国大厦还高的裸体巨人 , 但对这样的“越轨” , 读者并不买账 。 1969年 , 多克托罗成为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访问作家 , 开始专事写作 。
此后 , 他于1971年出版了为自己奠定文坛地位的第三部小说《但以理书》 。 小说背景设定在上世纪50年代 , 美国麦卡锡主义制造白色恐怖 , 犹太移民夫妇含冤而死 , 儿子但以理成年后调查案件 , 为父申冤 。 小说中的罗森堡夫妇“出卖原子弹机密”一案是历史真事 , 罗森堡夫妇因所谓“间谍罪”被处死 , 因此轰动全球 , 而主人公但以理是虚构人物 。 小说仿佛是1960年代美国社会的缩影 , 揭示了美国政府卷入越南战争 , 迫使大批青年去当炮灰 , 草菅人命专断独行的弊病 。 次年 , 小说荣获古根海姆奖 , 并在1983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搬上银幕 。 《卫报》将这部小说称为“杰作” , 他本人也因此被《纽约时报》评为“一流的美国作家” 。分页标题

文学报|E·L·多克托罗:未得诺奖的“国宝作家”,理解他需要漫长的阅读 | 纪念
本文插图

文学报|E·L·多克托罗:未得诺奖的“国宝作家”,理解他需要漫长的阅读 | 纪念
本文插图
小说集《幸福国的故事》《诗人的生活》 , 上海文艺出版社
如此 , 多克托罗成功“越轨”了 。 他不只是在写作方法上“越轨” , 他也喜欢写“越轨”的人 。 他们过着某种极端的生活 , 或是处于文明的边缘 。 他的短篇小说集《幸福国的故事》写了连环杀手、盗婴者、联邦特工、邪教信徒等边缘人物 。 在另一本小说集《诗人的生活》里 , 他则以其中的六部短篇 , 探索了主人公从童年到中年所经历的各类古怪暴力 。
多克托罗的奇崛之处 , 更在于他能经由自己的笔 , 让这些边缘人物焕发出神话般的夺目光彩 。 他根据一则真实报道写成的长篇小说《纽约兄弟》(2009) , 是另一个很好的例子 。 故事的起源很简单 , 一对古怪的兄弟在大都市过着隐居的生活 , 去世时却成了报纸头条 , 因为他们家里的每个房间 , 从地板到天花板都堆满了一生收集起来的东西 。 多克托罗一直不能忘记这则新闻 , 他带着把它们写成小说的想法和感情过了许多年 , 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写下了这样一个句子:我是霍默 , 眼盲的弟弟 。 这时他才意识到他要开始写关于科里尔兄弟的故事了 。 不过 , 他对他们的症状的医学层面不感兴趣 , 他是将他们当作“神话”来对待 , 这对古怪的囤积垃圾的兄弟 , 由此成了美国文明的收集者 。 有意思的是 , 小说以小人物来隐喻大历史——在十万字出头的篇幅中容纳了40年的历史 , 贯穿一战、大萧条时期、二战 , 直到越战——多克托罗却没有扩展和渲染 , 而是压缩 。 在故事结尾 , 多克托罗正如有评论所言 , 不是把故事推向高潮 , 而是用最后几句极度悲伤、恐惧的句子 , 直接把读者推下了悬崖 。
确乎如此 , 多克托罗似乎变着法儿在挑战读者的认知 , 他不屑于去迎合读者 。 他反映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大进军》 , 围绕着南北战争的最后一战展开 。 然而指挥这场战役的谢尔曼将军 , 林肯总统和格兰特将军 , 并不在小说的中心位置 , 越是实际深入小说的腹地 , 就越会发现处于小说中心的 , 是一些在他笔下鲜活起来的、充满人性的普通人 。 多克托罗通过这样一部气势磅礴的小说 , 要表现的则是无数被美国南北战争卷入国家暴力的普通人的生活 。
而多克托罗这么做 , 并不只是出于叙述“越轨”的需要 , 而是包含了另一层深意:他要揭示出美国社会内在的悖论 。 以《拉格泰姆时代》为例 , 小说以三个具有代表意义的家庭作为主线 , 描绘了美国二十世纪初到一战爆发前的芸芸众生相 。 虽然这一时期被称为进步时期 , 史学家们也总是颂扬文明光鲜亮丽的一面 , 多克托罗却更多关注与繁荣共生的种族矛盾、移民危机、性别歧视等社会问题 , 他感兴趣的不是广为人知的主流历史 , 而是历史上那些被湮没的声音与事实 。
03
多克托罗的写作立足于美国社会 , 他同时有着更为宏大的追求:即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深刻思考 。 他于2014年年初推出的新作《安德鲁的大脑》 , 以神经系统科学家安德鲁与其精神治疗医师的一系列对话为框架,通过追述他在两次婚姻以及在政府任职的人生经历,意在对如今流行的“历史终结论”思想加以批判 。

文学报|E·L·多克托罗:未得诺奖的“国宝作家”,理解他需要漫长的阅读 | 纪念
本文插图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7年
在小说里 , 多克托罗还借安德鲁的口吻 , 探讨了人的认知、记忆 , 包括人隐藏于内心深处的灾难记忆 。 在多克托罗看来 , 如果人们能弄清楚人的大脑如何形成思维 , 如何产生思想和情感 , 以及我们的主观生活等问题 , 将是一个了不起的智力成就 。 但这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危险 , 因为假如我们理解了大脑如何运作的每个细节 , 那电脑就可以仿制我们的大脑和意识 。 “如果这种事情发生了 , 那就是自青铜时代以来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神秘世界的终结 , 我们也将不再需要用各种故事来解释人类的生活 。 那将是个大灾难 , 如同小行星撞击地球一样 。 ”分页标题
多克托罗的思考贯通古今 , 常给人天马行空的印象 , 但他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一个耽于幻想的作家 。 他抵抗历史小说家的标签 , 却对传统的历史小说进行过深入的研究 。 他在小说里运用很多后现代派的写作技巧 , 总体给人感觉却极尽写实 。 为了写出变革时期美国拉格泰姆音乐似的社会氛围 , 在《拉格泰姆时代》里 , 他甚至在语言上也进行了变革 , 运用大量互不关联的短语、略句 , 给人一种类似切分音节拍那样的跳动感 。 而他对自己笔下每个历史时代的忠实描绘 , 正如有评论指出的那样 , 实在不亚于塞尚对一盘桃子的忠实 , 其精细程度表现在甚至连当时人们的居室布置、服饰爱好都描绘得一丝不苟 。
作为一个喜欢时时“越轨”的作家 , 多克特罗的每部小说都有变化 , 不变的是他对西方社会小说传统真正意义上的继承 。 他不像如今大多作家所做的那样局限于叙述个人生活 , 而是像他崇尚的狄更斯、雨果、西奥多·德莱塞、杰克·伦敦等作家那样 , 深入外部世界 , 力图记录和表现一个时代 。 他说:“近年来小说进入居室 , 仿佛户外没有街道、公路和城镇 。 我则一直留在门外 。 ”
新媒体编辑:傅小平
【文学报|E·L·多克托罗:未得诺奖的“国宝作家”,理解他需要漫长的阅读 | 纪念】配图:历史资料、出版书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