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向|残缺,是一种天然美


_本文原题:残缺 , 是一种天然美

易向|残缺,是一种天然美
本文插图
▲墨客君 ?
编辑|易向
人间深秋 , 清荷已残 。
尤记得《红楼梦》中 , 有一年秋天 , 大观园里的荷花都谢了 。
宝玉嚷着要叫人来收拾 , 黛玉却说别忙 , “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 , 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 , 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 。 ”
宝玉一听 , 果然好句 , 转头就叫人别摘了 。
残是残缺 , 残荷是败落的荷花 , 是破败之物 , 已经过了最好的花季 , 即将走向覆灭 , 归于池水 。 因此宝玉说要拔去 , 以免坏了园景 , 影响人的朝气 。 但就如春去秋来 , 万物都避免不了由盛转衰 , 人也终究有红颜老去年华将逝的时候 。 青春靓丽固然美好 , 年老虽色衰 , 但并不代表就没有了价值 。

易向|残缺,是一种天然美
本文插图
而黛玉的人生诸多遗憾 , 不能圆满 , 再加上诗词上过人的领悟力 , 所以她能体悟到枯荷身上的这种残缺美 , 并敏锐地捕捉到生活中的这些遗憾所带来的美感 。 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 , 就像黛玉的一生一样 , 纵美好时光过得太快 , 一生还泪无数 , 但才情过人是她 , 聪慧机敏是她 , 巧笑嫣然也是她 , 她就如这残荷一般 , 在不圆满中活出精彩 。
而"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原句用的并非是"残荷" , 而是"枯荷" , 即"留得枯荷听雨声" , 来自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竹坞无尘水槛清 , 相思迢递隔重城 。
秋阴不散霜飞晚 , 留得枯荷听雨声 。
这首《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通过描写了诗人所在地竹坞的情景 , 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怀思念之情 , 尾句以"留得枯荷听雨声"做结 , 延长了情感 , 深化了意境 。
李商隐由于身世幽曲的原因 , 惯爱写那些迷离杳渺、残冷偏僻的事物 , 以表达细腻幽微的情感 。 这句"留得枯荷听雨声"是较为人们所熟知的名句 , 让人从不圆满中也体会到美感 。 【易向|残缺,是一种天然美】曹雪芹将"枯荷"改为"残荷" , 改动了一个字 , 在意思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 在给人的感觉上倒有些微的不同 , 因此也是后人常常争论的对象 。 枯荷是枯败的荷叶 , 而残荷是残败的荷叶 , 表现的都是已经失去了生命力的花木凋零之象 , 皆让人联想到人生的跌宕 。 而"残荷"落脚在"残" , 直接点明了"残破"的感觉 。 "枯荷"着重在荷叶的枯萎之象 , 更显朴然枯涩 , 虽未写明"残破" , 但在意象上仍是不圆满 , 是一种更扩大化的"残" 。 因此这两句其实说不上什么高下之分 , 只是各有风趣罢了 。

易向|残缺,是一种天然美
本文插图
▲闲置的镜头 ?

易向|残缺,是一种天然美
本文插图
宋朝五大名窑之一的哥窑 , 便是典型的残缺美 。
与平时光洁无痕的瓷器不同 , 哥窑的表面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开片 。
夜深人静的时候 , 会听见“啪”的一声 , 那是哥窑在开片 。 这样的过程 , 一般要花三四年 。 其开片的缝隙 , 随着空气的氧化 , 渐渐显露成金丝一般的纹路 。
哥窑的美 , 浑然天成 , 独一无二 , 若是人工刻意为之 , 便流于矫情了 。 所有人都只能静待窑火 , 一起等哥窑在岁月中的自我绽放 。

易向|残缺,是一种天然美
本文插图

易向|残缺,是一种天然美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南宋 哥窑五足洗 上海博物馆(动脉影- 摄) ?
有人猜测 , 哥窑的出现是个意外 。 是某次烧制中的残次品 , 但被浪漫的宋人一眼相中 。 从此 , 流芳百世 , 成为残缺美的传奇 。
有人说:“ 万物皆有缝隙 , 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 ” 接纳生命当中的不完美 , 方有可能发现残缺的美 。

易向|残缺,是一种天然美
本文插图
▲南宋修内司官窑粉青莲瓣五管器残件(清波门藏品提供)

易向|残缺,是一种天然美
本文插图
五大名窑中的钧瓷 , 虽属青瓷 , 它却有玫瑰紫、海棠红等色彩 , 宛如落日晚霞 。
而且在釉面上 , 会出现一条条流纹 , 有的如蚯蚓走泥 , 有的像栩栩如生的兔毛 , 有的如暗夜里的星河点点 。

易向|残缺,是一种天然美
本文插图
据考古发现 , 那时候的钧瓷是由两次烧成的 。 第一次烧时 , 釉层会开裂 , 形成不一样的裂缝 。 于是 , 人们再施上一层厚釉 , 再继续高温烧制 。
釉水随着温度熔融 , “上善若水” , 它们会流淌进那些缝隙 , 互相交融 , 渐渐“契合”成走泥纹、菟丝纹等等 。
釉层开裂 , 本就是残缺 。 但人们 顺应了自然 , 就发现了美 。

易向|残缺,是一种天然美
本文插图

易向|残缺,是一种天然美
本文插图
在日本静嘉堂美术馆 , 藏着一只宋朝时的曜变建盏 。
它叫稻叶天目 , 又被称作“天下第一碗” 。 俯视碗底 , 宛如在海边仰望的幽深星空 。

易向|残缺,是一种天然美
本文插图
后世有不少手艺人都想烧出那样的曜变 。 但是 , 再如何努力 , 也抵达不了那样的美 。
有学者推测 , 曜变天目可能本是残次品 。 它的蓝色光斑 , 是经两次甚至两次以上的高温窑烧 , 跟当时气候、火候、釉料种种因素相袖关 , 是一种奇妙的窑变现象 , 因而才如此之难 。
可被预设的完整之美 , 远不及真实的残缺来得动人 。

易向|残缺,是一种天然美
本文插图

易向|残缺,是一种天然美
本文插图
▲宋 建窑曜变天目盏(残)(动脉影- 摄) ?
想起南宋林椿(传)的画作《枇杷山鸟图》 。 画中 , 山鸟栖息在枇杷枝上 , 望着颗颗饱满的枇杷果子 。 旁边的叶子却被虫咬得坑坑洼洼 , 惟妙惟肖 。
虽然叶子有所破败 , 画面里却生机盎然 。 因为在宋朝人的美学中 , 比起人工雕琢 , 自然才是真正的美 。
他们深信 , 真实是不完美的 , 但真实也值得赞美 。

易向|残缺,是一种天然美
本文插图
几千年来 , 中国人一直深信“半半”哲学 , 曾国藩甚至在家中为书房取名“求阙斋” 。
因为月有阴晴圆缺 , 花有开放凋零 , 本就是人生常态 。 若固守完美 , 势必缘木求鱼 。
残缺 , 本就是生命的一部分 。
看见残缺美 , 是中国人对生命的一种退让 。 不对峙 , 不强求 , 在习以为常中发现生命的价值 , 方能懂得珍惜无常中的喜乐 。

易向|残缺,是一种天然美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NEHCOAH ?
THE END
所有图片来源网络收集 , 投稿转载
易向编辑整理 ,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主编微信:bnftf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