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恒大和华为进军汽车业的路径 依赖谁能成功谁会失败?


出品 | 搜狐汽车·汽车咖啡馆
作者 | 雷润雨
编辑 | 刘露
在跨界造车这条路上 , 有人在蒙眼狂奔 , 有人在审时度势 。
而细看现存的电动汽车市场 , 其实已然非常拥挤 。
不仅有像特斯拉这样的电动车新秀 , 还有大众、丰田、日产这些传统巨头 , 更有一大批互联网公司参与其中 。
2020年北京车展 , 华为汽车展台几乎被围的「水泄不通」 , 不少媒体同行感叹道“去年它还是个小东西 , 今年已是庞然大物” , 所谓「华为速度」 。
华为进军汽车业并不算新鲜事 , 但今年却算得上是动作密集 , 频繁发力 。

汽车|恒大和华为进军汽车业的路径 依赖谁能成功谁会失败?
本文插图
前不久 , 华为公司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 “目前车 BU 部门的员工总人数已经超过 4000 人 , 从去年到今年 , 我们去年4月份提出想做的事情、在做的事情 , 都能拿出实物或者展示出来 。 下一步 , 我们计划到 2022 年初 , 把这些东西都装上车 。 这是华为的节奏 。 ”
有钱、有制造能力、有技术 , 华为造车的优势的确足够强大 。
但要成为一个造车的主机厂角色 , 要投入海量资金 , 但回报率低 , 且回报周期很长 , 没有一定的决心和长期的投资打算 , 估计很难成功 。
此前已有230亿造车梦醒的戴森 , 还有渴死在追逐造车梦上的贾跃亭 。 传统车企积累百年的造车经验 , 就像立起的一堵墙 , 但绝非危墙 , 不可能被轻易推倒 。
就当是一场梦 , 醒来之后还是继续做着造车梦 。
即便家大业大如华为 , 面对造车这条路 , 格外谨慎 。 徐直军坦率说道“汽车产业是有规律的 , 我们对汽车产业有耐心 。 虽然投资是巨大的 , 但是我们看到这是个机会 。 如果我们抓住这个机会 , 未来为公司创造的收益是巨大的 。 ”
这句话大概可以理解为投资进入汽车业一定是会亏钱的 , 但在未来的未来 , 相信会有不菲的回报 。
有咨询公司曾大胆预测:2030年 , 智能汽车的市场规模将高达6.7万亿美元;由无人驾驶催生出快递、物流、客流的全新商业模式 , 将高达7万亿美元 , 共计13.7万亿美元 。 这几十万亿的产业规模 , 势必引爆一场“未来之战” 。
【汽车|恒大和华为进军汽车业的路径 依赖谁能成功谁会失败?】都是机会 , 也遍地挑战 。 车主必读创始人宫涛谈到华为的动作时 , 这样解读道“汽车行业更需要的是优秀的零部件供应商 , 在智能网联方向上 , 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 , 使新公司具有新的战略机会 。华为能在这个蓝海市场上获得一个份额或地位 , 是发挥自己的优势 , 比起是否推出华为牌汽车 , 更具价值 。 ”
华为多次强调自己 “不造车” , 而是在行业中扮演供应商的角色 。 根据华为车 BU 提供的资料 , 华为车 BU 的定位是做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 , 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云服务等领域为车企提供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 。

汽车|恒大和华为进军汽车业的路径 依赖谁能成功谁会失败?
本文插图
相较其他跨界造车的企业而言 , 华为进入汽车业的理由则很简单 , 既是顺应产业趋势 , 又是争夺智能座舱、车联网领域的“大蛋糕” , 将ICT技术优势转化运用到汽车上 , 在汽车价值链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
[01 明星企业跨界汽车图什么?]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基因 。 每个行业的成功者在跨界时 , 通常会选择以前成功的做法 , 即使明知其他行业有着不同的规则 。
近一年以来 , 恒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不仅用重金买下了一系列技术 , 还与众多供应商达成合作 , 上海与广州的两个造车工厂也相继落地 。

汽车|恒大和华为进军汽车业的路径 依赖谁能成功谁会失败?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穹眼财经创始人吴琼坦言道 , 恒大之所以这样做 , 是为了打组合拳 , “空手套白狼” 。
恒大起家于地产 , 多数地产商就是通过“豪赌”做大的 。 拍下地块后 , 不仅押上自家的钱 , 还要充分利用金融杠杆(例如银行和买房者) 。 房地产是一个长周期行业 , 一旦看对趋势 , 只要资金链不断 , 这种高杠杆的重金投入模式 , 换来的就是高回报 。
恒大是资本运作高手 。 传统车企通常考虑到盈利后再上市 , 但恒大等地产企业赚的是快钱 。 从汽车业当下状况看 , 几年内盈利不现实 , 需要从其他市场弥补 。
在房地产行业 , 有了做汽车业的旗号 , 更好和各地谈判 , 拿到更多便宜的地块 。 这可以补充实业亏损 , 也可以通过金融运作来换得更多可运作的现金 。
在资本市场 , 恒大汽车亏损没关系 , 压力可以转移给投资者 , 控股股东不仅不亏损 , 还能在帐上大赚一笔 。 尽管恒大汽车亏得一塌糊涂 , 但恒大汽车的运作真是有条不紊 。
况且 , 房地产行业的增速在放缓 , 去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71558万平方米 , 同比下降了0.1% , 而恒大已经冲到了全国前三的位置 , 天花板已清晰可见 。
目前 , 恒大汽车已经完成了从整车研发制造、动力总成、动力电池、智慧充电到汽车销售的造车全产业链布局 。 同时在今年亮相了六款车型 。 10月20日 , 恒大汽车发布公告称 , 公司已于当日举行股东大会 , 正式表决通过科创板上市议案 。
但这仍然没能打破外界的质疑 , 这个质疑的核心就是“买买买能否造好车” 。
其实这个质疑的核心并不只是模式是否合适 , 还有恒大能否持之以恒的投入巨资 , 能否在巨额投入后回报不如预期的情况下继续支持恒大汽车 。
反观华为 , 华为虽不造车 , 但比造车还狠 。
去年4月 , 华为明确了自己的战略选择 , “华为不造车 , 聚焦ICT技术 , 帮助车企造好车” , 也就是说 , 华为将基于三十多年来在ICT领域的积累 , 并继续聚焦ICT技术 , 为汽车企业提供多种车联网领域内的解决方案:
1、提供基于MDC(移动数据中心)的车载计算平台和智能驾驶子系统解决方案;
2、基于华为云的自动驾驶(训练 , 仿真 , 测试)云服务Octopus;
3、4G/5G车载移动通信模块和T-BOX及车载网络;
4、HUAWEI HiCar 人-车-家 全场景无缝互联解决方案 。
在智能驾驶方面 , 华为发布了两款新产品 , 都和算力有关 , 这很能说明问题 。 一款是 MDC 210 , 为L2+级自动驾驶提供计算能力 , 另一款则是MDC 610 , 可为L3-L4级自动驾驶车辆提供算力 。
此外 , 华为现在已经与国内几乎所有的大型整车厂商签订了不同层面、不同侧重、不同方向的合作协议 。

汽车|恒大和华为进军汽车业的路径 依赖谁能成功谁会失败?
本文插图
而从官宣上看起来 , 这些协议都差不多 , 其实内容各有不同 。 如果这些协议顺利执行 , 华为将成为事实上的主流汽车供应商了(在某种程度上可称为Tier 1) 。
做软件 , 并不是车企的拿手领域 。 但对于ICT企业而言 , 刚好可以施展拳脚 。
[02 谁能笑到最后?]
风起于青萍之末 浪成于微澜之间 。
工信部在去年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曾提出 , 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到25% , 与此同时技术发展也会越来越成熟 。 也就是说 , 只要抓住新能源汽车的机遇 , 恒大离转型也就不再遥远 。
恒大们和华为们会不会成功?能不能熬得过去?
恒大汽车若想成功 , 销售渠道必不可少 。
恒大集团此前斥资144亿元拿下广汇集团40%股份 , 打通了产销的最后一环 。 与此同时 , 恒大汽车在加紧建设恒驰汽车展示体验、销售、维保修售后服务三大中心 , 包括36个恒驰展示体验中心、1600个恒驰销售中心、3000个自建及授权维保修售后服务中心……大量的真金白银投入和行动都在说明 , 恒大这场轰轰烈烈的造车运动已经没有回头路 。分页标题

汽车|恒大和华为进军汽车业的路径 依赖谁能成功谁会失败?
本文插图
不少专家表示“恒大汽车能走多远 , 取决于它是否尊重市场规律 , 取决于恒大汽车在恒大集团中的定位 。 ”汽车是恒大集团战略重点 , 还是只是一个工具 。
但无论如何 , 和观致、蔚来等一样 , 该摔的跤都得摔 , 只是谁能更早站起来 。
那么 , 华为想要成为汽车领域世界级的Tier 1可能成功吗?
不是不可能 , 但难度不小 , 或者说短期内不太可能 。
第一 , 由于国内汽车电子起步晚 , 缺乏核心技术 , 国内市场一直被国外的博世、大陆等企业垄断 , 短时间无法超越 。 但华为也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 最大优势就是在通信服务上得到了行业的广泛认可 , 曾联合上汽、一汽、长安和比亚迪等车企及Tier 1供应

汽车|恒大和华为进军汽车业的路径 依赖谁能成功谁会失败?
本文插图
商(参数|图片)博世联合发起"车联网C-V2X合作生态圈" 。
其次 , 另一大压力来自BAT 。 这三家互联网巨头在近年来已经高调布局汽车领域 , 并且试图建立自己的生态 , 这也正是华为欠缺的 。
第三 , 落地仍需一段时间 。 华为用了8年时间 , 才做到智能手机全球第二的位置 。 对智能汽车而言 , 华为现在最大的短板是“时间” 。 传统车企经过几十年或百年发展 , 市场保有量很大 , 一旦出现安全问题 , 将召回几万或几十万辆 , 这会对车企的声誉和资金带来严重损失 , 所以他们对智能化方面的推进速度并不快 , 导致华为也不能高速发展 。
如果华为能够成功 , 也意味着云计算、5G 技术、车联网等赛道的大发展 。
反观曾经跨界造车的戴森、格力、宝能、乐视、索尼等企业 , 他们在本领域内都是数一数二的名企 , 但尝试跨界造车后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 , 不是宣布计划终止或再无后续进展但这之中, 仍然有新的科技、财经企业纷纷加入其中 。
而即使是现存电动汽车市场上这屈指可数实现量产的企业 , 也是全线沦陷 , 自燃、质量问题、车主维权等层出不穷 。 没有实现量产的企业在不断的烧着钱 , 已经实现量产的企业在烧着更多的钱 。
天下风云出我辈 , 一入“汽车”岁月催 。 宫涛坦言“华为成功的概率很高 , 几乎没有什么不成功的可能性 。 恒大有成功的可能性 , 但还需要更多进一步的信息 。 ”
赢得未来目前而言仍然是一句口号 , 但现在不布局未来又怎么赢得未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