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帅医事评论|吴帅:中国医生极少使用拒诊权



吴帅医事评论|吴帅:中国医生极少使用拒诊权
本文插图
针对中山三院伤医事件 , 一位医生网友这样留言:“病人在选择医生的同时 , 医生也可以选择病人 , 医生不要什么病人都接 , 不讲理的病人 , 不要接!有精神状态不好的病人不要接 , 性子急的病人不要接 , 高风险的病人不要接 , 要求预期高的病人不要接!”
我觉得这个观点非常切中时弊 。 尽管 , 某些细节有待商榷 , 比如太绝对化 。
病人可以自由选择医院选择医生 , 对这个医生不满意 , 可以换其他医生 。 那么 , 医生可不可以拒绝病人呢?
我认为答案应该是这样的——当医生觉得这个病人可能给自己人身安全带来威胁时 , 比如醉汉和莽撞凶狠不讲理 , 当然可以拒诊 。 还有一种情况 , 当医生评估病人病情超过自己接诊能力 , 疗效不佳 , 应该拒诊 。
前者是当不能确保自己人身安全 , 不要看病人 。 后者是当觉得对病人没有帮助的时候 , 不要看病人 。
医生有这种独立判断意识非常重要 。 因为 , 外行的医疗管理者 , 总希望你什么病人都接诊 , 这样才能显示医院牛 。 还希望病人没有任何不满意 , 没有投诉才是好医生 。 还总觉得医生法力无限 , 只要认真 , 就没有看不好的病 。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提出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 , 一不治也;轻身重财 , 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 , 三不治也;阴阳并 , 脏气不定 , 四不治也;形赢不能服药 , 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 , 六不治也 。 有此一者 , 则重难治也 。
骄恣不论于理的本质就是失智 , 失去理智 , 列为头等风险病人 。 诸如中山三院这类大量的血案已经揭示了这个常识 。 所以 , 我只要看到有戾气又自大的病人 , 基本不接 。
轻身重财 , 意思是这个人看病不愿意花钱 , 想讨价还价 。 就是这个人把金钱身外物看得比生命健康还重要 , 不要治 。 说明这个人主次轻重缓急不分 , 稀里糊涂 , 不好治 。
衣食不能适 , 这个人生活习惯不健康 , 连吃饭穿衣的本能就丧失了 , 不懂饥饿和温暖 。
中国医生极少使用拒诊权 , 尤其是公立三甲医院医生 , 为什么?
管理中国医疗的是行政化思维 , 而不是市场专业化思维 。 这种思维特征是 , 不能出事情 , 不能有投诉 , 不能拒诊 , 不能让老百姓不满意 。 而后者坚持的是专业管理 , 评估效率和价值 , 还有风险收益 。
【吴帅医事评论|吴帅:中国医生极少使用拒诊权】医生群体的话语权非常小 , 什么样的病人都有 , 拒诊如果没有医院管理层面的撑腰 , 那医生就成了异类 , 你和大家不一致了 。
对医生工作评估重数量而轻质量 。 医生只要看数量足够多的病人 , 开足够多的处方 , 医院绩效就是优秀 。 至于看不看得好病 , 疗效怎么样 , 在这个制度体系内 , 不是考核重点 。
所以 , 在这种或明或暗的规则下 , 拒诊权都被集体遗忘了 。 只有在这种极端事件的冲击刺激下 , 有某个医者才恍然大悟 , 原来就应该拒诊!如果不能拒诊 , 也得要求保安或者警察及家属在现场 , 才能接诊 。
这个要求过分吗?其实一点也不过分 。
不要把后背留给暴力的就医者 , 前提是 , 医生要清晰这个拒诊的安全常识 , 重申权利和让权利落地 。
你是家庭的一切 , 生命相比一份工作而言 , 命更重要 。
制度滞后产生矛盾伴发高风险 , 但是多数人沉睡 , 早醒的你 , 要相信自己的判断 , 不要再盲从回到睡着的行列中去 , 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 。
本文为***作者原创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