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观|青藏高原的崛起与泰山文化地位的关系


_本文原题:青藏高原的崛起与泰山文化地位的关系

文化大观|青藏高原的崛起与泰山文化地位的关系
本文插图
泰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 是全球首例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 广受世人瞩目 , 吸引着各个学科 , 尤其是考古学、历史学、文学、民俗学等学科 , 从不同的角度对泰山文化进行解读 , 促进了泰山文化的研究与传播 。 那么 , 作为自然科学六大基础学科的“地学”能解读泰山文化吗?我们说 , 当然可以 , 并且非常需要 。
因为泰山首先是一座自然山 , 在人类出现以前是“纯自然状态”的 。 那么 , 这个“自然山”是如何成为“文化山”“文化名山”“第一山”的呢?我们知道 , 所有文化都由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次构成 , 泰山文化也不例外 。 从地学角度解读泰山文化 , 尤其是解读泰山的物质文化层面 , 这是一个重要的也是非常基础的研究视角 。 因为 , 没有地学的解读就很难说明白 , 至少是难以完全说明白泰山文化的地位 , 尤其是泰山文化的渊源 。 今天 , 我们就从青藏高原说起 。
可以说 , 没有青藏高原的崛起 , 就没有泰山文化今天的繁盛 。 这两大事项 , 一个是地球屋脊 , 是自然的最高峰;一个是人类文明发祥地 , 是文化的最高峰 。 为什么说“没有青藏高原的崛起 , 就没有泰山文化今天的繁盛呢?”要说明这个问题 , 就要跳出泰山 , 从大的“时间尺度”与“空间尺度”上来探讨 。 只有用这样的视角来审视和比较 , 才能进一步明确泰山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的不可取代的地位和意义 。
这个“时间尺度”应当是“两三百万年前至今”的“晚新生代”时期 , “空间尺度”应该是中国的海陆大格局 , 这是奠定中国地貌的决定性时期和决定性因素 。 人类也诞生在这个时期 。 解读泰山自然离不开这个时期 , 因为泰山的今天完全得益于这个时期中国的四大变化:一是青藏高原的崛起 , 二是东亚季风的形成 , 三是黄土高原的堆积 , 四是黄河的东向流淌 。 而其中的核心是“青藏高原的崛起” , 即由于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的俯冲挤压 , 使得青藏高原逐步崛起 。
那么 , “青藏高原的崛起”到底意味着什么呢?用今天的一句话来概括 , 那就是为泰山地区营造了一个“最适于人类居住的环境” 。
【文化大观|青藏高原的崛起与泰山文化地位的关系】首先 , 它奠定了东亚季风的基础 。 这使得泰山地区被东亚季风覆盖 , 形成了优越的气候条件 。 说这个气候条件好 , 最重要的是三个因素:一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 较少受极端天气影响 , 确保了人类早期居民的环境适应与生存 。 二是雨热同期 。 在天气最为炎热的夏季 , 作物生长最为旺盛 , 新陈代谢最为剧烈 , 这是需要大量水分的时候 , 而降雨也恰恰非常集中 , 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质量的保证 , 有利于提供稳定而优质的食物 , 从而有利于人类种群的繁衍发展 。 三是四季分明、寒来暑往的规律性 , 不但让人类能较好地适应自然 , 而且对人类的知识发展、认识自然的规律也有“意想不到”的作用——因为四季分明 , 年复一年 , 给人类提供了认知自然现象、揭示季节规律的时机 , 便于早期人类“因时而动” 。 我们至今仍在使用的“夏历”诞生于黄河流域 , 这是合乎逻辑的 , 甚至是必然的 。 气候是环境条件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 优越的气候条件 , 就像一个天然的温床 , 保障了早期人类的生存繁衍 。
其次 , 它决定了黄土高原的形成 。 本来由于地球自转的原因 , 中纬度地区有一个稳定的西风气流 , 但因青藏高原的崛起 , 对西风气流起到了分支作用 , 形成并加强了高原北部的北支西风气流 。 这支西风气流裹挟着西北、中亚的沙尘在现今黄土高原地区沉积 , 再加上河流携带的上游泥沙沉积 , 形成了全世界独特的黄土高原 , 为泰山地区由海成陆准备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分页标题
再次 , 它决定了中国的地势 。 青藏高原的崛起使得中国辽阔的大陆形成了西高东低的地势 , 青藏高原上孕育的黄河从此不远万里 , 浩浩荡荡 , 奔向东方 , 成为哺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 成为世界级的大河 。
那么 , 黄土高原与黄河对泰山地区有什么贡献呢?我们看一下古地理时期泰山地区的海陆格局就清楚了 。 两三百万年前 , 华北平原多数地方都是海洋 , 海水的环绕使泰山地区成为海洋中的孤岛 , 泰山就是这个孤岛上的大山 。 黄河从黄土高原流过 , 河流落差很大 , 水流湍急 , 加之黄土高原土质疏松 , 于是 , 黄河就携带大量泥沙冲向下游 , 在河海交汇处泥沙沉积下来 , 逐渐形成陆地 。 就这样 , 黄河从今天的燕山山脉以南 , 太行山脉以东 , 大别山以北 , 相当于三个山东省面积的区域上向东流淌 。 黄河的河床因为泥沙沉积而抬高 , 到一定程度就自然改道 。 所以 , 黄河在下游的河道与入海口 , 就由北向南、由南向北来回摆动 , 泥沙大量沉积 , 逐渐塑造出今天的华北平原 , 也就是黄淮海平原 。 这些黄河泥沙与泰山上冲刷下来的泥沙 , 在泰山附近形成了肥沃的土地 。 这片土地土壤肥沃 , 地表与地下水丰富、排水条件好 , 很少有旱涝之忧 , 适宜于农业生产 。 古有“齐鲁必争汶阳田”之说 , 这个“汶阳田”就位于泰山南麓泰山区、岱岳区、肥城市和宁阳县之间 。 这为泰山地区古代文明演化和现代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条件 。
由此可以看出 , 古老的泰山地区优良的气候、土壤、水文等条件 , 都是得天独厚、无与伦比的 , 老天非常眷顾泰山 。 但这仅仅是必要条件 , 没有这些 , 不可能出现今天能辐射国内外、影响巨大的泰山文化 。 但单有这些还不够 , 还需要另外一些条件 , 就是泰山自身及周边地区的条件 。
第一是泰山的绝对高度 。 泰山有中国最古老的岩石 , 1500多米的海拔高度 , 足以产生多样的局部小气候——山下是暖温带季风气候 , 中天门附近是温带气候 , 南天门则是寒温带气候 。 气候的多样性自然就带来生物的多样性——泰山脚下是一年两熟的作物 , 山腰是林果 , 山顶为针叶林、草甸等 。 作物的多样提供了重要的、多样的食物来源 , 而这种多样性的食物来源 , 保障了人类非常稳定的食物供应 , 这有利于人类种群的稳定生存与长久进化发展 。
第二是泰山的相对高度 。 泰山在东部山地中并不是最高的 , 但为什么在文化影响上却最为突出呢?也就是为什么选择了泰山 , 而不是别的山地?这主要得益于泰山与华北平原的对比 。 泰山是华北平原腹地上最高的山 。 在平坦而广阔的华北平原上 , 泰山高居其中 , 就是擎天巨柱 , 泰山就是华北平原上最突出的地标!所以才有孔子登泰山发出“小天下”的感叹 。 从古人原始的宗教意识看 , 泰山云遮雾罩 , 神秘莫测 , “出云雨 , 通天地” , 是与天地对话的首选之地 。
综合以上条件 , 泰山作为最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 , 积累了人类在泰山生存的长期经验 , 并代代相传 。 再审视大汶口文化到龙山文化时期 , 泰山周边地区气候也发生过多次波动 , 海平面发生多次变化 , 这不仅影响动植物群落的变迁 , 也引起局部地貌的变化 。 由于海平面不断地变化、升降 , 加上7000多年前到3000多年前间多次洪荒年代的出现 , 时刻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非常简单原始的文明——火种、生产技术、手工工艺、艺术等 。 如何在洪荒时期保存文明的火种 , 这就需要高地、高台 , 尤其是水边的高地、山脚下的高地、坡地 。 这时泰山的作用就完全显现出来了:一是林木茂盛 , 物产丰富 , 二是地势较高 。 所以 , 就成就了所谓的高地文明、高台文明、山地文明 , 泰山就成了文明的“避难所”、周边区域的“救命岛” , 确保了文明火种不被中断 。 以它所保存的文明为起点 , 经沿袭发展 , 生产力水平与文明程度自然比其他区域要高 。 与外地同期古文明相比较 , 泰山周围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生产力水平、社会形态发展都高于、优于其他地方 。 如此看来 , 人类起初可能是无意识地利用泰山 , 而优异的环境条件和文明的积累 , 又使泰山地区逐渐成为人类早期领袖振臂一呼的高地 。 于是 , 人类开始有意识地利用和营造泰山 , 泰山又成了与天对话的地方 , 逐渐形成封天禅地、祭祀泰山的帝王传统 , 也养成了百姓仰赖泰山、崇拜泰山的传统 , 这种传统是稳定少变并且在不断累积 , 成为“第一山”自然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分页标题
泰山地区的条件是独一无二的 , 泰山之所以能成为泰山 , 就是集合了各种优越的条件 , 而且各种条件的配伍组合非常巧妙 , 巡视中国乃至世界 , 也很难找到像泰山这样条件如此优越的山地 。 因此 , 泰山才自然而然、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 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 成为世界首例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 也正因为如此 , 我们更要格外珍惜泰山、呵护泰山 , 把这个全世界人民的共同遗产保护好、研究好、传承好 。
在古代 , 每当风调雨顺或者祈求风调雨顺时 , 帝王百姓都要祭祀山川 , 尤其要祭祀封禅泰山 , 与其说是诉求 , 不如说是感恩;今天我们饮水思源 , 也要感恩西部 , 感恩青藏高原所带来的一切 , 让我们在解读泰山文化时 , 有更宽广的视野和胸怀 。
(作者系泰山学院副院长)
- END -

文化大观|青藏高原的崛起与泰山文化地位的关系
本文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