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茅台最多的外资减持!董宝珍:提价和渠道改革难支撑茅台高估值

采访人员|林伟萍
提及对的投资 , 在中国投资圈少不了董宝珍的名字 , 从2010年~2018年 , 历经白酒行业9年跌宕起伏的周期 , 其始终重仓持有贵州茅台 。 但随着茅台股价一路走高 , 其却在700元左右选择接近“清仓式”卖出 。 如今茅台股价最高价曾达2173.33元 , 那他如何看待当前茅台酒的投资价值?当初为何选择接近“清仓式”卖出?当前白酒股还能涨吗?……
本周 , 否极泰基金经理董宝珍携其新书《茅台大博弈》做客《红周刊》“面对面”栏目 , 畅聊其对当前白酒行业周期以及贵州茅台投资价值、渠道改革等热点话题的看法 。
白酒高景气周期“早熟”
已重回调整区间
《红周刊》:您最近出了本新书 , 《茅台大博弈》 。 书名很契合2021年以来市场对白酒板块 , 尤其是对龙头贵州茅台的争议 。 您认为白酒板块还能涨吗?看目前这轮白酒行业高景气度能持续多久?
董宝珍:这轮白酒周期上升速度太快 , 存在“早熟”现象 。 理由有几个 , 一是回顾2002到2012年的白酒周期 , 10年间价升量增 , 茅台酒价格从每瓶几百元涨到1000多元历时10年 。 但这轮周期2016年以来 , 仅4年时间 , 很多白酒的酒价就已经再度翻倍 , 透支了其上涨空间 。 二是 , 2020年茅台和的季报和年报预告净利润增长速度再度从最高时的50%下降到百分之十几 , 这意味着2016年高端酒从底部复苏创出50%左右的高增长后 , 已经进入低增长周期 。
《红周刊》:在您看来 , 白酒行业当前重新进入了调整区间?
董宝珍:是的 , 我是这么认为的 。 另外 , 白酒在2013年到2016年这波调整过程中 , 只是状态调整 , 普遍没有进行结构改革 。 即对渠道进行改革 , 进而实现完全掌控 。 因为2012年的渠道库存太大了 , 炒作需求旺盛 。 因此酒企普遍通过调整价格 , 消化了渠道库存 , 然后重新出发 , 但没有进行渠道结构改革 。
以茅台为例 , 茅台最大的结构性问题是渠道 。 茅台的渠道过于离散化 , 渠道控制了茅台酒的终端价 。 这使得茅台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控制不了自己商品零售价的快消费品 。 在终端价失控以后 , 进而把整个茅台的经营带向了一个动荡的局面 。
所以2016年以来新一轮白酒周期中 , 酒企带着这些深层次的矛盾再次出发 , 且势头更为迅猛 , 茅台酒近几年的酒价上涨过快 , 就与没有完成渠道掌控和改革有直接关系 。 如今看茅台对渠道的结构化改革周期依然漫长 。
茅台主观渠道改革意愿强烈
但过程会很漫长很难一蹴而就
《红周刊》:从茅台最新披露的公告来看 , 公司2020年度生产茅台酒基酒5万吨 。 在您看来 , 基酒年产5万吨 , 对后续销量释放以及利润提升将带来哪些实质影响?
董宝珍:茅台经营业绩是价量合一的 , 如果茅台现在一年生产1万吨基酒 , 而不是5万吨 , 那它的价格可能就会卖到8000元每瓶 。 所以 , 产量不是影响企业业绩的主要因素 。
之前有一种估值方法 , 计算茅台酒库的库存值多少钱 , 这其实就是把茅台理解为纯物质性商品 。 用我自身例子来看 , 我之前重仓加杠杆投资茅台一只股票 , 我可以排除所有经营风险 , 但我排除不了茅台镇发生地震的风险 , 如果一旦茅台镇发生地震 , 茅台酒库存基酒就存在被损坏的风险 。 后来 , 我在理论上找到了答案 , 假设茅台酒产量将大幅降低 , 那其单瓶酒的价值就将大幅提升 , 因为这提高了产品的稀缺性 。 而稀缺性正是茅台价值的源泉所在 。
《红周刊》:在《茅台大博弈》书中您也重点探讨了结构性改革的话题 , 近年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 茅台通过加大商超、线上直销渠道占比等形式来对销售渠道进行改革 。 您对茅台目前销售渠道的转型成果如何评价?
董宝珍:现在茅台公司 , 包括贵州省政府都已经主观上完全认识到了控制渠道的重要性 , 但“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 , 现实推动过程困难很多 , 很难一蹴而就 。 毕竟哪个经销商也不愿意自己躺着赚钱的生意就这么没了 。
我在《茅台大博弈》这本书“政策建议”章节也提到 , 我曾多次给茅台管理层写信 , 建议它们对渠道进行改革 , 并指出渠道改革的问题所在 。 茅台管理层也因此多次回访过我 。 从我的切身感触来看 , 茅台对渠道问题的认识 , 从之前的思想上还不太统一 , 到如今已经完全统一 。 他们已经认识到 , 如果他们自己不控制渠道 , 不控制终端零售价 , 那相当于命运被别人掌控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