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茅台最多的外资减持!董宝珍:提价和渠道改革难支撑茅台高估值( 三 )


《红周刊》:随着大市值公司股价迭创新高 , 小市值公司却不断下跌 。 有人称之为“股灾式上涨” , 您如何看待这种极度分化的现象?
董宝珍:小盘股杀跌 , 表明上看似乎是A股投资生态改变 , 国际化程度提高 , 投资者炒作风气受到抑制 。 但实际上其背后是海量资金通过认购基金等形式进入股市 , 基金掌控的资金总量太大 , 小市值公司已经难以满足其体量的操作和控制 。 进而导致资金加速向大市值流入的现状 , 本质就是个资金现象 。
《红周刊》:那么这种分化未来是会强者恒强 , 还是会出现曾经美股漂亮50的“崩塌”呢?
董宝珍:我认为会重蹈美股“漂亮50”覆辙 。 美股“漂亮50”在1972见顶后 , 股价跌了六七年 , 基本在1982年这些公司股价都是没有多少投资收益的 。 虽然1982年后这些股票最终创出新高 。 但在“漂亮50”1972见顶的时候买入 , 会遭遇六七年套牢 , 近10年没有回报的困境 。 目前中国的高估值赛道股已经到了很危险的“疯牛”阶段了 。 我建议还是从低估的蓝筹中 , 比如银行板块 , 去寻找机会 。
《红周刊》:统计数据显示 , 头部核心资产公司持股机构家数不断增多 , 持股占比不断提高 , 那在机构主导下的A股市场 , 未来是否有望走出美股七大科技股占纳指50%的比重 , 好公司持续享受高溢价的局面?
董宝珍:我对这种说法不太认可!以贵州茅台为例 , 在2013年到2015年、2016年的时候 , 茅台股价在100元/股附近的时候 , 外资持续买入 , 部分外资进入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 因为他们意识到茅台作为全球稀缺资产 , 投资价值明显 。 而当茅台每股股价突破1000元的时候 , 、上投摩根等外资都在前十大股东名单中消失了 , 对于基本面如此优秀的公司 , 外资们为何要“抛弃”呢?因为真正理性的价值投资是不会忽视估值要素的 , 不能因为茅台是核心资产就可以实现永续上涨 。
另一个案例是外资在上的投资 , 统计国内基金对其持仓量和持仓占比来看 , 一直处于飙升的状态 , 但就外资机构而言 , 相较于前几年的持仓比例 , 受2020年其股价大涨影响 , 外资持股比例出现明显下滑 。
《红周刊》:但从晨星数据来看 , 目前持有贵州茅台仓位最大的机构仍是资本集团旗下的美洲基金-欧洲亚太成长基金(Euro-PacificGrowthFund) , 仍是一家外资机构 。
董宝珍:这些资金可能是通过沪港通买入的 , 但从我了解的数据来看 , 总体上外资持有的茅台股份相较于两年前是大幅减持的 , 而了解QFII等外资持股风格的投资人会知道 , 他们的投资是很遵从价值规律的 , 这点也供投资者参考 。
(文中观点仅代表嘉宾个人 , 不代表《红周刊》立场 , 提及个股仅做举例分析 , 不做投资建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