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人 因地 因时冬季进补安全健康两不误

进入冬季以来,不少人开启进补模式,在传统饮食中,一直有“冬季进补”的说法。因此,不少人都会在冬季的日常膳食中加入一定的进补食材来滋补身体,或是以此来预防疾病。虽然冬季进补的习惯流行多年,但很多人却混淆了进补与疾病预防的区别。有些所谓的进补食材,消费者并不真正了解,只是根据片面获得的进补知识来判定。有些家庭在制作进补食品时,还会放入较多的油和辛辣食材,而这些对食物的进补效果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在膳食中加入有进补效果的食材,以及市场上售卖的进补食品,真的是营养更高并有预防疾病的效果吗?
盲目进补不可取
想要通过进补达到养生的效果,最根本的是营养要合理。食物进补在我国具有上千年的历史,在中医学上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而食物养生是现代人追求健康的潮流下提出的概念。中医所说的养生,吃、住、行、玩、乐,都可以养生,而通过食品来达到养生,必须因人、因地、因时才能收到相应的效果。
因人 因地 因时冬季进补安全健康两不误
文章插图
中医里将食物进补分为“食养”“食疗”两个膳食保健的概念。食养的作用是养生保健、提高免疫力,而食疗是用来辅助治疗。食疗是以辅助治疗某些疾病为目的。依据中医治疗原则,在膳食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中药作为菜肴或其他食物,将药物治疗和饮食营养结合在一起,以达到治疗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也就是说,食疗膳食是严格按照中医医理和营养学理论制作出来的具有治疗作用的食品。但如果随意改变食材的种类和比例,就不能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甚至还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所以,进补需要谨慎,安全是第一位的。此外,食品的进补效果,对不同的人也会产生一定差异。
而对于市场上的一些进补食品,常见的进补食品包括 阿胶枣、黑芝麻糊、茯苓饼、薄荷糖、酸梅汁、凉茶等,很多都含有中药成分。但即便如此,它们也只是一种食品,或许在某一方面对养生有辅助作用,但并非适用于所有人,因而不要盲目食用,避免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需要提醒的是,不少家长给孩子购买的零食中,有的也含有中药等成分。由于儿童的体质较弱,身体会对一些中药成分产生不良反应,严重的还会导致疾病。因此,在购买前要充分了解这些食物的禁忌和吃法。
因人 因地 因时冬季进补安全健康两不误
文章插图
膳食安全最重要
因人 因地 因时冬季进补安全健康两不误】现在,很多人都非常热衷通过食物进补,认为某些食材有预防疾病的作用。实际上,日常食物中有很多食物,比如山药、紫薯、枸杞、乌鸡、羊肉、百合、乌梅、桂圆、杏仁、蜂蜜、薄荷、莲子、红豆、黑豆、薏米等,都可以补充某种或多种营养。适量地利用这些食物进行持久的食物调理,确实会有一定的进补效果,并不需要加入特别的成分——只要简简单单做成食物,就有其自身的进补效果。
有些人认为“加热会破坏食材的营养素,进补最好生吃”,对于这样的观点,无论是肉类还是绿叶菜,食材的营养素没有什么明显的损失。但生的食物中营养含量高,不等于肠胃能全部吸收。食物适当加热有利于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同时很多食材多是寒凉食物,如果肠胃的消化功能不好,根本就吸收不了多少营养;如果卫生得不到保障,甚至可能会引起腹泻等不良反应;生食物中还可能有农药残留或者寄生虫卵等,食物加热后营养素虽然会受到一部分损失,但经过加热处理后一般的食物都会变得比较软嫩,植物的细胞壁软化破裂,非常适合消化吸收。很多蔬菜(如菠菜)里有对人体有害的草酸,用水焯过后草酸可以融到水里,还可以去除叶面的农药残留。一些细胞壁比较厚的蔬菜,如芹菜、胡萝卜,加热处理后,会变得比较软,细胞壁破裂后,营养素更容易被人体肠胃吸收。
任何食材在制作菜肴时都应该适当加热,最好选择煮、蒸、炖等,尽量减少煎、烤、烹、炸等烹饪方式。原因在于高温下食材的维生素损失会非常多,而且很多肉类的蛋白质变性严重,容易产生氧化聚合反应而生成有害物质,会影响身体健康。
因人 因地 因时冬季进补安全健康两不误
文章插图
均衡营养更健康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饮食习惯,有的不喜欢吃肉,尤其是牛肉和羊肉,有的则不爱吃蔬菜水果,还有的从不吃粗粮食品,甚至有的人更多的是通过保健品来进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