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日记提升写作能力

我们绝大部分人成年以后 , 小说、散文写得少 , 日常工作中却免不了要写邮件、简历、评论、论文和报告这些 。 一个人光会干不行 , 还得会写 。 在我看来 , 提升一个人的写作能力 , 有个很重要也很有效的办法 , 就是写日记 。 日记是一种特殊的写作 , 通常读者只有自己 , 这就给作者很大发挥的空间 , 因为他既不必顾及自己说什么 , 也不需要担心写不好被大家笑话 。 有些大人物的日记 , 就像蒋介石日记和曾国藩日记 , 哪怕是流水账 , 但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 , 日记也就变成了很珍贵的史料 。 但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 , 如果只为了写日记而写 , 只是记一些琐碎的事情 , 每天还花了两个小时 , 就非常不值得了 。 因此 , 我想跟你聊的是 , 怎样每天利用半小时到一小时 , 写好日记 , 帮助自己不断提升写作能力 。 写好日记的第一要素是“写什么” , 比“怎么写”更重要 。 根据我从中学开始长期写日记的经验 , 以下三类内容非常值得写 , 却又是很多人忽视的 。 它们分别是:工作日记、读书心得和特殊的经历 。 第一类:工作日记在历史上 , 很多大科学家和发明家 , 都有详细的工作日记 , 这些工作日记能够成为维护自己发明权和各种利益的证据 。 在电话的发明上 , 曾经发生过亚历山大·贝尔和格雷关于发明权的争议 , 这场官司一直打到美国的最高法院 。 最终贝尔获胜了 。 虽然一些传记作家和媒体人总是喜欢把这种事情戏剧化 , 把贝尔获胜的原因归结于他的岳父(也是合伙人)哈伯德 , 比格雷早了几个小时将贝尔的专利申请送到了专利局 , 但这并不是主要的原因 。 因为在美国 , 只要有证据表明某个人更早想到并实施了这项发明 , 即便他提交发明的时间晚了一些 , 也依然有可能获得发明权 。 另一方面 , 如果发明权的判定能够简单到只比较提交专利时间即可的话 , 这场官司也没有什么好打的 , 地方法院直接判贝尔获胜就可以了 , 用不着打好几年 , 打到最高法院 。 事实上 , 贝尔最后赢得官司 , 是由于他提交了完整的工作日记 , 里面详细记录了他每一天的研究进程 , 而且贝尓还保留了一些格雷给他的书信 , 在书信中显示格雷承认贝尔对电话技术的贡献 。 我在工作时也有一个习惯 , 会把一些重要的想法写下来 , 在和同事讨论后 , 请他们在我的工作日记旁签个字 , 将来我们一同申请专利时 , 这就是在某天形成最初想法的证据 。 当然 , 工作日记更大的作用是在总结得失 。 我在工作中 , 会时不时遇到一些问题然后卡壳卡在那里 , 有些问题是自己花了很长时间慢慢解决的 , 有些是请人指点一下很快解决的 。 我们通常在解决了这些问题的时候 , 觉得自己学会了 , 掌握了 , 下次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 但是 , 大部分时候 , 真到了下次 , 我们可能怎么也想不起来上次是怎么做的 , 结果又花了很多时间再来一次 。 后来我就学乖了 , 但凡遇到这种情况 , 都随手记录下来 , 周末的时候把有价值的内容整理出来 。 再遇到类似的问题 , 就能节省很多时间 。 有些时候 , 用Photoshop把一张照片处理得很漂亮 , 都值得把处理的步骤记录下来 , 否则下次未必能重复原来的结果 。 记好工作日记 , 既是为了让自己同样的错误不犯两遍 , 更是为了不断积累成功经验 。 第二类:读书的心得和收获我们在前面讲到阅读时 , 希望通过阅读获得三个层面的收获:对全书轮廓的了解、对里面一些细节或者知识点的了解 , 以及对作者在写作上技巧和手法的了解 。 这些收获除非印象特别深刻 , 否则会像狗熊掰棒子 , 学了新的忘掉旧的 , 因此就需要记下来 。 读了书 , 把自己的收获和想法写下来 , 过了一遍脑子 , 才能更好地变成自己的东西 。 把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写出来的另一个目的 , 是防止记住一堆似是而非的信息 。 研究表明 , 人的记忆力在17-24岁达到高峰 , 25岁之后会下降 , 理解力的发展曲线会延后5年 , 也就是说在30岁之后也会下降 。 人们通常会随着时间的增长对事情的了解有所增加 , 但是由于遗忘的作用 , 很多记忆会逐渐变得似是而非 , 这种印象有时比完全不知道更有害 , 因为它会让人变得自以为是和固执 。 如果人对一件事没有经验 , 他不会对此自负 , 但是有过经验又忘了一大半 , 这就比较麻烦 , 因为会把错误记忆当成正确的经验 。 因此将自己当时的想法写出来 , 在写的同时脑子会思考 , 记忆会加深 , 即便记不住 , 也有日记可查阅 。 很多作家都有写日记的习惯 。 这样他们在需要使用某些素材时 , 有案可查 , 不会抓瞎 , 更不会把记忆不准确、似是而非的东西写到书里 。 第三类:对特殊经历的感受 , 特别是失败的经历记下失败 , 是以防自己好了伤疤忘了痛 。 很多人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很多次 , 一个原因是尽管脑子把事情记住了 , 但是会把感受给忘了 , 这是我们的天性 。 但是这种保护自身的本能 , 会让人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 比如自己炒原油期货不仅输掉了本金 , 而且欠了一屁股的债 , 自己当时可能后悔不已 , 连死的心都有了 。 但是两年后依然会再去做同样的事情 , 因为那种想求死的感受早就没了 。 类似地 , 很多人在感情上同样的错误犯很多遍 , 每一次都是切肤之痛 , 但是下一次还会再犯 。 把这些感受写下来 , 人才容易做到不二过 。 说完日记可以写什么 , 我们接着说说这类日记怎么写 。 我把它总结为三个要点 。 首先 , 要过滤出哪些值得写 。 如果觉得值得写的内容太多 , 那么 , 给自己限定半小时时间 , 找到最重要的 。 有了这种本事 , 写作文时就能找到最重要的点 , 而不是写很长 , 最后连自己也不知道在说什么 。 我大约从初中开始写日记 , 到了高中时比较认真地坚持写 , 曾经有大约两年时间一天不落地写 。 高中和初中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 , 从高中开始我每天找一件最值得写的事情写 , 它可以是读书的收获、自己经历的好事或者坏事、自己的想法 , 每次只写一件事 。 此外 , 到了高中我会刻意将写日记作为语文练习 。 比如学到了某个词的用法、某一种描述现象的手法、某一种行文的结构 , 都不妨用日记练习一下 , 但每一次只练习一个技巧 。 过一段时间回过头来看看 , 自己新的习作是否读起来比过去更吸引人 。 各种技巧练习熟了 , 以后真到了要写邮件时 , 要做报告时 , 那些技巧就手到擒来了 。 为了达到练习写作的目的 , 最好努力做到表达清晰、行文流畅、准确用词 , 不要因为只是自己阅读就错别字满篇 , 文法乱七八糟 。 其次 , 要带着目的写 。 虽然后来我做不到每天写 , 但总的来讲能坚持下来 , 直到我离开学校 。 再往后 , 经常性地总结自己的工作会占日记的大部分 。 除了每天记录的内容 , 我每周还会用一两个段落做概括总结 。 那些总结出来的内容都是将来写论文、申请专利、写书、做报告的素材 。 甚至有时为了将来写作方便 , 我会将一部分总结直接按照论文或者书中段落的形式写出来 , 而不仅仅是自己一个人看得懂的形式 。 因此我过去做研究时 , 每过一段时间自然就有一篇论文出来 , 做产品时 , 专利的申请会随着工作自然开展起来 , 不会是额外的负担 。 每到周末做一个总结 , 还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 , 就是发现自己的时间管理漏洞 。 比如我当学生时 , 就发现12月份班级的活动、文艺演出、过元旦等等 , 其实严重挤压了读书的时间 。 到了工作时 , 从11月底到阳历新年 , 也会有很多时间都花在了杂事上 。 但是因为忙 , 所以之前不会察觉 。 如果周末做个总结 , 就会发现问题 。 最后 , 日记要真实 。 不论是对客观对象的描写 , 还是自己想法的记录 , 都要追求真实 。 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 , 而不是写给别人看的 , 即便有写进公开文稿中不合适内容和想法 , 记在日记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 不需要进行过多的文饰 。 比如你对某一个人的看法 , 后来改变了 , 如果你记录下来你产生最初想法的原因 , 事后就会发现自己为什么看人有片面性 。 这样日记就成为了一面镜子 , 可以不断校正自己的想法 。 如果一开始写的内容是文饰过的 , 回头自己再读 , 不会有什么价值 。 此外 , 很多事情对自己心里的触动 , 我们未必会说出来 , 但不妨真实地写下来 。 这样 , 将来如果真的需要对某一类事情发表看法 , 那些看法也是自己深思熟虑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