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李想内部信:人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差别?

“我们很多员工都是奔着老板来的 , 对老板非常崇拜” , 去年11月才从某二线豪华品牌转到理想汽车的销售小李被问及如何看待最近的那封内部信时如此表示 。
“五年内中国第一 , 十年内世界第一” , 如同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堂前发起的那场山呼海啸、振奋人心的演讲 , 理想汽车创始人兼CEO李想用最新内部信向世人宣布 , “Ihaveadreamtoday” 。

解读李想内部信:人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差别?
文章图片
上周 , 李想以内部信的方式向理想汽车全员发布了2025战略 , 其中包括对2030年智能电动车行业的预判、新的用户定位、产品规划、未来5-10年理想汽车的愿景和战略规划等 。 其中提到:理想汽车2030年的愿景是创造移动的家 , 成为全球第一的智能电动车企业;2025年的战略目标是拿下20%的市场份额 , 成为中国第一的智能电动车企业 。
“画饼”的同时 , 李想也不忘给开工不久的员工打一针“鸡血”:在人生中最好的十年 , 在行业最好的十年 , 做成一件真正的大事 。 把这个十年活成我们人生中最自豪的十年 , 千万不要让我们的人生留下一个巨大的遗憾 。
一周后 , 理想汽车相继披露2020年财务报告和2021年2月销售成绩——季度盈利首次转正、现金储备达到298.7亿元人民币;但是2月仅交付新车2300辆 , 环比下跌57.24% 。 喜忧之间 , 李想还在努力向他的理想靠近;上个月销售成绩不好的小李也在朋友圈分享了花字为“热爱工作的我又出现了”的表情包 。
爱写信的CEO
虽然发家起步于互联网 , 但李想与员工的沟通做派却颇有些古早意味 。 在第一段创业经历中 , 时任***CEO的李想就给员工写过信 。 据李想自己介绍 , 那封信的写作初衷是发现当时员工有些低迷 , “我希望唤醒他们的状态 , 我认为这个状态是不可以的 。 因为我们真的就是一帮幼儿园的小孩 ,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所以不要在这个幼儿园里再休息了 , 我们该继续往前走了 , 还有小学、初中、高中等着我们去上呢 。 ”

解读李想内部信:人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差别?
文章图片
(25岁的李想 , 图源自央视)
25岁的李想 , 关切的是与他同等年纪的人的个体生存和工作状态 。 20多个问号、20多个感叹号 , 措辞严厉 , 企图警醒一帮跟他“一样年纪的 , 需要不断成长的人” 。 但是 , 经过汽车之家的二次创业 , 再到第三次创业时 , 李想执笔的情绪色彩俨然收敛了不少 。 同时 , 创作初衷也由“让员工自己有更好的发展”向“公司能运转得更好”而转变 。
车和家成立三周年时 , 李想用信的方式向员工传递了他需要“绝对信任的成长型”组织 , 构建起先有不断成长的人才队伍 , 再有优秀产品的底层逻辑 。 李想甚至还将“构建汽车行业里最好的组织和团队”作为未来10-15年的核心目标 。 此外 , 信中还从价值观和方法论两个层面诠释了这样一个组织 。 那时候 , 理想汽车刚拿到30亿人民币的B轮融资不久 , 距离首款产品理想ONE的发布也还有约三个月 。 在未实现新造车企业从0到1的跨越之前 , 李想在解决与初创造车企业相适配的组织架构问题 。
两年半之后 , 理想汽车已经赴美上市 , 2020年四季度首次实现季度盈利 , 截止2020年末的现金储备也来到298.7亿元人民币 。 按李想自己的话说 , “理想汽车已经进入从1-10的高速增长阶段” 。 此时 , 李想无需观照个体员工的状态 , 但是李想仍旧需要创造一个更大的梦 , 大到足以让已经构建好的稳定组织观照自己 。 所以 , 这封关于”2025战略“的内部信来了 。
掌舵者的从“一”而终
李想卸任汽车之家总裁时 , 将自己创业十多年的经验总结为10点 。 而这10点精炼的经验中 , 却不止一次出现过“要成为第一” 。
李想认为 , 创业必须要找到能成为第一名的领域 , 同时 , 创始人也需要有成为第一的决心 。 哪怕此后构建企业价值观时 , 李想也将这一点内化为“掌握主动权” 。 作为操盘手、掌舵者的李想 , “成为行业第一”的创业指导思想是从一而终、一脉相承的 。 这样看 , “五年内中国第一 , 十年内全球第一”的狂言也算是意料之外 , 情理之中 。
新能源汽车的竞争行至半场 , 资本市场对新势力的狂热有所降温 , 撇去泡沫之后 , 比亚迪等传统厂商正逐步开启资本暴风吸入模式 , 不甘寂寞的科技巨头偏偏在此时选择入局混战 。 “乱局渐欲迷人眼” , 但李想依旧想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