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共体|就近就医 省钱省力

核心阅读
安徽省阜南县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 对内推动医疗资源下沉 , 提升乡镇卫生院诊疗水平 , 让群众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对外深化与三甲医院合作 ,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 切实提升县级医院治疗大病的能力 。 患者看病更方便、更省钱 , 获得感不断增强 。
今年53岁的周复喜 , 家住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王店孜乡周集村 。 患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他 , 需要一周做3次血液透析 。
“以前透析要去县里 , 虽然治疗费大部分可以报销 , 但来回乘车、吃饭一天也得100元 。 按每月4个星期算 , 一年额外支出也要花1万多块钱 。 ”2019年10月 , 在阜南县人民医院医生的建议下 , 周复喜来到阜南县柴集镇中心卫生院做透析 , 不但不用再奔波 , 额外支出也全部省了下来 。 像周复喜这样 , 由县医院建议去乡镇做透析的病人 , 柴集镇中心卫生院如今已接收30多人 。
县级医院推荐病人去乡镇卫生院 , 既省钱又方便 。 这看起来简单 , 但前提条件却有很多 , 比如县乡医疗机构有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乡镇卫生院有相应的医疗水平等 。
为什么县级医院会放病人走?为什么这些病人会留在乡镇卫生院治疗?患者回流乡镇的背后 , 是阜南县扎实推进医改、打造县域医共体的不懈努力 。
直面问题——
建设县域医共体
血液透析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治疗方式 , 既要避免交叉感染 , 也要具备应对病人出现突发状况的能力 。 乡镇卫生院开展这项治疗 , 在拥有千万人口的阜阳 , 柴集镇是第一个 。
“我们当时就想 , 能不能让患者就近就医?”说起开展血液透析的原因 , 柴集镇中心卫生院院长万斌说 , 2019年大年三十 , 卫生院去走访贫困户 , 其中一位老人患有尿毒症 , 每周3次到县里做透析 , 遇上雨雪天气 , 还要包车前往 。 老人舟车劳顿 , 来回花费也多 , 家人跟着去陪护 , 也无法工作挣钱 。
万斌介绍 , 医院只要达到二级资质 , 就可以开展血液透析 。 柴集镇中心卫生院虽然资质符合 , 但在以前 , 没资金、没设备、没人才、没技术 , 他们想都不敢想 。
【医共体|就近就医 省钱省力】以前不敢想的事 , 现在为什么敢想敢干了?万斌说 , 是因为卫生院与阜南县人民医院结成了县域医共体 。
2015年3月 , 阜南被批准为安徽省综合医疗改革试点县 。 彼时 , 作为贫困县 , 拥有173万人口的阜南 , 医疗基础设施较为落后 , 村医诊疗能力有限 , 乡镇卫生院有的连小儿发热都不敢收治 。 县级医院也无法满足需要 , 很多病人只得县外就医 。 改革势在必行 。
“当时阜南的县外就诊率是36% , 除去外出打工的 , 还是有很多人专门外出就医 。 我们就分析病人外出是看哪些病 , 这些病县里能不能看 , 乡镇卫生院、村医能发挥什么作用 。 ”阜南县医共体服务中心主任张伟说 。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 阜南县决定打造以县级医院为中心、乡镇卫生院为纽带、村级卫生室为网底的县域医共体 , 重构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关系和基层健康服务网 。
2015年 , 阜南启动首批试点 , 由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等牵头 , 分别与6家乡镇卫生院组成3个医共体 。 2017年 , 3个医共体实现所有乡镇全覆盖 。
理顺机制——
医疗机构成一体
成立医共体 , 怎么更好发挥作用?医共体的人、财、物谁说了算?问题涉及多个部门 , 遇到“九龙治水”怎么办?
“医改要成功 , 就要打破原有利益机制 , 不拘一格选人、用人、放权 。 问题涉及多个部门时 , 我们的原则就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 ”阜南县县委书记崔黎说 。
2016年 , 阜南县开展紧密型医共体试点 , 医共体内机构、人事、财务、资产、业务实行“五统一” , 由牵头医院负责 。 2019年6月 , 阜南县的3个医共体优化整合为两个 , 全面开展紧密型医共体建设 。
“所谓‘紧密型医共体’ , 就是破解医疗机构各自为政的局面 ,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 让县乡村医疗机构在服务、责任、发展、利益4个方面形成一体 , 真正成为‘一家人’ 。 ”张伟介绍说 。
采访人员从阜南县了解到 , 在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过程中 , 该县将基本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项经费打包 , 按人头总额预付给医共体 , 预付经费如有结余 , 可以留用分配 。 这不但让医共体利益共享、责任共担 , 还让医院由原来的“要我控费”变成“我要控费” 。
“给病人省钱 , 就是给自己省钱 。 诊疗费、检查费、药品费等 , 都变成了我们医共体的成本 。 ”阜南第一医共体牵头单位——县人民医院主要负责人屈开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