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节目无限长尾期价值,《中国地名大会》提供了新思路( 二 )


与此同时,节目在实现文化科普的同时,也观照着观众的集体记忆,进一步加深、传承了别样的文化记忆。在节目中,《五朵金花》、《庐山恋》等凝聚时代记忆的电影重新与地名联结,焕发出新的时代风貌。在“地名故事汇”环节,杨子荣、董存瑞、叶挺、谢晋元等那些深置于地域文化中的民族英雄,也随着赛题答案的揭晓又一次被追忆传诵,为地理坐标增添了厚重感。
这些故事不仅仅是地名文化的象征,更是一种彰显大爱的家国情怀和能量,它不仅让观众对这些地域刮目相看,也让无数人从中受到鼓舞和感染,在当下物质水平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涵养自我精神素质。
融合台网
抒写关于祖国与山河的温情与热爱
随着台网融合的加深和5G技术的深入应用,《中国地名大会》第二季也将千亿像素超高清全景画面、VR、环形屏幕等高科技应用到节目当中。当千亿像素镜头聚焦美丽的羊城广州,“月光宝盒”博物馆、天河体育场、琶洲国际会展中心、新电视塔“小蛮腰”近在眼前,让观众人在家中坐,身已入画游。奇妙新奇的视觉观感,也对地名文化的趣味互动传播起到强有力的助推作用。
对于出现在节目中的地名而言,加深地名印象,升华地名亮点,让市民和在外游子重新认识家乡大美,提升归属感和幸福感的同时,以独有的地名气质解读乡愁的深意,从心而发带动荧幕前的观众的共情,显得尤为重要。

释放节目无限长尾期价值,《中国地名大会》提供了新思路
文章插图
伴随着大屏内容的播出,《中国地名大会》第二季还实现了从节目到直播、从大屏到多屏、从平台到社交媒体的多方位联动传播。在节目播出期间,央视频开设“跟着地名游中国”直播活动,在节目之外展现着地名背后人与自然、文化与城市建构的联系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发大量网友关注。
与此同时,《中国地名大会》第二季发起了总台主持人家乡地名大接力、城市慢直播、“为城市打call”等在线活动以及“家乡地名我来说”等征集项目。目前微博话题#中国地名大会##总台主持人花式介绍家乡地名故事##我的地名记忆#等总阅读量累计超过10亿,在讨论中,无数本地网友因家乡出现在央视平台上而喜悦自豪,在观众中间也引发了为家乡打call,抒写关于故乡、关于祖国的温情与热爱的热潮。
在地名之外实现多元赋能
以平台责任感做有意义的节目
《中国地名大会》是一档承载了诸多意义的电视节目,地名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中国地名大会》深层次的“动能”在于从地名角度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化。
《中国地名大会》第二季中,无论是非遗传承、地方美食、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当地美景,还是每个地名背后都有的或耳熟能详或鲜为人知的生动故事,这些元素是凝聚一方人文底蕴的突出标识,更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其背后蕴藏的是《中国地名大会》在“从地名看文化,从文化看中国”主旨下对华夏文明的发现与传承。

释放节目无限长尾期价值,《中国地名大会》提供了新思路
文章插图
从市场方面来说,《中国地名大会》在竞演内容中重点挖掘地名背后文化内核,拉近了观众与自然、文化、历史的距离,依托总台的影响力和传播声量拉动了中小城市文旅产业的消费增长。
从节目已经形成的社会讨论以及“中国地名大会”的品牌效应来看,通过地名与人、地名与文化、地名与生态、地名与历史等多个维度展现地域形象与文化,《中国地名大会》第二季为地域提供了快速上升的通道,实现了打响地名文化名片,拉动地域文旅产业发展的诉求,并推动城市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经济升级转型,从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中国地名大会》第二季中的每一个地名都见证着个体命运观照时代的变迁,每个地名都有触摸家国情怀的人文温度。在更远的层面,从一地名到许多地名,再到一个国家,值得回味的不仅是一档节目的价值与梦想,更是与地中人、国中家息息相关的经济飞跃与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