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在厨艺比拼中品文化、守担当

作者:汤嫣
你听说过狮头鸭吗?你见过上百斤重的粉葛吗?你吃过姜撞奶吗?这些令人新奇的食物都出现在了广东卫视的美食文化综艺节目《粤味好功夫》中 。 该节目召集广东各地名厨 , 组成了九支战队 , 每期围绕特定主题和食材展开厨艺比拼 , 不仅展示了粤菜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也为美食文化节目的创新升级带来了可借鉴之处 。
节目|在厨艺比拼中品文化、守担当文章插图
美食文化类节目深受观众喜爱 , 给生活在快节奏、大压力下的人们提供了许多味蕾和精神上的慰藉 , 但是 , 如何突破同质化节目的模式 , 从借“特色美食”之表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之里 , 这成为了此类节目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 谈及《粤味好功夫》的独特之处 , 总编剧陈娉婷表示 , 相较于同类型的厨师竞技比赛 , 《粤味好功夫》融合了多种综艺节目模式 , 如“极速美味”“食来运转”“极致盛宴”等厨师烹饪竞赛 , 美食大咖“百科全书”式文化解读和专业点评环节 , 以及由明星嘉宾、美食达人等组成的“花式赏味团”的品尝体验和互动参与 , 使节目的形态和内容更加立体多样 。
美食类节目最大的痛点就是观众无法亲自品尝到美味佳肴 , 因此 , 在节目中 , “花式赏味团”代替观众来到节目现场 , 品尝并传递美食的幸福感 。 此外 , 节目设置与食材相关的答题环节 , 嘉宾通过“摸盲盒”“你来比划 , 我来猜”等趣味游戏 , 争夺食物的品尝权 , 并在游戏环节普及广东特色食材、普及岭南文化 。
近十年来 , 从事厨师行业的年轻人变少 , 粤菜的口味慢慢淡化 , 传统粤菜传承面临后劲不足的局面 。 美食大咖闫涛表示 , “让更多有奇思妙想的青年才俊加入粤菜厨师的队伍 , 把他们的聪明才智真正转化成一种生产力 , 这是《粤味好功夫》这个节目真正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 ”传承不守旧 , 创新不忘本 , 从具体菜品上升到烹饪理念 , 顺德“凤凰展翅队”以传统技艺烹饪食材 , 力求保持粤菜的原汁原味;东莞三剑客队则将分子料理、马来西亚特色等概念创新菜式 。 一个“守正” , 一个“创新” , 二者都为传承粤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
横竖切下110刀的豆腐 , 在水中如菊花般“绽放”;在气球上切土豆丝 , 刀落手起气球完好如初;蒙眼切黄瓜 , 自信抬头中一条“水龙”精致呈现……精湛的刀工是粤菜师傅的基本功 , 也展现了粤菜师傅在新时代的崭新面貌和精神风采 。 节目中 , 在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任教8年的黎正开是一名直播红人 。 在广州首届直播节的消费扶贫助农直播活动中 , 他利用贵州当地食材教网友做粤菜 , 帮贵州贫困山区推广销售农产品 , 将粤菜文化精髓和好的农产品带给大家 。 作为十大杰出青年之一的王福坚 , 打造了具有岭南特色的德云居美食文创园 , 每年接待60-80万全国游客 , 带动乡村致富 。 当下 , 厨师不只是会做菜的人 , 更参与到了种植、生产、制作等各个环节 , 并且凭借不断努力 , 走出一条更加宽广、幸福的人生之路 。
【节目|在厨艺比拼中品文化、守担当】在融媒体时代 , 传统媒体若想最大程度扩大节目的传播效应 , 必须积极探索电视大屏和短视频小屏的有机互动 。 《粤味好功夫》依托美食节目的优势 , 一方面 , 邀请有较高流量的吃播达人加入节目 , 实现合力宣传;另一方面 , 适应碎片化阅读的需求 , 将节目的精华内容制作剪辑成短视频 , 通过在快手等平台上联动投放 , 助力美食节目的“出圈”传播 。 《粤味好功夫》不仅在一场场厨艺比拼中展现了粤菜文化的丰富多彩和传承创新 , 还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和故事中展现对乡土的浓浓情结、对乡村振兴等社会职责的坚守 。
(作者系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教师)
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