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之下的《我是女演员》


「争议」之下的《我是女演员》
文章插图
导读:平心而论,《我是女演员》的舞台残酷归残酷,但足够真实也足够绚烂。
文 | 三木
《我是女演员》的播出,无疑成为了一个“热度炸弹”。
一方面是持续走高的关注度,另一方面是这档节目对诸多议题和矛盾的撩拨。一经播出,就引发各界争议,新媒体端平台议论不停,话题阅读量直逼10亿;其他平台如豆瓣,也充斥着不少网友对节目或点赞或批评的争议,不一而足。一档节目为“共识”撕开了一个口子,鲜见的状况背后,似乎也有更多值得探讨的部分。

「争议」之下的《我是女演员》
文章插图
“为什么选女演员的节目只有刘涛一个女导师?”“张哲瀚、龚俊刚通过《山河令》爆红,有资历来做‘代课老师’吗,是不是纯为蹭热度?”第三期节目中,对着镜头撒娇、无实物表演等即兴考核依旧引起不少讨论,甚至有网友评价节目“对女性的恶意”“男性凝视”“不够专业”“不受尊重”。
话题和争议之下,节目的主要当事人——女演员学员们接受了一次采访,不少选手认为节目被这么多观众注意和鞭策未必是一件坏事,因为这些犀利直接的点评,自己正在更早地面对行业生态与演员市场。而《我是女演员》这档节目本身,正试图在争议的表征下,带动观众对女演员群体,甚至于演员行业的思考。
「争议」之下的《我是女演员》
「争议」之下的《我是女演员》
文章插图
争议背后:
是节目问题,还是行业问题?
三期节目播出结束,从初舞台才艺展示到即兴发挥,从“激情戏”到“撒娇”考核,无论是业内人士还是普通观众,对这档综艺的争论持续上涨。
在学员高容方看来,仅从这档节目的名字来看,观众会认为这是一档专业性极强的节目,进而抱着较高期待观看,但随着节目播出,发现节目的综艺效果远远大于专业度之后,难免引来多方面的声音。当“她综艺”成为当下的万金油,女性变为话题的主要集中点,《我是女演员》在万众瞩目中成为矛盾焦点并不意外。而在影视剧中,激情戏也好、撒娇卖萌也罢,这些都是演员在从业过程中大概率会经历的事情。
“抛开荧幕前的展示,其实观众对演员这个职业的认知本就不多,演员在幕后是如何修炼自己业务能力的,特别是在感情戏的部分,需要演员动情投入的排练。可是在观众看来,可能会戴着有色眼光来看待。”选手林艾泇解释。

「争议」之下的《我是女演员》
文章插图
在观众眼里,在节目中看到的或许只有“女演员被压在身下”,却没看到,这是演员在完成角色时的坚持和付出。关于引发大众负面舆论的激情戏、撒娇戏等环节的设计,有学员坦言并没有“不被尊重”,“演员需要承受身心的双重高压,真的是要有超人一般的体格和心理承受能力,才能长时间坚持的一个职业”。
“就是要面对的真实现状罢了”,节目表征出来的问题,固然是争议的焦点所在,然而这些能让大众产生如此激烈情绪的议题背后,是基于长期来自行业的压抑所在——节目所要呈现的问题,正是行业正在经历的问题。
演员作为一个被动的职业,女演员更是尤为明显。前有姚晨、海清等人发表中年女演员感言,将中生代女演员的困境置于阳光之下,后有年轻面孔被定位于校园剧、小甜剧里高度雷同的角色,当前市场上适合年轻青衣型的角色比重并不多……从当下年轻女演员面对有限的生存空间这一现实问题出发,《我是女演员》呈现出行业痛点。
殊不知,痛点也是路径,现实存在的问题就是创新的方向。

「争议」之下的《我是女演员》
文章插图
如果能够因此引发大家对这一事件的讨论,不仅让身为女演员的选手,更让观众对女演员的生态环境、当前行业市场产生深层次思考,《我是女演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未尝不是给综艺创作者引出了一条可尝试的创新之路。
“新人”迷思:
一个从节目向行业延伸的视角
女演员的发展会成为话题以及节目选题,一方面是近年来女性意识的崛起,另一方面是女演员群体确实存在自己的困境。行业问题是系统化、结构化的,不只有光鲜的一面,更多鲜为人知的“隐秘角落”恰恰是滞阻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症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