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之下的《我是女演员》( 二 )
影视行业始终是一个试错成本极高的行业,正因如此才会形成吝啬提供新人机会、新演员难有实战锻炼的现实问题,长此以往恶性循环,难免积重难返。与此同时,女演员的困境,在近两年一直是热门话题:年龄局限、外貌门槛、试镜被刁难等,都是客观存在的问题。
因此,能被看见,对于新人女演员来说比什么都重要;和有热度的“流量”合作搭戏,即使只是同框互动,也可以获得“流量密码”,不敢轻易放弃任何一个机会;哪怕自己不擅长在镜头前撒娇卖萌,也要时刻提醒自己继续坚持,即使面对犀利的评价,依然希望保持初心,继续努力……
文章插图
在演员选拔之外,选手们在节目中的努力对行业现状进行了更为直观的还原和更为深刻的延展,描绘出一幅娱乐圈女演员的生存图鉴。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节目中的27位新人女学员是幸运的。
她们中有徐世昕、韩沛颖这样来自专业学府的在读生;有吕妍、崔真真这样半路出家选手;还有段小薇、包上恩这样的网红选手……来到节目之前,有的人只是在学校里实践,有的人站在演员这个“围城”外观望,她们也和无数逐梦演艺圈的女孩一样,曾幻想一夜爆红的奇迹能够发生在自己身上。而现在,《我是女演员》打破了这种幻想,以惨烈的现实让她们看到——
演员有门槛,成为演员更需要被打磨,“我离演员还很遥远”。
文章插图
《我是女演员》以回应“新人”迷思的方式,实现节目向行业延伸的真实关照。有学员坦言,参加节目的第一天,还觉得自己不错,但直到面对观众,表演完全看不到剧本的即兴演出,才知道自己原来这么拉胯。“这个节目给了我当头一棒,让我彻底清醒了。如果我真的想走这条路的话,我要学的东西真的太多了,但没来这里之前,我是真的不知道的。”
《我是女演员》给出了一套富于“矛盾性”的探讨机制论证这一过程:借助学院式赛制来打磨、培养这些新人演员,希望打造出下一代优质影视女演员。这个打磨机制,能够使她们吸收更多养分,迅速且茁壮地成长,而且不会“歪”在根儿上。
回到起点:
做一档演技节目究竟为了什么?
对于综艺行业而言,类型化创新是充斥争议与矛盾的问题。
而在演员这个众生百态的鲜活空间里,缩影的问题有许许多多,种种演员行业的乱象,再一次让大众认识到,对于演员“新人”而言,只有演技是行不通的,演员的专业能力与市场青睐所形成“认可指数”并不完全正相关。
矛盾常在,但却并不无解。在《我是女演员》中,观众看到的仅仅是具有冲突的“激情戏”,还是以此抨击演员这一职业?新人女演员究竟如何表现,才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透过节目,或许能够管窥一二:从娱乐圈生态切入的类型节目,如果只是粉饰太平,恐怕也只能是大而无当、空空如也。而做一档演技节目,最后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看到问题并对问题有所反思,也恰恰是争议的存在,让这种反思被摆到了一个更重要的位置上。
文章插图
再回到《我是女演员》本身,这档节目的出现将行业、观众对于女演员的苛刻摆在了台面上。但对于这些女孩子而言,表演只是他们的工作,她们希望完成自己的理想作品、想要被更多人看到,即使对前路感到迷茫也不轻言放弃。
好在,随着节目的播出,《我是女演员》对于选手的价值首先显现了出来:《我是女演员》不仅给了新人演员们一个成长的舞台,为她们准备了真实、专业的修炼竞技场,更让他们对自我、对专业和行业拥有深刻而清醒的认知。
选手周静波已经通过这个舞台实现了成长,“我很多的第一次都给了节目组,第一次威亚、第一次下水戏;和许多优秀的老师们合作搭戏……我来这的目的就是收获、学习我都做到了,甚至超出自己的想象。”面对争议,更有选手直言,“希望我演大女主的那天,观众看到我的名字会记得,这人不是《我是女演员》里出来的吗?记住我此时此刻的拉胯,因为总有一天我会让他们收回自己说的话。”
文章插图
可以看到,在当下“快餐式”获取信息的时代,虽然观众对节目存在着些许讨论和争议,但《我是女演员》在个人成长、演艺道路、价值塑造、自我认同等多个维度对学员自身所产生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至于节目如何为演员行业输血、还原真实的娱乐圈生态、成为联结新人演员和演员行业的纽带,不妨且走,且看。
- 四小|《中餐厅5》常驻嘉宾曝光,两老带四小,新晋顶流加盟惹争议
- 神级|网选近些年来的神级综艺节目,《跑男》只排第五,第一名备受争议
- 沙溢|《奔跑吧》导演姚译添被质疑节目中爱怼明星,把自己推向争议风口
- 创意|韩综《交换的日子》:创意脑洞大,看点满满,男嘉宾C表现争议大
- 成员|INTO1《快本》惹争议,全员妆容太吓人,海外三位成员镜头被剪光
- 退出|李光洙泪崩退出《RM》 胸前数字「3991」逼哭铁粉
- 发起人|华纳国际「王菲&那英」合作音乐导师-洪星佑
- 宋智孝|为何《Running Man》不加新成员?他爆料:主因是「海外粉丝」
- 黑手党|出手又是9.5高分,他可能是最会「玩」的男人了
- spotify|年轻人都在「反算法」,没想到它先站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