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彻底无力回天了,若清朝不签会怎样( 二 )


而清军中的各级长官也是一味吃回扣 , 挪公款 , 为一己私利明争暗斗 , 根本没人关心国家的安危 。 以至于水师在战斗期间 , 竟然在战舰发射的炮弹中 , 出现了相当一部分哑弹 。
这些都让北洋水师的战斗力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

日本|《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彻底无力回天了,若清朝不签会怎样
文章图片
再看看日本 , 当时的日本经过明治维新之后 , 无论是国内的经济 , 还是政治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 升温速度很快 。
而且 , 为了不断增强自己的国力 , 日本想到了自己的好邻居 , 多年闭关锁国的大清政府 。 为了能够战胜清廷 , 日本的明治国王一天只吃一顿饭 , 这跟过着奢侈生活的清廷统治者 , 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 此外 , 当时的日本士兵 , 军事素养很高 , 他们以效忠天皇为荣 。
为了能够打赢清政府 , 日本上下可以说是军民一心 , 异常努力 。 而当时的慈禧太后一心只想着为自己过60岁的大寿 , 想着一团和气 , 所以 , 不想在这个时候打仗 。 老佛爷的心意自然就是大家伙的心意 , 所以 , 清政府上下都对打仗这个事儿不放在心上 , 哪怕是那些拿着军饷的军人们 , 也不过是混口饭吃 。
所以说 , 这些军人们真心想为国家效力、卖命的根本没有几个 。

日本|《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彻底无力回天了,若清朝不签会怎样
文章图片
试问 , 这样的军队 , 毫无斗志 , 贪生怕死 , 怎么可能打胜仗呢?
因此 , 甲午战争失败后 , 清廷面临着两个选择 。
论综合实力 , 当时的清朝要比日本强很多 , 与日本相比 , 清朝人口是其10倍 , 财政收入是其5倍 , 国土面积更是没有可比性 , 是日本的40倍 。 本应该是一艘航空母舰 , 但掌舵人却是一个软弱无能自私自利毫无远见的女人 , 才让大清历经了如此多的磨难和艰辛 , 更为后来中华大地的满目疮痍埋下了伏笔 。
随着旅顺和威海卫的相继失守 , 日军等于将通向北京和天津的大门打开了 。 而此时的日军 , 在军事的实力上已经超过了清廷 , 让他们可以借助旅顺和威海卫这两块跳板 , 轻而易举地向北京发起进攻 。 在此时 , 有两条路摆在清廷的面前:
一条是迁都 , 然后 , 跟敌军血战到底 , 奋勇抵抗;
二是任人宰割 , 割地赔款 。
令人失望的是 , 清廷只着眼于眼前的安稳 , 并没有考虑到整个国家的生死存亡 , 所以 , 他们选择了第二条路 。

日本|《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彻底无力回天了,若清朝不签会怎样
文章图片
其实 , 当时清廷内部也不全是缩头乌龟 , 有很多人是主战派的 , 比如:时任两广总督张之洞和两江总督刘坤 , 他们都上书朝廷 , 希望能够领兵 , 与日军血战到底 。 而且 , 张之洞提出了"迁都、勤王"的主张 , 并分析了日军由于是远征军 , 粮草都是靠海运 。 所以 , 守住其兵力 , 并断其补给 , 一定可以大胜 。
看着张之洞的分析 , 感觉也不无道理 , 那么 , 如果清廷真的听了张之洞的建议 , 跟日军抗战 , 其胜算又有多少呢?
大家都知道 , 我们国家国土面积大 , 幅员辽阔 , 所以 , 如果从长远的战略角度看 , 先迁都 , 然后 , 再与日军殊死一战 , 那是可行的 。 正如张之洞所分析的那样 , 日军是远征 , 粮草补给要靠海运 。 如果 , 我们利用地理和人员的优势 , 同时 , 依靠持久战的策略 , 日军一定是消耗不起的 。
这样的战术 , 二战期间 , 在苏联和中国的抗战中 , 都得到了证明 。

日本|《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彻底无力回天了,若清朝不签会怎样
文章图片
两个国家之间 , 如果进行持久战 , 那么 , 最终比拼的还是两个国家的国力 。 而当时的日本 , 还是一个小国 , 真正的实力并没有现在这么强大 。 中日双方的差距 , 更没有像二战时期那么巨大 , 所以 , 如果采纳张之洞的建议 , 清廷在对抗之中有一定的优势 。
一开始 , 日本与清廷只打了八个月的仗 , 但是 , 作为小国的日本 , 却已经耗费了国内大部分的人力、物力、财力 , 很难再继续打下去 。 虽然 , 日本人在这次战争的伤亡人数并不大 , 但毕竟是远征打仗 , 很多士兵都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 。 所以 , 在战斗中 , 非战斗减员的人数已经多达3万人 。
此外 , 当时日本最强硬的主战派、外务大臣陆奥宗光 , 对日军远征、人员等物资供给不足的事实也非常无奈 , 并承认其国内无论是海军还是陆军 , 其军事物资都已经消耗殆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