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简,“隶变”后汉字形态的活化石

《肩水金关汉简》(下文简称《金关简》)主要指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土于甘肃肩水金关遗址的汉代简牍 , 是新近结集出版的重要文献资料 , 其简牍数量庞大约一万一千枚)、语料价值丰富 。
这批简牍大约书写于西汉中晚期至东汉初期 , 简上的文字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汉字的书写面貌 , 是研究当时汉字使用情况和『隶变』后汉字形态的『活化石』 , 在文字学和书法学研究上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

汉简,“隶变”后汉字形态的活化石
文章图片
我们从书法学的角度对这批简牍中的书体进行穷尽性分类统计 , 并对这些书体进行描写 。 这里的『书体』指篆、隶、草、楷、行等『大类别、总风格』概括 , 包括笔画、结构、章法等区别特征 。
《金关简》因简牍文献性质、书写条件、书写态度、字体发展以及书手众多 , 使得这批简文书体较为复杂 , 包含了篆书、隶书、隶草、草书、楷书、行书六大类书体 , 下面分类描述《金关简》中各类书体的使用情况 。
汉简,“隶变”后汉字形态的活化石】篆书
《金关简》中篆书简十七枚 , 其中干支简十一枚、文书简二枚、检楬简二枚、内容不明简二枚 , 共计七十二字(计重复) , 其中干支类的四十二字(计重复) , 这些干支文字无对应关系 , 并不表示纪年或日期 , 或屯戍人员为平日书写练习之作 。 日常的官私文书、账薄、符券、邮书刺课等文书中未见篆书的使用 。

汉简,“隶变”后汉字形态的活化石
文章图片
《金关简》所见篆书笔画圆润、粗细均匀、字形结构对称细长 , 有的笔画书写夸张 。 这些篆书简大多是残简或二次书简 , 也有的篆字书写在弃简的空白处 , 因此简文上的篆书大多为屯戍人员的习字所作 。
隶书
学界对隶书的发生看法不一 , 代表性的如:陈梦陶釜就颇有隶书的风格了 。 六国文字的日渐草率 , 正是隶书的先导』;裘锡圭指出『从考古发现的秦系文字数据看 , 战国晚期是隶书的形成时期』 , 赵平安又补充『本文的看法与裘先生的看法有所不同 , 一是把战国时期秦国文字的某些简率的写法直接看作古隶 , 二是把隶书的产生时间明确卡在战国中期』 。
一、隶书的成熟
日本学者田中有《汉简隶书考八分的完成》 , 将汉简『八分』字体分为四个阶段:太初三年到始元年为古隶到八分的萌芽时期 , 元凤元年到神爵年为八分隶书古式样成立期 , 五凤元年到初始年为八分新式样发生和确立期 , 始建国元年到更始年为八分烂熟完成期 。
文公列《汉简牍书法研究》将『八分』的演变分三个时期:秦末至汉武帝为萌芽期 , 昭宣之际为发展期 , 汉元帝至东汉中后期为鼎盛期 。 裘锡圭指出:『至迟在昭宣之际 , 八分已经完全形成 。 从书体上看 , 在武帝晚期也已经出现了古隶即将演变成为八分的形式 。 』马瑞则认为八分隶书的初形至少可以追溯到秦末 , 而八分发展到西汉中期的汉宣帝时期 , 已尽脱隶意 , 趋于成熟 。
我们都只是根据现有的书体现状推测其发展演变的大致时太初五年已有成熟隶书(即『八分』)的写法 , 如太初五年的:简 , 虽寥寥四字 , 却已经具备了成期 。 从《金关简》中有明确纪年的隶书简来看 , 汉武帝熟隶书的蚕头雁尾、波磔笔法 , 以及竖笔的长尾波 。 之后的汉昭帝年间有纪年的成熟隶书简二十三枚 , 这表明汉昭帝时期成熟的隶书写法已不是偶然 。 汉宣帝时期成熟隶书简至少二百一十一枚 。

汉简,“隶变”后汉字形态的活化石
文章图片
宣帝年间隶书风格笔法已经成熟 , 与西汉早期的古隶写法明显不同 , 笔画完全脱离了篆书笔法的限制 , 形成扁平、左右舒展的成熟隶书 , 从有纪年的隶书简来看 , 成熟隶书的写法在汉昭宣之际蔚然成风 。 西汉晚期的汉元帝、汉成帝、汉平帝等各个时期均有成熟的隶书简 , 表明成熟的隶书已是当时通行的主要书体 。
《金关简》的绝大多数简牍没有纪年 , 这些简牍中亦有大量的隶书简 。 从书有明确纪年的隶书简可知 , 大约在汉武帝晚期的太初年间就已有成熟的隶书简 , 它们的写法与西汉早期汉简及秦简中的古隶已有明显的差别 , 在没有纪年的隶书简中不排除有更早时期书写的简牍 。 因此 , 我们大胆地推测成熟隶书的形成至少可以推算到汉武帝晚期 。
二、《金关简》隶书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