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死很不合理,为何不在死前主动退兵,考古给出新说法

对于诸葛亮的死 , 许多的三国迷都有一个疑惑 , 诸葛亮明明清楚自己身患重病 , 为何不提前退兵 , 非要安排好后事 , 等自己死后才令“密不发丧”退军呢?
正所谓:“战场情势 , 瞬息万变 。 ”自己早死几天 , 或晚死几天 , 战场情势都会发生许多未知的重大变数 , 都将关乎北伐蜀军的生死存亡 。
诸葛亮的死很不合理,为何不在死前主动退兵,考古给出新说法】那么 , 以诸葛亮的才能 , 会选择将战场的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 , 还是让战场的主动权处于失控的未知状态?对于这样的选择 , 不要说诸葛亮 , 大多数的普通人都应该知道如何选择吧 。
但是 , 根据陈寿《三国志》中的记载 , 诸葛亮却选择了后者 , 让北伐的蜀军处于被动的撤军状态 。 这样的选择 , 显然和诸葛亮的身份不符 。
诸葛亮明明可以选择主动退兵 , 为何反而要将退兵的重担交给他人?
对此 , 我们不妨再次回顾一下诸葛亮病逝前的一举一动 , 看看能否发现一些端倪 。
234年春 , 诸葛亮对曹魏进行第五次北伐 , 也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次用兵 。 当时 , 诸葛亮据守武功的五丈原(今陕西省岐山南) , 并于渭滨屯田 , 与据守渭南的司马懿对战 。 同时 , 又与吴国相约共同攻魏 。

诸葛亮的死很不合理,为何不在死前主动退兵,考古给出新说法
文章图片
诸葛亮铜像
同年八月 , 司马懿被诸葛亮逼迫的只能困守营寨 , 而且还要依靠“千里请战”这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拙劣计谋来平息众将之怒 。
但是 , 面对北伐即将建功的大好形势 , 诸葛亮的病情却日益加重 。 无奈之下 , 诸葛亮只好在临终前安排了后事 。
一是秘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心腹筹划自己死后的退军事宜 , 让魏延断后 , 姜维次之 。 如果魏延不服从军令 , 就不要管他了 , 军队依旧按照既定方案撤退 。 (《三国志·魏延传》和《三国志·杨仪传》)
二是诸葛亮病 , 谓延等云:“我之死后 , 但谨自守 , 慎勿复来也 。 ”令延摄行己事 , 密持丧去 。 延遂匿之 , 行至褒口 , 乃发丧 。 (《三国志·魏延传》裴注引《魏略》)意思是说 , 待自己死后 , 让魏延接替自己统领军事 , 退军时要“密不发丧” 。
从诸葛亮对身后事的安排来看 , 当时的他头脑非常的清楚 , 但他为何不自己直接领兵撤退 , 反而要将退兵的重担交予他人之手呢?然而 , 以诸葛亮“鞠躬尽瘁 , 死而后已”的志向 , 应该不会做出逃避责任的事情来吧 。 再说 , 诸葛亮亲自带兵撤退的安全系数应该更大 , 于大局也更加的有利吧 。
如果说 , 诸葛亮已病的不能妄动分毫 , 那他又哪来的精力安排这么多事情呢?
所以 , 诸葛亮病逝前的这一系列筹划似乎很不符合常理 。
不过 , 好在20世纪20年代以来 , 新疆吐鲁番英沙古城、鄯善等地先后出土了裴注《三国志》的部分手抄残卷 , 字体为魏晋时代兴起的“新隶体” , 现存于新疆博物馆 , 而其中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的残卷中有一句话:“亮粮尽势穷 , 忧奎欧血 , 一夕烧营遁走 , 入谷 , 道卒 。 ”

诸葛亮的死很不合理,为何不在死前主动退兵,考古给出新说法
文章图片
《三国志》残卷一

诸葛亮的死很不合理,为何不在死前主动退兵,考古给出新说法
文章图片
《三国志》残卷二
若按此说法 , 蜀军并非在诸葛亮死后才退军的 , 而是诸葛亮因“忧奎欧血”的重症 , 这才在一天夜里烧毁营寨主动选择“遁走” , 随后死于撤退途中 。
若以此来看 , 主帅身患重症 , 明智选择主动撤军 , 似乎更加合情合理 。
但是 , 问题来了 。 那么 , 《三国志》中记载的诸葛亮临终前的那些筹划 , 难道是虚构的吗?
如果说《三国志》本身就存在问题 , 难道著书的陈寿人品有问题 , 或是陈寿的原著被更改过了?或者说 , 《三国志》在传抄流布的过程中出现了偏差?
著写《三国志》的陈寿人品是否有问题 , 是否尊重历史据实而著
想要了解陈寿的人品 , 只需看看他的两次重大人生经历 , 心中便会有一杆称 。
经历一:陈寿入仕时 , 蜀汉众臣大都极力奉承宦官黄皓 , 而唯独他不愿依附 。 因此 , 多次遭到贬谪 。
经历二:蜀汉灭亡后 , 黄门侍郎张华因欣赏陈寿的才华 , 打算举荐陈寿为中书郎 , 却遭到了中书监荀勖的忌恨 , 暗中示意吏部将陈寿改任为长广太守 , 也有说荀勖因不满意陈寿所著的《魏书》内容 , 这才将他外放 。 但是 , 心高气傲的陈寿却不愿前去上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