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我在大学学电竞:寒假作业是《王者荣耀》上王者,为做项目“打游戏打到吐”( 二 )


南京传媒学院艺术与科技专业的赵鹏就是如此 。 赵鹏读高一时 , 班上有一个女生喜欢看KPL , 为了找共同话题 , 赵鹏研究起了《王者荣耀》 。 在此之前 , 赵鹏在知乎上写的篮球赛评已经小有名气 , 此后他开始转写KPL赛评 。
16岁时 , 赵鹏看到有电竞俱乐部招教练 , 尝试着把自己的赛评发过去 , 对方看到后有意招他做助教 , 但考虑到自己年龄太小 , 他放弃了这个机会 , 决定继续考大学 。
这件事坚定了赵鹏从事电竞的决心 。 高三时 , 他转向视频平台做电竞自媒体 , 当时市面上还没有类似的竞品 , 赵鹏第一个视频播放量就有几万 , 第二个视频就成了爆款 。 高考之前 , 赵鹏已经踏进了电竞圈 , 报考电竞专业也成了顺其自然的事情 。
和李禹潼类似 , 赵鹏同样生在一个非常开明的家庭 , 在家人眼里 , 电竞和体育、美术等行业并没有什么区别 。
南京传媒学院电竞解说专业的学生许佑鸣选择电竞也是因为高中的经历 。 当时 , 他参加了一个社区举办的游戏比赛 , 因为打得比较好 , 接触到赛事组 , 身为学生的许佑鸣没有时间做专业选手 , 便在组里做其他辅助性工作 , 解说、导播、场控、美工等行业都让他摸了个遍 。
电竞游戏一度被认为是学生的“精神鸦片” , 但这群人却都较早地把电竞当作自己的人生方向 , 并赶上了大学正规电竞教育的首班车 , 正式踏上了职业电竞的路程 。
某种程度上看 , 他们是时代的幸运儿 。 赵鹏仍然记得 , 高中毕业时 , 一位考上了北大的同学在同学录上给他留言 , “羡慕你能一直做自己热爱的事情 。 ”
输出冷却后:行业不要“底层搬砖工” , 解说员进场先过秤
经历过高考重压 , 李禹潼并没有完全放松下来 , 她在暑假报了一些解说培训班 。 但真正接触到解说后 , 李禹潼才发现 , 解说和播音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 播音功底是基础中的基础 , 并不能为自己加分 , 甚至有时会因为说话缺乏个人特色扣分 。 解说要求的技能更多、更复杂 , 需要在实践中反复磨炼 。
大一刚入学时 , 李禹潼没有足够的实践机会 , 每天在宿舍无所事事 , 被焦虑感包围 。 直到通过学校组织的活动认识了一些赛事执行人员 , 得到解说的机会 , 这才慢慢丰富了自己的履历 , 今年也签下了MCN机构 , 基本每个周末都要出差 。 刚刚过去的5月里 , 她只休息了5天 。
焦虑感在忙碌中慢慢减轻 , 但并没有消失 。
很多官方赛事对解说员有形体要求 , 比如《王者荣耀》官方赛事方会在门口放一个秤 , 解说员进场先过秤 , 一旦体重不达标就立马换人 。 男性、女性都有形体要求 , 但对女性的标准更严苛 , 男性“只要不过分就行 。 ”
李禹潼深有感触 , 她每天都要提醒自己“不能胖” , 接受采访的当天 , 李禹潼一天只吃了一顿简单的晚餐 。
项目|我在大学学电竞:寒假作业是《王者荣耀》上王者,为做项目“打游戏打到吐”
文章图片

李禹潼(右)和同事的工作照 图源:受访者
和激动人心的比赛氛围相比 , 电竞解说是一份沉重的工作 , 尤其是对新人来说 。 电竞比赛一般在下午一点开始 , 但赛事方会要求解说员早上九点到场 , 加上做造型和通勤的时间 , 五点半便要起床 , 全部结束回到宿舍时 , 往往已经是凌晨两三点 。
有一次 , 李禹潼前一天刚解说完一场比赛 , 第二天又被临时替换上场 , 早上六点钟躺在宿舍的床上 , 又饿又困 , 但还是要起床工作 。
“焦虑”是李禹潼在采访中频频提及的一个词 , 用李禹潼的话来说 , 电竞解说行业需要有成熟经验 , 能直接上岗操作的创造性人才 , 而非“底层搬砖工” , 但大学毕业生很难达到这样的要求 。
并且 , 解说员年龄普遍较低 , 签约公司合同年限基本在3年左右 , 如果大学毕业后再入行 , 容易被限制在某一款游戏中 。 要成为一名职业电竞解说员 , 留给李禹潼的时间并不多 。
解说员对自己解说的游戏也要有比较深的造诣 , 要看到观众看不到的细节 , 要能解读双方的战术 , 比如《和平精英》解说需要记住地图的每一个角落 , 知道哪个六角楼的哪个楼道能藏人 。
为了做好解说 , 自认没有游戏天赋的李禹潼会把游戏中每个英雄的技能点、数值加成、射程范围、成长属性等能背的知识点全部背下来 。 对李禹潼来说 , 打游戏已经不仅仅是娱乐 , 而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 。
更重要的 , 解说员在场上还要知道什么该说 , 什么不该说 , 一旦说错话 , 影响的就是一整场比赛 。 李禹潼记得 , 在一场《王者荣耀》比赛中 , 有解说员不小心透露了测试服一个不确定的内容 , 结果当场被抬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