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背后有着怎样的目的?
“驱除鞑虏 , 恢复中华 , 创立民国 , 平均地权 。 ”是在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时 , 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十六字纲领 , 这也代表了清末民主革命的几大目标 。
所谓“鞑虏” , 是当时对满洲人的一种不友好的称呼 。 而“驱除鞑虏 , 恢复中华” , 实际上代表了自1644年清朝入主中原以来 , 许多人持有的一种观念——清朝为异族入侵 , 并非华夏正统 。
在清初时 , 全国四处此起彼伏的“反清复明”活动 , 表明汉人对满洲为“蛮夷”的观念依然深入民心 。
【日本人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背后有着怎样的目的?】就连中国的属国朝鲜 , 也对清朝面服心不服 。 比如朝鲜派使臣朝拜明朝的资料记载 , 名为《朝天录》 , 而后来改朝换代后 , 朝鲜把向清朝进贡的记载改成了《燕行录》等等 。
为了改变这种观念 , 清朝的统治者们一方面加强对百姓的教化 , 另一方面也鼓励满汉融合 , 让民众逐渐接受了清朝也是华夏正统的思想 。
文章图片
不过 , 尽管在清末 , 满汉融合已经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 但大厦将倾之时 , 华夷之辨的历史问题 , 也一次又一次成为了反对者们攻击清朝的利器 。
在国父孙中山之前 , 已经有人将“恢复华夏”作为推翻清朝的口号 , 一次是由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提出的 , 而另一次 , 竟是由日本人提出的 。
大家可能会觉得疑惑 , 就算我们要恢复中华 , 关你们日本人什么事?
实际上 , 在清末中日甲午战争中 , 日本就真的强行掺和了进来 。
由日本人宗方小太郎所写的檄文——《开诚忠告十八省之豪杰》中 , 提出了推翻满洲 , 恢复华夏的理念 。
文章图片
宗方小太郎写下这篇檄文的时间 , 发生在日本在牙山和丰岛袭击清军 , 正式挑起中日战争后不久 。 而宗方小太郎的企图 , 是利用清初以来满汉两族之间的历史矛盾 , 达到分化中国民众的目的 。
因此 , 在《开诚忠告十八省之豪杰》中 , 宗方小太郎开篇写道:“满清氏元塞外之一蛮族 , 既非受命之德 , 又无功于中国 , 乘朱明之衰运 , 暴力劫夺 , 伪定一时 , 机变百出 , 巧操天下 。 当时豪杰武力不敌 , 吞恨抱愤以至今日 。 ”
接下来 , 宗方小太郎历数清政之失 , “人主暗弱 , 乘帘弄权 , 官吏鬻职 , 军国渎货 , 治道衰颓 , 纲纪不振 。 ”
清末之官场风气 , 确实腐朽堕落 。 战争中将士在前线舍生忘死 , 而大小贪官却在背后贪墨军费 , 以致屡战屡败 , 遭受一次次割地赔款之耻 。 宗方小太郎在华潜伏多年 , 对晚清社会有一定的了解 , 所以上述文字 , 也大多都是事实 。
不过 , 写到后面 , 宗方小太郎渐渐露出了他的狐狸尾巴 。
文章图片
在檄文中 , 日本人给“十八省之豪杰”打了个包票 , 说:“我国之所惩伐在满清朝廷 , 不在贵国人民也;所愿爱新觉罗氏 , 不及耸从士卒也 。 ”挑拨离间的意味 , 昭然若揭 。
另外 , 日本自诩和中国“同文同种” , 号召中国民众集结义军 , “逐满清氏于境外”、“复三代帝王之治” , 还搬出明太祖朱元璋 , 俨然以华夏文明的继承人自居 , 口口声声说要帮中国人恢复华夏 。
然而 , 战争结束后 , 日本却狮子大开口 , 恨不得将中国一口吞下 , 要求中国割让台湾、澎湖、辽东 , 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 。 所谓帮助中国恢复华夏 , 不过是空头支票而已 。 妄想与日本合作 , 则是与虎谋皮 , 得不偿失了 。
- 麝香|皇帝明明瞧不起颂芝,为何要“破她身子”?你看她掌握了啥秘密
- 虚假繁荣的“大正时代”:日本政党为何无法阻止军部崛起?
- 管仲有一毒计,轻而易举就灭掉他国,现在却成了美国的“杀手锏”
- “千古一帝的”的康熙皇帝,为什么让一群“孩子”生擒鳌拜?
- 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未应验,并非其计算有误,而是另有原因
- 《红楼梦》有个“脂砚斋”,存在就是个谜,看破他,不要迷信他!
- 幼儿园出现“戴面具的爷爷”,欺负4岁小女孩,内裤上有血迹
- 欧洲的“匈人帝国”,疆域有多大?
- 从黄忠的事迹来看汉末的“忠烈观”
- 他绝望之际拿出的一份自以为能“保命诏书”,没有想到是这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