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魏“共屯赤金”圜钱
钱币文化 , 贯穿中华文明千年 , 凝注古代先贤智慧 , 它冷面世事 , 承载朝代更迭 , 它融合多元文化 , 是时代的最简练的凝铸 。 圜钱是战国中晚期铸行的一种圜形有孔的钱币 , 因其为圜形圆(或方)孔 , 大小适宜 , 便于流通 , 很快流行开来 。 秦统一六国之后 , 将圆形方孔的圜钱作为统一货币推行至全国 , 于是圜钱就成了我国两千余年间货币的主要形态 。 因此 , 圜钱的出现在中国货币发展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
文章图片
我与远高友先生结缘于郑 , 因泉相识 , 遂成挚友 。 高友先生自幼受家庭熏陶 , 偏爱古钱 , 以先贤著述为师 , 深入考究 , 乐享藏泉钻研之趣 。 他以自己对中国历史和古钱文化独到的理解为脉络悉心收藏 , 唯美即藏 , 故所藏之品尤靓 , 在其孜孜不倦的追求下 , 藏品与日俱增 。 今年无意间的闲谈之间 , 方欣然应允惠让此枚“共屯赤金”圜钱 , 余甚喜之至 , 乃撰以小文 , 记之!(大河报观鉴栏目组历代钱币征集部主任古泉)
文章图片
战国·魏“共屯赤金”圜钱
来源:河南知名钱币收藏家远高友
参阅:中国历史博物馆馆藏战国·魏“共屯赤金”圜钱
著录:清代江标《古泉拓存》、李佐贤之《古泉汇》、《华夏古泉价格图录》、戴葆庭之《足斎泉拓》
战国·魏“共屯赤金”圜钱一枚 , 直径:41mm , 重:9.5g , 战国中晚期魏国所铸 , 共为地名 , 地望约在今河南辉县 。 “屯”通“纯” , “赤金”即是铜 。 钱文含义为:共地(所铸)纯铜(货币) 。 该币铸造极为规范 , 圆形圆孔 , 无轮廓 , 背夷漫 。 正面面文为古篆书 , 四字环读 , 列于圆孔四周 , 文字疏密有致 , 饱满洒脱 , 字口高耸挺拔 , 锈色极佳 , 红翡绿锈状态极为自然 , 品相亦为所知品相最佳之一 , 当为千载难逢收藏佳品 。
“共屯赤金”圜钱存世量之详考
这种铸有地名 , 还标明材质、纯度的货币 , 不仅在圜钱 , 甚至在我国货币史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 其存世极为珍罕 , 国内博物馆仅藏约3枚(其中一枚1982年发现于山西侯马) , 加上公开市场所见仅五枚而已 , 馆藏加上公开市场所见亦不足十品 , 可见其珍罕程度 , 其被泉家誉为“古钱五十名珍”之一 , 为先秦圜钱货币中的大名誉品 。
文章图片
著名钱币收藏家李伟先旧藏“共屯赤金”圜钱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战国·魏“共屯赤金”圜钱】古物与人的情缘 , 穿越时空 , 一切似是前生已定 。 当风尘仆仆的藏者 , 与钟爱之物相遇时 , 看似静默无声 , 但定是情愫涌动 。 终也不知是人选物 , 还是物择人 , 二者朝夕相对 , 相伴相依 , 物久生情韵 , 有了藏着的气息 , 人终多感怀 , 体会了物的精妙 。 今天我们有幸遇到一枚五十名珍的共屯赤金圜钱 , 它穿越两千年风尘而来 , 只为与有缘藏家再续前缘 。
- 麝香|皇帝明明瞧不起颂芝,为何要“破她身子”?你看她掌握了啥秘密
- 虚假繁荣的“大正时代”:日本政党为何无法阻止军部崛起?
- 管仲有一毒计,轻而易举就灭掉他国,现在却成了美国的“杀手锏”
- “千古一帝的”的康熙皇帝,为什么让一群“孩子”生擒鳌拜?
- 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未应验,并非其计算有误,而是另有原因
- 《红楼梦》有个“脂砚斋”,存在就是个谜,看破他,不要迷信他!
- 幼儿园出现“戴面具的爷爷”,欺负4岁小女孩,内裤上有血迹
- 欧洲的“匈人帝国”,疆域有多大?
- 从黄忠的事迹来看汉末的“忠烈观”
- 他绝望之际拿出的一份自以为能“保命诏书”,没有想到是这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