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东北迟迟得不到开发,地缘是主因,中原王朝出辽东就站不住脚

荡子戍辽东 , 连年信不通 。 大家好 , 我是热带榕树 , 本篇讨论中国古代东北的地缘 。
以上两句诗出自唐诗《别离怨》中 , 描述的是儿子戍边 , 与家庭消息断绝的场景 。

古代东北迟迟得不到开发,地缘是主因,中原王朝出辽东就站不住脚
文章图片
辽东大致就是今天的辽宁省 , 地处东北平原南部 , 战国时期就已开发 。 而北方更辽阔的土地要到清末才开始屯垦 。
那么对于一个种植技术满级的文明 , “闯关东”为何来得如此之晚?想要弄明白这个问题 , 还是要从地理上入手 。
一、气候
对于汉、唐、明这样的强盛王朝为什么不大规模开发东北 , 目前网上很多人将之归咎于气候 。
几方面意见总结起来 , 大致就是东北的黑土地虽然非常肥沃 , 但对古人来说实在太冷了 。
我还看到过一些文章从技术、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 。
例如有人认为宋、元时期棉花才逐渐普及 , 没有棉花想要御寒只能靠兽皮 , 兽皮又没法大规模生产 。
还有人提出目前在东北种植的冷水稻是近代从日本引进的 , 古代稻种在寒冷气候下存活率低等等 。
东北农耕
这些困难当然是客观存在的 , 也确实会对古人造成很大的麻烦 , 但我认为以上都不是主要原因 。
气候上讲 , 一方面古人御寒的方式其实是很多样的 , 例如唐代流行的纸衣 。
另一方面汉、唐两个王朝刚好经历了历史上两个著名温暖期 , 上篇已经讨论过了 。
连青藏高原的吐蕃王国人口都能在短时间内激增到1000万左右 , 东北地区肯定也比现在暖和很多 。
或者换个角度思考 , 汉、唐能在纬度与黑龙江相似的新疆北部屯田 , 根本没有理由止步于辽东的 。
你甚至再退一步想 , 明朝棉花已普及 , 却依旧没对东北进行大规模开垦 , 所以气候肯定不是主因 。
如果说气候能克服 , 那农作物方面呢?先不说冷水稻引入中国已是20世纪初 , 闯关东早已如火如荼 。
庄稼不止一种 , 水稻活不了 , 其他作物例如高粱之类的总归能想办法种吧?
可能仍然有人觉得以上观点是一家之言说服力不够 , 那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人的对东北的评价 。

古代东北迟迟得不到开发,地缘是主因,中原王朝出辽东就站不住脚
文章图片
中原王朝很早就对东北的物产和风土人情有着深入的了解 。
战国时期魏国史官在《竹书纪年》中曾提到肃慎国盛产:
“五谷、牛、马、麻布 。 ”
肃慎大致分布范围南起长白山 , 北至黑龙江 , 也就是今天的吉林省和黑龙江省 。
到了汉朝 , 《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
“东夷之域 , 最为平敞 , 土宜五谷 。 ”
东夷具体指代的区域在各个朝代有所不同 , 也没有明确的界限 。
不过《后汉书》讲得很清楚 , 当时东夷指挹娄、高句骊、东沃沮、三韩等 , 差不多也是从辽宁到黑龙江的广阔区域 。
三国时期与东北交流的主要是魏国 , 这个阶段各方面信息就比较丰富了 。
文献中提到比较多的是夫余国 , 王城在今天的长春市 , 领土最北直达黑龙江省桦南县 。 《三国志》对其评价为:
“土地宜五谷 。 ”
再然后隋唐时期高句丽在东北崛起 , 高句丽被消灭后取而代之的是渤海国 。

古代东北迟迟得不到开发,地缘是主因,中原王朝出辽东就站不住脚
文章图片
这两个势力都是高度成熟的农耕文明 , 可能因为当时气温比较高的缘故 , 他们都在大规模种植水稻 。
具体可以参考“卢城稻” , 《新唐书》等典籍对其大加赞赏 。
卢城大概在今天吉林省安土县一带 , 这地方出产的稻米在以农耕为本的大唐居然享誉全国 , 甚至成为皇家贡品!
这些材料总结起来其实很能说明问题 , 简单来说 , 早在战国时期中原王朝就知道东北可以种地 。
甚至不仅仅是可以种地 , 这片土地还特别肥沃 , 文献典籍中对其农耕潜力完全是大加赞赏!
我们先抛开气候寒冷的明朝先不提 , 当时汉、唐武德如此充沛 , 又碰上温暖期 , 为什么不去开发东北?
二、辽河平原
如果看过我前几篇文章 , 应该很清楚地缘结构对历史的影响 , 东北也同样如此 。
最早对东北产生兴趣的是战国时期的燕国 , 大约在公元前300年左右 , 燕人开始向燕山以北渗透 。
如图所示 , 中原王朝与游牧部族的分界线为长城 , 而长城是沿燕山、阴山等山脉前行的 。
东北平原在燕山以北 , 地缘上大致是被燕山、长白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围起来封闭式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