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东北迟迟得不到开发,地缘是主因,中原王朝出辽东就站不住脚( 二 )
东北平原南方为辽河平原 , 北方为松嫩平原 , 当然这个不太重要 。
两大平原之间一马平川 , 地理上是完全没有障碍的 , 划分的依据是河流 。
大家只要知道翻过燕山先到辽河平原 , 也就是辽东地区 , 只有过了辽河平原才能进入松嫩平原就行 。
古代中原王朝很早就开发了辽河平原 , 那么为何又迟迟不向北进军呢?
刚刚这张图是很简略的 , 大家估计感受不到燕山的险峻 , 下面我将用地形图与大家探讨辽河平原的地理特征 。
要进入辽河平原 , 最大的阻碍是燕山山脉 , 雄立于此的长城让游牧部族有多头疼 , 中原王朝翻过这座山时就有多麻烦 。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 燕山最东边靠海有一条狭长且平坦的通道 , 也就是辽西走廊 。
明朝对抗清军著名的关宁锦防线就矗立于此 , 当然险要归险要 , 如果没人把守还是很好走的 。
最大的问题在于辽西走廊在北宋以前是不存在的!曹操曾经作诗:
“东临碣石 , 以观沧海 。 ”
碣石即今天的葫芦岛 , 因为当时气候较暖 , 海水内侵等种种原因 , 你最多只能跑到葫芦岛附近 。
直到北宋时期辽西走廊才全线贯通 , 顺带一提 , 当时北宋联金灭辽 , 双方使者沟通走的就是这条路 。
那么在此之前中原王朝要怎么前往东北呢?很简单 , 老老实实翻山越岭就行了 。
古人大致开辟的线路有三条:
一是从冷口、刘家口翻越燕山 。
二是从喜峰口翻越燕山 。
三是从古北口走到喜峰口那条路上翻越燕山 。
文章图片
当然无论怎么走都要在崇山峻岭中来回折腾 , 千难万险 , 也正因如此 , 中原王朝的力量很难辐射到东北平原 。
更糟糕的是辽河平原的地缘结构 。 你出燕山进入平原地带后很快会四面受敌!
辽河上游是燕山山脉与大兴安岭的交界处 , 刚好有个很大的口子连通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 。
只要游牧民族愿意 , 成千上万的骑兵随时随地都能冲进来!
那能不能把这地方堵住呢?不行 , 这个口子现在叫西拉木伦河 , 大片的茂盛草原 。
鲜卑、契丹等游牧部族就是从这里发家的 , 你能把人家暴兵的地方堵住吗?
辽河平原北面是松嫩平原 , 渔猎部族的大本营 , 两个平原间无险可守 , 人家想南下进攻也是分分钟的事情 。
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话讲 , 中原王朝想开发东北 , 刚行动就会被燕山山脉释放了一个虚弱光环 。
然后还要在辽河平原这样的四战之地被游牧部族和渔猎部族混合双打 。
既然如此 , 辽东又是如何开发的呢?大家看图 。
辽河平原东南部有一系列的丘陵 , 即“辽东丘陵”和“辽西丘陵” , 属于长白山和燕山的延伸 。
燕国据此构筑了辽东长城 , 从此中原王朝的势力范围基本固定 。
【古代东北迟迟得不到开发,地缘是主因,中原王朝出辽东就站不住脚】再往北虽然土地肥沃 , 但无险可守 , 无论如何也是顶不住的 。
这个问题你能从汉、唐很多史料中发现端倪 , 例如《汉书》记载:
“匈奴日已骄 , 岁入边 , 云中、辽东最甚 。 ”
唐朝的例子更能说明情况 , 《新唐书》记载唐高宗灭亡高句丽后:
“剖其地为都护府者九 , 州四十二 , 县百 。 ”
某种程度上讲 , 此时中原势力前所未有地深入到了东北地区 , 之后就是周围部族无休止的车轮战 。
公元676年 , 唐军顶不住新罗的攻势 , 安东都护府从平壤内迁到了抚顺 。
公元696年 , 契丹击败唐军 , 切断了辽东与内地的联系 。
公元697年 , 粟末回迁辽东 , 并在天门岭之战中取得胜利 。
到了这个地步唐朝的统治难以为继 , 公元714年安东都护府搬到了营州 , 也就是辽宁省朝阳市 , 后来干脆撤销了 。
明朝的情况其实也差不多 , 虽然没有大规模战役 , 但东北渔猎部族的治安袭击肯定不少 。
例如《重建永宁寺记》 , 就是在奴儿干都司地标性建筑永宁寺让人砸了以后重建时留下的文稿 。
三、嫁妆
所以东北开荒的关键难点从来不是气候和技术 , 而是和平与治安 。
只要有几十年的太平日子慢慢搞建设 , 农耕文明肯定能够从辽河平原向松嫩平原进军 , 甚至跑到外兴安岭屯田 。
网上有这样一种说法 , 东北是清朝带给中华民族的嫁妆 , 实际上是有些道理的 。
当东北渔猎部族入主中原 , 此时作为龙兴之地 , 去东北开垦就不存在安全问题了 。
- 秦国|台湾出版的中国古代地图什么样?秦国版图变大,个别朝代非常经典
- 后宫史|古代打仗时间周期长,士兵们怎样处理生理需求?都是用这3种办法
- 李世民发明了一种职业,古代女子对此十分痛恨,现如今却非常流行
- 古代人如厕解密,老百姓没有厕纸,用什么清洁?
- 皇姑屯事件后,失去张作霖的张学良,走了哪几步棋夺取了东北大权
- 张学良被软禁54年,他麾下的30万东北军,为何没人来救他?
- 古代盐很珍贵不得私自贩卖,那咸鱼又该如何处理?官府早有对策
- 中西法治社会的起源,探究古代法制文明的异同
- 古代高考结束后怎么庆祝,谢师宴是最基本的,方式比现在丰富多了
- 改朝换代是历史必然?为何我国古代始终有王朝更迭的历史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