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父母如何做孩子的策展人?( 四 )


小孩子也是一样 , 我儿子看亚述展对狮子的情绪有感受的时候 , 我就觉得特别感动 。 孩子对艺术品产生了共鸣 , 这是一个很难得的事情 。 当然他现在长大了 , 可以自主阅读了 , 下一次再去大英博物馆时 , 他可能就会专门去看古埃及古罗马的那些说明牌 , 这也是另外一种观展方式 。
李树波:孩子的直观感受能力 , 不是天生就有 , 也不是培养了就能立竿见影 , 但是它一定会出来 。 在某一个时刻孩子就会有这种感受 , 比如像你儿子忽然就感受到画作中狮子的情绪了 。
李晓欣:有时候我发现小孩子在这方面的敏锐度比大人还要高 , 而且想象力很丰富 。 家长要做的 , 就是怎样去保持他们对周遭事物的敏感 , 并且在他分享这些联想的时候 , 给他适时的反馈 , 让他把这种敏感延续下去 , 这都是一些很珍贵的能力 。
李树波:是的 , 别让孩子觉得 , 我说一句话是无足轻重的 , 因为对他们而言 , 这就是在审美上逐渐独立起来的过程 。 要建立起对这种能力的自信心 , 让他更加敢于把这种能力表达出来 , 去发展这种能力 。
本版整理/竹马 供图/晓欣 树波
问答
1.如果所在城市没有艺术展的资源 , 有一些家庭也没法去看艺术展 , 怎样让孩子去感受艺术呢?
李晓欣:其实艺术不是一个只在博物馆里面才有的东西 , 生活中也有很多美的东西可以去发掘 , 小到家里面一件东西的设计、衣服上面的图案、大街上的广告牌 , 美的东西或者这种视觉性的东西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 。 但有时候因为冲击太多了 , 反而会变成一种钝感 , 让我们失去对这些东西的感受能力了 。 家长如果自己也去尝试多留意的话 , 就会发现其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多美的事物 , 或者说一些特殊的形状、图案是可以提醒孩子去观察、感受的 。
网上也有很多资源 , 世界各大博物馆都开放了网上藏品库 , 还有很多馆提供了云看展的服务等等 , 都需要家长多做一些功课去了解 。
李树波:自然是最好的一个美的大宝库 , 我挺喜欢日本人的态度 , 真的把欣赏自然这件事情做到极致 。 青苔也可以赏玩 , 当然这是从中国学去的 , 南北朝以来我们就开始欣赏青苔 , 任何一个自然的痕迹都变成一种审美的体验 。 还有地方风物 , 去感受你身边的环境 , 也是一种艺术创造的途径 。
2.如何引导十几岁的青少年到博物馆参观?
李晓欣:如果是当代艺术类的话 , 我会比较鼓励他们进行一些临摹创作 , 然后去做一些更深入的历史方面的思考 , 比方说去了解艺术家的生平、创作的背景等等 , 而不是纯视觉上面的东西 , 因为青少年一般已经建立起对文本比较好的理解能力了 。 如果能够把一些背景的东西都放在里面 , 去加以引申 , 也能引导他们去思考一些艺术创作以外更深刻的话题 。
李树波:其实十几岁的青少年的话 , 可以给他们介绍一些艺术史的概念了;还可以让他去描述一个作品 , 就是说通过文字描述自己看到了什么 , 以及有什么印象 , 他们已经可以进入表达这个阶段了 。 如果从小就很独立地去感受和观察 , 去产生自我的审美体验的话 , 到青少年阶段他们就可以尝试着把它们都表达出来 。 这个年龄的青少年 , 其实已经可以写出很好的艺术鉴赏和评论等文本了 。
3.我在努力创造各种机会带孩子去博物馆 , 但孩子只对去吃冰淇淋有兴趣 。 怎么破?
李晓欣:我也是花了很长时间 , 才让孩子不抗拒进入博物馆的空间 , 毕竟他们理解的世界跟我们理解的世界是不一样的 。 他想要去吃冰淇淋 , 至少说明他想要去对不对?所以要提供很多不一样的选择 , 而且要在他小一点的时候投其所好 , 让他对博物馆或者说展览这个东西先不要产生恐惧心理 , 不要变成一种学习任务 。 小孩子的兴趣是会变的 , 像我孩子小时候喜欢汽车 , 现在不喜欢汽车喜欢古罗马了 , 我就可以准备再带他去大英博物馆 , 应该就不会像上次那么悲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