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齐鲁医典|考古学教授眩晕十三年 终于在山东迎来寻医之路转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采访人员 秦聪聪
“我太痛苦了,而且还容易出危险,我就算把这个功能牺牲掉,不要了,也要把这个病治好!”十三年来,时而发作的眩晕让王先生痛苦不已。随着病情的进展,眩晕程度和发作次数越来越多,身为一名考古学教授,一度无法参与他挚爱的考古工作。好在,经过山东省耳鼻喉医院、山东省眩晕病防治中心专家团队的努力,一台手术从根本上治好了困扰他十几年的疾病。
教授|齐鲁医典|考古学教授眩晕十三年 终于在山东迎来寻医之路转机
文章插图
被眩晕困扰十余年,考古学教授千里求医
发现眩晕的存在,大约是在2008年。不过当时一年来也只发作几次,在医生的指导和锻炼下采取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也还不错,王教授并没有太在意。而近几年,王教授的眩晕程度和发作次数严重起来。特别是今年五月份,二十天就发作了六七次。
他是一名考古学教授,在东北三省及韩国等地有野外考古工作,还需要经常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而眩晕症的骤然发作机制总是让教授心里在参加这些工作时忐忑不安。
“原本正常的一个人可能在几秒钟之内就会倒在地上,恶心呕吐、天旋地转、手脚麻木,长时间的眩晕感让自己久久缓不过神来,如果在开会的时候眩晕发作,不仅影响自己的安全也会影响会议的进程,尤其是在国外开会的时候,本来就有语言障碍,如果发病那就更麻烦了。”王教授说。
学校领导了解这个事情后,为安全起见,几乎不会让教授来回奔波,但他的心里始终有一道坎过不去:自己肩膀上的担子还很重,手下的博士生、硕士生还需要培养,研究室里的研究还要进行,野外考古工作还要继续!
幸运的是,困扰十多年眩晕病症的教授在今年遇到了转机。有同事在报纸上看到了山东省耳鼻喉医院/山东省眩晕病防治中心通过半规管阻塞术治疗顽固性梅尼埃病眩晕症的疗效非常显著,而这一新型手术治疗方式与王教授所患疾病十分相符。
王教授在了解到这一消息后展开了全方位的资料搜索,通过电视报道、专科报刊、知网文献查阅了张道宫团队关于半规管阻塞术的治疗方式和相关案例,通过对张道宫团队的深入了解,王教授决定不远千里从长春来到山东省耳鼻喉医院/山东省眩晕病防治中心进行治疗。
教授|齐鲁医典|考古学教授眩晕十三年 终于在山东迎来寻医之路转机
文章插图
专家团队轮番劝说,眩晕患者终于接受最合适的方案
在了解到王教授的病情状况和以往检查病例报告后,张道宫团队中的吕亚峰副主任就立马为教授办理了住院手续。在此期间,吕亚峰副主任和李爽医师从眩晕症基础知识一点一点为王教授讲解,以便让王教授对自己的病情有更加清楚的认知。吕亚峰副主任还协同张道宫主任、樊兆民主任就教授病情进行了专家会诊,根据王教授的听力状况和眩晕程度定制了内淋巴囊减压术这一治疗方案。
只是,在眩晕病房510住着的王教授对于自身病情的研究也算是半个专家了,此番从长春远赴济南来到山东省耳鼻喉医院也是做了十足的功课,尤其是对张道宫团队针对梅尼埃病所开展的半规管阻塞术情有独钟。
王教授坚持想要做半规管阻塞术, 山东省耳鼻喉医院/山东省眩晕病防治中心中的张道宫主任和樊兆民主任听闻此消息,特地来到王教授的病房里将半规管阻塞术和内淋巴囊减压术这两种术种进行介绍,将两种手术的优缺点给王教授一一讲解,并提到其听力的下降程度并没有达到做半规管阻塞术的程度。 而半规管阻塞术眩晕控制率相较于内耳淋巴囊减压术控制率会高一些,但对患者的前庭功能、听力功能的损伤也相应会大一些。
为了让王教授改变自己最初的意愿,接受目前最适合的手术治疗方式,山东省耳鼻喉医院党委书记、全国知名耳科专家王海波教授也来到了510病房里,从整个医学的角度、病症状况给王教授进行分析。
这一次,王教授终于被医院和专家们的精神所打动了,准备听从专家安排,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科学治疗。
教授|齐鲁医典|考古学教授眩晕十三年 终于在山东迎来寻医之路转机
文章插图
一台手术解烦忧,远程复诊贴心又暖心
手术前一天,忙完一天工作的吕亚峰副主任还特地来到王教授病房,针对手术的注意事项以及术后可能会出现的头晕、耳鸣等情况再次交代,这些暖心的举动无疑是给术前紧张的王教授吃了一颗定心丸。
教授|齐鲁医典|考古学教授眩晕十三年 终于在山东迎来寻医之路转机
文章插图
手术顺利进行,手术后的相关检查报告显示王教授各项指标恢复的也都不错。6月25日,王教授要出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