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医大二附院|科研临床两促进,创新高质量发展

肺是人体吐故纳新的重要器官,人的各项生命活动都是在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一呼一吸之间完成的。呼吸对于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呼吸系统的健康也直接关乎着人们的健康生活质量。安医大二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作为安徽省最大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承担着重要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科室也是安医大二附院第一个获批的呼吸危重症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安徽省危重症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成立对学科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2020年12月30日,中心正式获批。目前,中心以安徽医科大学为依托,逐步构建起三级医院服务网络,安医大二附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卉担任中心主任。中心还设立了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围绕呼吸危重症、复杂肺部感染开展临床研究,通过基础与临床结合,逐渐提高疑难危重症的临床诊疗能力。以点带面,带动整个区域医疗的高质量发展是研究中心的工作目标。
从团队初建到中心成立,中心成员携手奋进,深耕呼吸危重领域,尊重科学、一线抗疫,重视人才、与时俱进,不懈寻求创新突破,不断推动医疗科研成果转化,在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的同时取得了丰硕的发展成果。
安医大二附院|科研临床两促进,创新高质量发展
文章插图

安医大二附院|科研临床两促进,创新高质量发展】安徽省危重症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安医大二附院供图
亚专科分诊 术业有专攻
研究中心强劲的科研实力,得益于其充沛的研究资源与临床资源。中心包含1个安徽省呼吸疾病临床重点专科、1个研究型临床药物试验病房,具备完善的数据及生物样本管理规章制度及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国家呼吸与危重症学科(PCCM)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拥有多名国家PCCM认证专家。
大学丰富的研究资源、专业化的数据管理团队以及安全的制度保障为学科的基础研究以及转化研究奠定了基础。基于这样的优势,中心率先构建各亚专科分组,成为省内首个实现亚专科分诊收治病人的呼吸学科,真正实现“术业有专攻”。
亚专科分诊能够明确诊治范围,专病专治。这也就意味着,专科诊疗的针对性大大提高,能够提升确诊率与治愈率。据了解,近4年来,亚专科收住率达90%以上。其中呼吸危重症亚专科拥有4个病区,主要收治重症肺炎、间质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等危重症病患。中心在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和研究方面均具有良好的基础,曾成功救治重症甲流患者、ARDS及脓毒血症合并休克患者。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为抗击疫情的中坚力量。新型冠状病毒对于人体的呼吸系统破坏性极强,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面临严重威胁。中心全体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始终冲在抗疫第一线,白衣为甲、逆行出征,同病毒短兵相接,承担起医院发热门诊、观察病房、确诊病房等主要岗位。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利用特色诊疗技术,攻坚克难,对疾病提出合理的预防及治疗方案。呼吸危重症救治体系具备开展机械通气、床旁CRRT、ECMO 等危重症救治能力,这也为收治重症患者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支撑。
安医大二附院|科研临床两促进,创新高质量发展
文章插图

安徽省危重症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安医大二附院供图
人才显优势 科技惠患者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研究中心以多种方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人才基础扎实,优势凸显。在中心主任赵卉带领下,中心团队在临床、科研、教学方面为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创造了众多的科研成果,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中心设立学术委员会,聘任国内呼吸领域领军人才担任主任委员及副主任委员,委员覆盖全省各级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团队成员囊括“江淮名医”、卫健委中青年领军人才等。
目前,该中心拥有80余名医护人员,其中博士8名、硕士16名,在急性肺损伤、肺部感染、气道疾病、肺纤维化等领域均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团队成员在近三年主持呼吸领域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获得授权专利5项,第一或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5篇,其中影响因子5分以上的论文3篇。
中心采取柔性引才与激励培养政策,因才施策,对不同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设定了具体目标,给予适当的激励与保障。通过大学生技能大赛培训指导、举办继续教育学习班、学术论坛年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各级医院呼吸内科医生的帮助指导,充分发挥了学科的示范和辐射作用。近3年来,中心已经举办国家级继教班6次,省级学术论坛5次,每年承办的呼吸医师协会年会、安徽省呼吸病年会等,为推动全省业界学术交流提供了宽广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