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欢迎来到只为不聊商业也不搞钱、只为丰富你的周末生活的36氪周末副刊 。
本周科技圈备受热议的破圈事件是特斯拉CEO马斯克同时在推特和微博上po了一首七步诗:“Humankind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
虽然人称“钢铁侠”的马斯克向来不走寻常路 , 从和知名新生代歌手Grimes谈恋爱到最近又对联合国就“逼捐”一事打起了嘴仗 , 不过此番吟诗的“马诗客”还是让广大中国网友顿时感觉次元壁穿破 , 大家纷纷在其推文下或对诗打趣或留言表示错愕 , 当然 , 还有人慷慨解囊打赏了世界首富 。
文章图片
(网友制作的表情包:正常的亿万富翁VS放浪形骸的马斯克)
其实此番马斯克吟诗可看做近些年在外国人中间兴起的中国文化热的一个映照 , 从特朗普外孙女会背中文诗到流行偶像如NickiMinaj甚至普通人热爱在纹身的时候纹上汉字 , 随着全球化深入和老外对中国的好奇心不断提升 , 在文化交流领域颇有东学西渐之势 。
本期周末副刊我们就围绕中西文化交流的话题 , 看看有哪些文娱选择值得推荐吧 。
一、书籍
文章图片
图片来自豆瓣
《鱼翅与花椒》是一个英国女孩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观察笔记 , 这位英国人爱吃爱到选择去到四川的一家烹饪学校进行学习 , 由此也开启了一场奇妙的美食历险记 。
从遥远的甘肃乡村到迷人的扬州古城 , 在穿越地理界线、品尝不同地区食物差异的同时 , 英国人扶霞也在逐渐深入了解各地的风土与人文景观 。
在游历中国15年之后 , 回到位于英格兰的自家厨房的时候 , 扶霞却发现当时在中国吃得津津有味的食物 , 在此刻的英式厨房里为何显得如此怪异?你会发现跨文化饮食或许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 。
这本书堪称外国人对中国饮食最为细致和周全的描绘 , 也让我们得以从一个稍远的距离、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来重新看待习以为常的食物与中国式生活方式 。
二、影视
文章图片
图片来自豆瓣
若问去年疫情封锁期间让英国人留下最深印象的中国人 , 估计很多人的回答会是生于一千多年前的“杜甫” 。
英国BBC于2020年推出了一部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 让众多原先并不了解中国诗歌和杜甫其人的英国观众领略到了唐朝“诗圣”的魅力 。 片中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按照杜甫生平足迹 , 逐一探访在诗人人生中留下印记的城市和历史事件 , 一边伴随由老戏骨伊恩·麦克莱恩爵士(《指环王》中甘道夫扮演者)缓缓念出的英译版杜诗 。
有趣的是 , 伊恩·麦克莱恩曾演过莎剧《李尔王》 , 网友表示他念的是莎翁腔版“杜甫” 。 此外纪录片中被翻译成了英文的杜诗 , 让一些观众觉得总仿佛少了些什么 , 这也或许正是跨文化交流的难处所在 , 不管是中文诗被英译 , 还是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被译成中文 , 只能说在意义上是无限接近而无法完全抵达 。
三、播客
文章图片
图片来自小宇宙
近期社交网络上很火爆的一个话题是有关纽约时报上的一篇题为’Whoisthebadartfriend?’的文章 , 具体内容可参见《肾、小说和女作家之战》这篇公众号文章 。
一贯关注影视文化的“小声喧哗”播客这次也不同寻常地来聊了这个真实文本故事 , 因为这个真实事件中反映出的关于流行文化和社会议题的讨论太值得被反复寻觅和思考了 。 有关种族、阶级的话术构建到底是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对于“善良”的界定和信念究竟能带我们通往怎样幽深的地方?
即使你没有读过上述的这个有关两个女作家的故事 , 也可以来直接听听“小声喧哗的这期播客 , 因为故事本身并不复杂 , 而从主播四人各自关注的角度和不同见解里 , 你可以重新构建自己对于这一事件的认知和判断 。
这期讨论让我想起罗翔老师所说的:“不要去爱抽象的人 , 而要去爱具体的人” 。
四、游戏
文章图片
《微软模拟飞行(2020)》
在元宇宙概念持续火热的背景下 , 本周微软也宣布了杀向元宇宙的计划——推出相当于“元宇宙里的Excel和PPT”的Teams、Mesh、AzureOpenAI、Loop等多个产品 。
稿源:(36氪)
【】网址:/a/2021/1107/110G20461H021.html
标题:马斯克的豆萁、鱼翅与花椒丨周末副刊vol.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