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创作是一种观察生活的方式 , 也是获取思想的一种方式 。 在创作中 , 我们敏感地捕获新的视角 , 新的思考 , 新的反馈 。 在前往自我的深处同时 , 慢慢接近这个世界的深处 。
你是否对生活进行过细心地观察 , 由此找到与另一世界相连的独特接口?你是否能在一则视频中发现创作新的可能?当从影像创作者的角度出发 , 创意又会是什么样子?
文章图片
这一期 , 巨量引擎推出的创意播客节目《意思波儿》 , 依然由互联网创意人毛冬主持 , 邀请了正在热播的电影《乌海》导演周子阳、摄影师戴显婧和互联网创意人徐凯敏 , 从创作者的角度 , 一起探讨创意的新可能 。
创作者的“洞察”究竟是什么?
众所周知 , 在广告与创意行业中 , 洞察具有特定的含义 , 但从创作者的角度出发 , 洞察又存在着不同的解读 。 作为影像工作者的戴显婧来说 , 她认为洞察不一定需要有什么先变条件 , 而在于自我对周遭环境是否具有一定的敏感度 , 是否对事物具有好奇心和深入了解的驱动力 。
文章图片
同时 , 导演周子阳说道:“‘洞察’是广告行业的词汇 , 在我的创作朋友中 , 我们从来不聊这个词 , 而谈论更多是你是否足够敏感和敏锐 , 这种东西实际上就是你感知和捕捉真相的能力体现 。 ”
因此 , 当洞察从广告行业进入到创作者中 , 它所代表的含义其实各不相同 , 广告行业的洞察更偏重在对受众和消费者的行为上 , 需要你能读懂消费者 , 最终为营销而服务 。 而创作者眼中的洞察偏向对生活事物的敏感和敏锐 , 需要你有观察生活的感知力 , 受个体环境影响 , 敏感类型差异 , 这就要求创作者需融入到生活当中 , 不能闭门造车 。
作为一名创作者 , 是该扬长避短还是补齐短板?
影像创作者戴显婧说道:“对于创作而言 , 扬长避短和补齐短板并不是一个选择题 , 创作就像一个海绵 , 它是不断在汲取新东西的过程 , 也是在不断建立新兴趣和打破的过程 , 而最终还是在于创作者本身目的所在 。 ”对于所擅长的东西 , 不拒绝夯实 , 对于不擅长的东西 , 也不拒绝尝试 , 就创作本身来讲 , 其实就是通过深入到自我的世界中 , 去找寻问题答案的过程 。
创作内容也更像是一个寻找答案 , 自我表达的过程 。 在导演周子阳眼中 , 他说:“人如果不创作很难有思想 , 人是社会的个体 , 探索人的内心深处其实也是世界的深处 。 ”创作是一个不断把思想聚焦凝练的方式 , 同处在太阳底下的人 , 更重要的是在创作的时候 , 你是否能把产生的问题让它找到最终的收口 。 所以 , 创作者需要不断积极地思考 , 去接触新鲜事物 , 但也需要不断深入自我深处 。
文章图片
【意思波儿:《乌海》主创团队 聊聊影视创作里的创意】创作的表达上 , 如何不流于形式而有内容?
对于影像创作者来说 , 偏重利用视觉呈现来讲故事 , 同样于广告片而言也是如此 。 用镜头展现内容 , 让画面更具有内容性非常重要 。 但不同的是 , 有的人所拍出来的视频画面空洞 , 无内容 , 但有的人却能把为画面赋予内容的灵魂 。 就此 , 摄影师戴显婧说道:“虽然作品都是主观的 , 感受也是见仁见智的 , 但能否有内容还是取决于创作者在拍摄中对人的观察 , 是否是真实的 , 故事的挖掘是否足够有深度 。 ”画面的内容并不单纯是结构、图画色彩 , 还需要有人情味 , 最主要的是还原一种真实感 。
而在导演周子阳的眼中 , 就如同他在拍摄《乌海》时 , 电影的创作在他看来是非常丰富的 , 可能有时候在视觉上会呈现得稍弱 , 但也是分类别而言 , 商业大片或许更偏向视觉呈现 , 但现实主义的影片会更注重现实 , 表现人内心的真实情感 , 在镜头语言上会与人物情感相匹配 。
因此 , 在他们看来 , 技术一定是服务于表达的 , 任何形式的呈现 , 最终都会指向表达内容本身 。
如何看待把创作内容商业化?
创作与商业两者向来都有着紧密的关系 , 而内容变现也是很多创作者商业化的路径 。 但有时候 , 创作逐渐商业化 , 会引起部分创作者的排斥 , 因为在很多人眼中 , 创作是很纯粹的东西 , 而商业是带有谋利性、目的性的 , 这两者看上去似乎具有着天然的对冲关系 。 但在摄影师戴显婧看来 , 她说:“我很尊重商业 , 很多企业家和商业经济也在推动社会发展 。 但就我的作品而言 , 它是一种纪录片或者说非虚构的内容 , 并没有直接的转化方式 。 因此 , 做纯粹的创作者就专注创作 , 如果一开始就奔着商业化的目的 , 收效肯定甚微 , 还不如在最初就用理性去思考出一条商业化创作的路径 。 ”
稿源:(大众网)
【】网址:/a/2021/1201/120112135392021.html
标题:意思波儿:《乌海》主创团队 聊聊影视创作里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