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原题为: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院长麦刚:“管理者要为职工搭建成才的舞台”
作为“成德绵”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距离四川省成都市50公里外的德阳市区,有一家服务300多万名百姓的三甲医院——德阳市人民医院。如何为德阳百姓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是德阳市人民医院院长麦刚心中的头等大事。
7年来,在麦刚的带领下,医院致力于探索本土化、个性化、多渠道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将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深度融合,通过打造快速、高效的“大急救平台”等项目,擎起了当地百姓的生命之托。
接地气 人才培养追求“本土化”“个性化”
如何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绩效,摸索出一套适合德阳市人民医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麦刚上任该院院长后持续深入思考的问题。
2015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胆胰外科专家麦刚任职德阳市人民医院院长。生在华西、长在华西、工作在华西,对于华西的一草一木都十分熟悉的麦刚清醒地意识到,德阳市人民医院并不适合照抄华西的“作业”。
作为地市级医院,当时的德阳市人民医院只有9个四川省重点专科,还没有1个四川省重点学科,医护人员学历整体偏低,甚至少数职工对某些管理制度还有抵触情绪。
相比很多兄弟单位每年花费巨资引进人才的策略,麦刚提出“职工本土化、个性化人才培养计划”,把用来引进高端顶级人才的这部分费用,作为核心骨干人才的培养基金。
按照本土化、个性化、多渠道的人才培养方针,医院设置院级杰出青年医师培育计划,落实人才动态考核机制,建立出国出境研究专项基金,培养国际化的核心骨干人才。在这项计划中,职工读书期间的工资、绩效、奖金一分不少,拿到相应的学位后,医院全额报销学费。
2015年至2020年,医院共计有500余位管理骨干、学术骨干及其他专业骨干赴外接受专项培训,一批新生代学术骨干和管理骨干已显现出很好的引领作用。几年间,医院仅通过学历提升拿到护理学硕士学位的护士就超过了50位。
有员工感慨地说:“我以前也没太大的理想抱负,没想到现在还能有机会出国留学,进行学历提升。”
人才能力的逐步提升引领着学科的迅猛发展。据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医院已拥有骨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普外科和检验科5个四川省重点学科,以及14个四川省重点专科,在四川省地市级医院中排名前3位,连续两年在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数量居省内地市级医院第一位,3个科室的科技量值(STEM)进入全国前百强。
麦刚说:“每个人都有成为人才的潜质,管理者就是要为他们提供成才的舞台。”
大视野 打造快速高效“大急救平台”
对于危急重症患者而言,理想的救治流程是在急诊区域内完成抢救所必需的辅助检查和应急处置,实现“一站式”急救。
围绕这个目标,2017年,在麦刚的直接推动下,德阳市人民医院对2000平方米急诊区域的空间布局进行再造;两间高级别急诊手术室、急诊CT、急诊检验、抢救用血等资源都直接设置在急诊区域内;新的“大急救平台”模式将以前“患者被推着四处做检查”转变为现在“医生围着患者转”。
据悉,流程改造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的平均时间为108分钟;流程改造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平均救治时间已经提高到68.9分钟。
在“大急救平台”上,医院的国家级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孕产妇危急重症急救中心、新生儿危急重症急救中心、上消化道大出血中心等七大中心医疗团队分为AB组待命。
在德阳市人民医院,国际通用的无线电通话遇难求救信号“Mayday”被应用于极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中,该信号会在医院信息系统中被标记。在患者转运过程中,转运车会悬挂红色警示灯。
医院所有部门、所有环节看到和收到该信号,都会提前做好准备,提供优先、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为患者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麦刚说:“将‘Mayday’的理念引用到医疗行业,是对生命敬畏的体现,更是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彰显。”
2020年12月2日,麦刚以其专业的学术造诣及突出的医院改革成果,被评为“四川省先进工作者”。
奋进新时代,德阳市人民医院将引入“质量、安全、舒适、流程”的设计理念,以医院本部为中心,形成一体两翼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全力推动智慧医院建设。
放眼未来,德医人信心满怀,坚定前行。
(荆渝冰)
【 麦刚|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院长麦刚:“管理者要为职工搭建成才的舞台”】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13H2FTZ9】获取授权信息。
责任编辑: 小云
- 心理咨询室|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开设心身消化科
- 四川省人民医院|金川县人民医院成功开展6例膝关节置换手术
- 中藏医院|四川省骨科医院与松潘县中藏医院专科联盟
- 代谢性|西南医科大学获批建设代谢性血管疾病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药液|最新版四川省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控技术指南来了
- 规范化|合江县中医医院正式成为四川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协同单位
- 四川省肿瘤医院|患者报告结局 将更好助力肺癌术后康复
- 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启动2022年对口支援工作
- 症状|创新肺癌术后管理新模式,四川省肿瘤医院李强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在全球顶尖肿瘤学期刊发表
- 四川省肿瘤医院|坚持以病人为本 一切从病人出发——我国学者创新肺癌术后管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