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第3410期文化产业评论
从上映不被重视 , 到豆瓣评分从开分时的8.1跃升8.3 , 《爱情神话》在2021年年末被许多网友列为高分惊喜之作 。 作为一部全沪语对白的电影 , 《爱情神话》既得到上海地区观众对于上海方言的赞赏 , 但也被许多全国其他地区的观众所诟病 。 方言加持 , 使影视创作具备真实感 , 同时展现了地域文化 , 而还应该反思的还有方言电影本身的大众化区隔与滥用现象 。
作者|郭雪梅(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三川汇文旅体研究院研究员)
编审|卢敏(三川汇文旅体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豆瓣高分《爱情神话》,却创造不了方言电影的票房神话?】编辑|半岛
来源|文化产业评论
?圣诞前夕 , 以魔都上海为背景演绎的《爱情神话》一上映 , 就开始引起网友热议 。 一方面是其中夹杂的女性意识的崛起 , 另一方面则是对上海方言长久未得到尽兴演绎的愿望满足 。
截止目前 , 该影片已在豆瓣获评分8.3分 。 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 , 《爱情神话》还获得2021年圣诞档首映日票房冠军 , 总票房1.73亿(还在上涨) 。
文章图片
作为一部几乎原汁原味呈现上海人情世故的电影 , 《爱情神话》还恰到好处地与现代元素相结合 。 而倘若往前追溯 , 其实早在多年前 , 沪语电影《股疯》《海上花》《罗曼蒂克消亡史》等也曾引起人们对于上海的关注 。 不过 , 这次激发更多讨论的还有难得一见的纯正上海方言 。
文章图片
△淘票票《爱情神话》前排评论
?
方言电影的“黄金时代”
摒弃普通话 , 选择方言来展现电影台词的现象 , 其实近几年一直都比较繁荣 。 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通过不完全统计 , 发现至少有17种已出现在电影创作中的方言 , 除表中列举外 , 这17种还包括粤语电影以及《爱情神话》代表的沪语电影 。
文章图片
方言电影发展蒸蒸日上 , 甚至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 它的发展背后也有着一些自带的基本规律 。
导演的地域特色
许多方言电影的出现往往和导演有着密切联系 , 特别是一些在大众中本就缺乏认知的一些方言 。 出生于藏族自治州的万玛才旦和出生于贵州省凯里市的毕赣 , 通过自带地域本土特色的执导电影成功进入人们视野 , 例如万玛才旦的藏语电影《撞死了一只羊》 , 毕赣的贵州凯里话电影《路边野餐》 。
文章图片
其实追溯更久远一点 , 张艺谋早期拍摄的《秋菊打官司》、科长贾樟柯的系列好评电影《小武》《天注定》等都使用了他们自己家乡的方言 。
一方面 , 这便于导演将自身想要表达的主题更加细致化 , 同时 , 也通过不断推出的方言电影树立起导演个人的美学风格 , 进而制造出一种“品牌”特色 。
以“方言”为卖点
除却导演自带的地域特色外 , 如今“方言版”还成功变成人们看电影时十分关心的影响因素 。 例如《让子弹飞》《无名之辈》等知名度较高的电影 , 其四川话的演绎是整部电影喜剧效果的最大加成 , 这也是人们热衷于讨论这些电影的一个重要元素 。
还比如近期热映的《雄狮少年》《穿过寒冬拥抱你》这两部电影 , 则在“方言版”的推广营销上更加突出 。 在观看完国语版电影之后 , 激发了人们体验原汁原味方言电影的兴致 ,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让电影在网络上的热度再次提升 。
文章图片
方言在电影制作中的被青睐和重视 , 看似是导演、片方在创作、推广上顺理成章的事情 , 但它其实还影响着影视行业整体对于方言的重视 , 例如演员是否有足够的台词功底(《无名之辈》中山东人任素汐狂飙四川话)、演员的地域性(《爱情神话》中的主演几乎全员来自上海) 。
方言电影的独特魅力
方言的使用在电影创作中受到喜爱 , 不仅仅在于它自带的一些外在加成 , 还有它对于电影情节的真实性、地域风采还原上的重要作用 。
影视创作的市井味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杨海婴曾说 , “为什么有的电影会用河南话、山西话 , 而不用普通话?我认为主要是为了表现出不同的生存状态 。 ”如刁亦男导演的《南方车站的聚会》在对白中加入武汉特有的俚语 , 例如“不服周”(不服气的意思)“差火”(不道德、不像话等)、毕赣的《路边野餐》中用凯里话诵读诗歌、《金陵十三钗》则用乱世佳人的吴侬软语 , 这些都在映衬电影人物的生存状态 。
文章图片
△《南方车站的聚会》中展示武汉的真实场景
同时 , 在电影中 , 对话是推动情节的重要手段 , 而方言则可以让情节更加贴近一个地区的真实面貌 , 让观众感受到特有的烟火气息 。
在“方言+地域”最为体系化的粤语电影中 , 方言的运用就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 通过粤语的词汇与语气表达 , 精准传达香港等地区的城市韵味 , 这些听觉元素既是在还原社会风貌 , 同时也让观众跨越时空身临其境感受片中场景 。
文章图片
△《过春天》通过主角佩佩在香港、深圳辗转与方言切换 , 展现城市差异
地域文化的接近性
方言特色在地域文化的传达上迎合了两类人的观影心理:一是同乡人 , 二是外乡人 。
“同乡人”的观影心理体现在:方言区观众对本地区的方言电影会产生一种天然的文化认同感 。 譬如电影《爱情神话》 , 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 , 不管是上映当天还是元旦假期 , 上海地区的票房占比在全国所有城市中都为最高 , 且有继续拉开差距的趋势 。 这种基于方言的文化认同 , 会让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产生一种特殊的亲切感 , 倘若演员在方言表达上十分出彩 , 则更会增加人们的惊喜 。
文章图片
△《爱情神话》上映当天和元旦假期的相关数据
另一种“外乡人”的观影心理则体现在:非此方言地区的观众往往基于猎奇与趣味 , 对很少涉猎的方言电影展现出极大兴趣 , 从而使得方言电影在其他方言地区受到欢迎 。 例如极具有喜剧效果的东北话、四川话电影 , 即使许多观众听不懂 , 但有些搞笑方言却被广为模仿 。
在这样两种心理的作用下 , 看似受众面局限的方言电影 , 也可以在上映初期迎来大批观众的尝试 , 而在优良制作和好口碑的观众反响中 , 方言电影也可以进一步受到更多关注 , 同时带来票房的大卖 。
方言电影流行背后的区隔与滥用
在方言电影逐渐成为影视行业重要创作形式的同时 , 也不知不觉放大了方言电影的局限性和方言滥用的问题 。
方言的大众化消费阻隔
一方面 , 方言电影本身就自带观看门槛 。 特别是像沪语这种本身在听懂层面就设置了条件的方言 , 观众只能通过看字幕来知晓演员的对白 , 而由于过度关注语言的听懂上 , 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势必会减少对于电影其他元素的体验 , 从而出现断裂的观影感 。
同时 , 方言中也经常会出现一些地域特色的梗 。 例如在豆瓣《爱情神话》的评论区中 , 就有网友分享“我养侬”的沪语内涵——最多算是情话 , 大部分时候是故意逞强 , 内里空虚的场面话 。 从这可以看出方言背后的表达习惯也为观众设定了理解门槛 。
文章图片
稿源:(文化产业评论)
【】网址:/a/2022/0109/0109123045R022.html
标题:豆瓣高分《爱情神话》,却创造不了方言电影的票房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