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老年人高发 冬季警惕低温症

本报采访人员 林乐雨 通讯员 徐尤佳
85岁的刘大伯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近日,他被送至杭州市中医院救治。来到医院时,刘大伯已神志模糊、四肢乏力,体温只有28.6℃,心率也只有40次/分钟。刘大伯的瞳孔和针尖一样细小,且对光反应迟钝。
低体温、低血压、慢心率、针尖样瞳孔,难道是药物中毒?该院精神内科主任医师方芳赶忙向家属确认患者最近的用药情况。了解后,方芳判断,患者是由于抗精神病药物使用过量引发低温。在停用抗精神病药物,并经过积极复温、补液等对症治疗后,刘大伯体温恢复正常,生命体征趋于稳定。
一般来说,低体温是指体温低于35℃的状态。冬季是低温症高发期,老年人更是高危人群。这主要是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退化,新陈代谢缓慢,体内产热少。同时,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减退,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降低。此外,老年人常用的如冬眠宁、安定、安眠酮、甲基多巴等药物,会不同程度地抑制大脑体温调节中枢,抑制周围血管收缩,干扰能量代谢过程,从而使体温更低。
方芳说,低温环境暴露、疾病、酗酒以及用药不当等都是低体温的常见诱因。低体温状态如得不到及时治疗,患者会出现精神萎靡、心律失常,呼吸心率下降,意识水平降低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可能引发昏迷,心搏停止。
老年人|老年人高发 冬季警惕低温症】 冬季,老年人怎样预防低体温?专家建议,外出要穿暖、软、轻的衣物,鼓励老年人多活动,增强防寒能力,但要注意不可过度疲劳。加强营养摄入,为身体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可口、易消化的饮食,必要时也可用中药进补。老年人卧室要保证阳光充足,室内温度在18℃左右,因为在18℃至22℃的室温条件下,人体热平衡处于稳定状态。床上用品要松软、厚实,为减少头和足部热量的散失,必要时睡觉也可以不脱袜、不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