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人,对于饮食有着自己的执着。都喜欢吃口“热乎的”。热气腾腾的火锅、刚出屉的包子、辛辣开胃的胡辣汤……这些热气腾腾的食物似乎被赋予某种特殊的意义,打开味蕾的同时也联动着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 温度|趁热吃,对肠胃更好?超过这个温度,食道癌可能找上门】其实,认为东西应该热热地吃,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文章插图
《柳叶刀肿瘤学》中曾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长期喝太热的饮料,可能会增加人体罹患食管癌的风险,与饮料本身类型关联不大。中国每年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最多的,分别达到了23.5和21.3万,几乎占全球数量的一半。而导致这个结果的最主要原因不过一个字:“烫”。
那么,界定的标准是什么呢?即超过65℃及以上。
直观一点讲,在室温34℃的环境下,刚烧开倒进杯子里的水,温度一般在94℃左右,放置了15分钟左右,温度依然还能高达65℃。而刚煮好的粥、放到碗里大概有92℃左右,放置15分钟左右,温度还能高至80℃,即使我们又吹又搅得去喝粥,粥的温度也依然能达到70℃的温度。
世界卫生组织也将高于65℃的食物列为2A级致癌物,与疟疾、沥青同属一类。在进行的动物实验中证据确凿,虽然对人致癌证据有限。
文章插图
有人认为,65℃的食物,根本无法吃下去,事实上,长期吃得比较燙的人群,对高温已经不敏感,吃的时候并不会觉得很烫。当进食热的食物或饮料时,65℃的高温会造成消化道的慢性损伤,引发食管粘膜的炎症,促进活性氮的生成,进而合成亚硝胺。亚硝胺是已知的强致癌物,容易诱发食管癌。
还有研究表明,组织损伤可能造成DNA的损伤,而DNA的变化越大,发生食管癌的风险就越高。
适宜是进食温度是多少呢?
文章插图
研究发现,人最适宜的进食温度在10~40℃左右,口腔一般耐受的温度最高为50~60℃。当感到很烫时,温度多在60-70℃左右,这时候就容易烫伤黏膜。人体的温度是37℃左右,所以当40℃左右的食物进入口中会感觉比较温热。而火锅汤在120℃左右,刚沏好的茶在80到90度左右,刚出锅的面条、饺子等温度约为70到80度左右。
如何预防食管癌的发生呢?
第一个如果有比较明显的遗传因素就是遗传易感性,如果比较高的这种病人就要多做监测,这种病人可能食管癌的发生可能性比较高一些。
第二个方面的就是要尽量避免一些高危因素,能够远离其高危因素,比如在生活习惯上,尤其是过热的食物,吃过热的食物是影响食管,要尽量少吃。然后就是一些化学因素,比如亚硝酸盐、腌制食品应该要少吃,然后是在生物学方面,比如有一些细菌病毒,再就是环境,比如有些地方就是高发地区,可能有些东西的缺乏,尤其是化学的比如硒元素的缺乏,要适当的做些补充,远离那些高危高发地区。
文章插图
我们不少中式菜肴与饮品通常要在一定温度下才能保持风味,所以请客吃饭的时候都习惯劝人“趁热吃”“趁热喝”,仿佛不说这两句就不足以显示主人的热情,但要知道“烫”是中国人患食管癌的高危因素,劝人趁热吃也可能是好心办坏事哦,所以好好保护我们的食管,比一时的美味更重要。
- 85岁高龄老人独自居住在山上吃白石崖,老人喊了好几个名字
- 人到中年背弃婚姻,离婚之后男人与女人谁会更吃亏?
- 顾客|做一名“有温度”的医者
- 田静:该吃的苦要吃,要存的钱要存,不必讨好所有人
- 泥螺|生吃泥螺肝受损最好先煮熟
- 酒精|医生的春节嘱咐:过年别喝酒,喝酒别吃药,5种药物“说走就走”
- 黑豆|今日起进入“五九天”!养生切记“五大忌”,多吃四个“一”,预防三种病
- 健康码|广西健康码推行“有温度”的线上“异常反馈”功能提升群众“满意度”
- 黄花菜|这是平价营养的“小人参”,三种吃法,美味又健康
- 发黄|“炫迈砂糖橘”热潮来袭,有人吃到住院 医生:一次不宜吃太多,吃前应做好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