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大方


首页 > 人文 >

被自恋毁掉的《尼罗河上的惨案》



按关键词阅读:

被自恋毁掉的《尼罗河上的惨案》
文章图片
极度的自恋 , 与对观众的漠视 , 不可避免地造就了《尼罗河上的惨案》的滑铁卢 。 如何翻拍经典IP , 仍是一个漫长的诘问 , 《尼罗河上的惨案》没有给出答案 , 而是让自己成为了一个被划去的错误选项 。
作者:梁湘
编辑:蓝二
版式:王威
被自恋毁掉的《尼罗河上的惨案》
文章图片
尽管猜到翻拍会失手 , 但没人能想到 , 一部悬疑片有一半的时间里 , 大家都在无关剧情地载歌载舞 。
《尼罗河上的惨案》一共有三个电影版本 , 分别于1978年、2004年、2022年上映 。 对于IP而言 , 反复重拍并不是问题 , 重要的是在原有的内核上如何赋予时代的新意义 。 从这个角度说 , 忠实原著或许就是个伪命题 。 但对于悬疑片而言 , 78版半小时就殒命的尼罗河女主角 , 在22版里续命到了一个小时才中弹身亡 , 其拖沓的节奏 , 确实让银幕前的观众如坐针毡 。
票房就能证明一切 。
早在2017年 , 同系列首部翻拍作品《东方快车谋杀案》国内上映时 , 首周末票房破亿 。 而原班人马的续作《尼罗河上的惨案》卷土重来 , 首周票房报收不过三千多万 。 口碑跟票房一样塌房 , IMDB6.6分、烂番茄新鲜度63%、豆瓣评分6.0 。
经典IP翻拍失败 ,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22版电影尾声 , 黑人姑娘怒气冲冲对着男主角波洛吼出的那句“我从未见过如你这般自恋之人” , 也许就是这场翻拍之谜的最大真相 。
疯狂加戏的主角与工具化的群像
作为销量仅低于《圣经》与“莎士比亚系列”的全球推理女王 , 阿加莎克里斯蒂最强大的作品 , 就是塑造了大侦探波洛 。
初登场于阿加莎1920年处女作《斯泰尔斯庄园奇案》的波洛 , 是一个矮个子 , 有着两撇尖角向上翘的胡子 , 是个有点洁癖、喜欢夸夸其谈的比利时人 。 如果将阿加莎系列视作一个IP , 成为IP本体的 , 是阿加莎、是每个独立的精彩案件 , 还是穿插在这些案件中的名侦探?波洛也许就是这个答案 。 在新的时代 , 让波洛成为推理界新的影视符号 , 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 塑造一个如福尔摩斯般深入人心的名侦探 , 也成了导演兼主演肯尼思接拍波洛系列的理由 , “经典改编可以让我讲出全世界都听得懂的故事” 。
策划点本身是没错的 , 只是导演肯尼思也许被大蛋糕上的钻石晃住了眼 , 让自己成为了饰演波洛的演员:“我就当成是波洛在执导这部电影 。 ”
于是 , 从《东方快车谋杀案》到《尼罗河上的惨案》 , 自导自演的肯尼思给观众们交出了一个几近完美的侦探样板:文能推理、武能格斗 , 既能在飞驰的快车上飞奔逐凶 , 又能在封闭的船舱里持枪对峙凶手 , 更像是一个来自漫威的超级英雄 。 据说 , 肯尼思制作波洛的胡子时费尽周折 , 从选材到制作花费了3个月时间 。 这是一名导演 , 铁了心要让自己主演的主角扬名立万的最好证明 。
被自恋毁掉的《尼罗河上的惨案》
文章图片
也许是为了让这耗时3个月的道具胡子更具意义 , 《尼罗河上的惨案》的开场与结局 , 波洛的胡子都成了关键点 。 于是 , 在开场的长镜头战场里 , 肯尼思版的年轻波洛敏锐灵活 , 靠自己的才智与对细节的观察力 , 成功带领部队击溃敌方 , 自己却因为地雷炸伤了脸 , 最后在恋人的建议下蓄起了胡子 。
战场、爱情、胡子的起源 。 这与《尼罗河上的惨案》主线无关的剧情 , 一度让观众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片场 。
强调节奏的悬疑片 , 向来是重情节弱人物 , 肯尼思反其道而行 , 把舞台的聚光灯全部打在了侦探波洛身上 。 这位有点过分讲究整洁、有点自负的比利时小老头 , 开始在阿布辛贝神庙里 , 对心动女嘉宾大聊着自己的年老规划;上了死者的新婚船后 , 又开始跟死者探讨爱情的真谛;最后结尾里 , 让成功破案的波洛一个人坐在角落里 , 听着心动女嘉宾在台上唱着他喜爱的布鲁斯——而这些根本没有实质意义的时长消耗 , 仅仅只是为了给自恋的主角加戏 。
22版《尼罗河上的惨案》乍一看是标准的商业大片 , 自导自演的肯尼思曾数次提名奥斯卡 , 女主是“神奇女侠”盖尔·加朵 , 甚至请到了《银翼杀手2049》的编剧 。 但比起主角过于耀眼的光环 , 一同登船的群像配角们 , 则纷纷成了衬托的工具人 。
“神奇女侠”盖尔·加朵饰演被谋杀的女主林内特 , 两个小时的电影里 , 她是一名爱情事业双丰收的精明完人 。 影片里的她 , 没有做错任何事情 , 尽管邀请了一帮朋友登船 , 却只是用一句“我没有真正的朋友 , 他们都嫉妒我的钱财”带过了所有的爱恨情仇 。 除了颜值 , 林内特的独立干练、心细高傲几乎没有着墨 , 仅仅只是一个形象单薄的、死在蜜月船上令人唏嘘的陨落女星 。
而在原著老版电影里 , 林内特傲慢、刻薄 , 对身边的人有些咄咄逼人 , 最重要的是 , 她代表了阶级 。 她的死不仅仅只是因为金钱的贪欲连锁而出的惨案 , 那被枪洞穿的血孔里 , 每一滴血都反射着身边所有人的恶 。
被自恋毁掉的《尼罗河上的惨案》
文章图片
而策划惨案的杰奎琳 , 在原著里是一个因爱而疯的极端女性 。 她长相甜美 , 敢爱敢恨 , 却又陷在爱情中冥顽不灵 。 她的举止里有着太多令人共情的成分 , 导致最终被缉拿时 , 读者、观众不太会产生大快人心的正义情绪 。
况且 , 当林内特死后 , 被审判的不仅仅只是一个杰奎琳 , 而是连同审判了因为阶层和财富悬殊滋生而出的嫉妒和怨恨 。 22版本 , 有一个镜头是 , 林内特差点被蛇咬中 。 象征嫉妒与罪恶的蛇 , 确实隐喻了林内特的结局 , 但除去片刻的暗示外 , 整个片子 , 再没对这帮群像有过更深的着墨 。 受害者和加害者都写得很单一 , 围观者们除了给破案带来误导再无作用 。 比起让这极具悬疑感的惨剧更增色 , 配角们出现的目的更像是烘托这场聚会的热闹 , 在这如同舞台剧的电影里不断跳舞、跳舞、跳舞 , 消磨掉观众最后的热情 。
毕竟 , 一切都不重要 。 配角只是配角 , 连同案件本身也只是为了衬托主角的智慧 。 两个小时的拖沓电影 , 只看波洛就好了 。 这不是一部悬疑片 , 而是肯尼思版的《波洛自传》 。
说起来 , 肯尼思也曾在《哈利波特》系列里 , 饰演过洛哈特教授:一名夸夸其谈、名不副实、极具虚荣心的自恋骗子 。 对比一下波洛 , 或许 , 镜头里的他 , 不过是在本色出演 。
被自恋毁掉的《尼罗河上的惨案》
文章图片
草草了事的推理与被漠视的观众
古典悬疑是否能在新时代找到自己的立足点?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
阿加莎之所以能奠定自己推理女王的名号 , 是因为她在推理小说领域里 , 对案件与诡计的模式有些里程碑式的开拓 。 例如知名的“暴风雪山庄”模式、开创“叙述性诡计”的《罗杰疑案》、童谣杀人的《无人生还》……这些创新的手法 , 被后续无数的作品沿用 , 导致新一代人回头再看阿加莎的作品时 , 总能看到各类作品的影子 。
但随着时代的前进 , 随着电脑网络、AI智能种种新型科技的出现 , 属于阿加莎的推理时代终究是过去了 。 电子天眼让很多罪恶都无所循行 , 警察们也不用再像名侦探那般 , 只凭眼睛与大脑 , 就可以完成一场案件的还原 。 也正因为如此 , 新时代的推理更具社会性 , 而非本格性 。
矛盾日渐突出 , 古典推理何去何从?影视翻拍到底要从什么地方更改切口?在《尼罗河上的惨案》里 , 肯尼思显然根本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
被自恋毁掉的《尼罗河上的惨案》
文章图片
在充斥了大量废情节的一小时之后 , 死者终于出现 , 推理终于上场 , 呈现给观众的 , 却是如同暴风雨般的口枪舌战 。 22版的《尼罗河上的惨案》 , 呈现了一出直接、简单、粗暴的盲猜游戏 , 肯尼思自己饰演的侦探波洛 , 逮到一个人 , 就开始疑罪从有 , 紧靠个人猜想 , 就开始咄咄逼人连珠带炮地击溃对方的心理 。
被自恋毁掉的《尼罗河上的惨案》】没有任何细节与伏笔 , 去支撑起这场对峙的起因 , 对峙时几乎没有任何镜头与闪回所有推理的论证 。 观众们只能看到银幕里侦探波洛自信满满的脸 , 看着他一个个依次盘问 , 语速飞快 , 信息量不断增加 , 却几乎记不清他到底表达了什么 。


    稿源:(黑白文娱)

    【】网址:/a/2022/0225/0225124W292022.html

    标题:被自恋毁掉的《尼罗河上的惨案》


    上一篇:昆凌久违分享半身照,露出6个月孕肚,周杰伦亲妈操碎了心

    下一篇:《香蜜沉沉烬如霜》:荼姚为何会移情嫁给太微?


    人文

    被自恋毁掉的《尼罗河上的惨案》

    阅读(28)

    编辑:蓝二版式:王威尽管猜到翻拍会失手,但没人能想到,一部悬疑片有一半的时间里,大家都在无关剧情地载歌载舞。《尼罗河上的惨案》一共有三个电影版本,分别于1978年、200...